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山会海”“舌尖上的浪费” “车轮上的腐败” “会所里的歪风”……八项规定实施两年多来,这些以往为广大人民群众诟病的“四风”问题如今已大为减少。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201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巩固深化成果,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回应了群众期盼,赢得了党心民心。
抓节点,积小胜为大胜
2014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这是中央纪委监察部每逢重要节点严防“四风”反弹的一个缩影。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我国一直以来就有重人情、重礼仪的文化传统,逢年过节互相走动、互致问候也是一种习惯。但由于部分党员干部出于人情之外因素特别是利益因素的考虑,慷公款之慨,借传统节日之机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吃喝、送礼、旅游等,节日期间也就成了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的易发高发期。
针对这一现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症下药,将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通过节前发信号、严明纪律要求,节中抓检查、紧盯违纪问题,节后严问责、加强通报曝光等措施,狠刹节日不正之风,形成了高压态势,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
实践证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正风肃纪,抓早抓小、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是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有效经验。
抓执纪,形成警示震慑
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造成严重后果,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批准,给予付晓光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中央纪委2013年底公布的这则消息,向社会持续释放了2014年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破冰,必须出重锤、严惩戒,刹风肃纪。只有真正严格追究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的责任,才能让等待观望者不再心存侥幸。
201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职,纠正、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严肃追究了一批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据统计,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811起,处理党员干部6636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344人。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是最好的消毒器。在查处案件的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报曝光的案例,涉及节日期间乱发钱物、公款大吃大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大办婚丧喜庆、违规修建楼堂馆所、党员干部参赌涉赌等典型问题。将违规违纪行为晾晒于阳光之下,充分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提振了群众信心。
抓创新,巩固深化成果
2014年12月中旬,由中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4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后,广大观众纷纷为作风转变“点赞”,也为这次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通过媒体的互动“点赞”。这是中纪委通过创新方式拉近作风建设与群众距离的新尝试。为保证对党风政风的执纪监督取得实效,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创新机制和方式方法,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三转”。调整内设机构,聚焦主业,把查处作风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力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建立约谈制度。继2013年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约谈53位派驻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之后,2014年又集体约谈32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
—完善举报机制。习总书记尝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巩固和延续作风建设的良好势头,还要紧紧依靠群众。中央纪委监察部在网站醒目位置公开了举报电话、举报网址、举报信箱等,并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欢迎广大群众对“四风”问题进行如实举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多种方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提高群众参与纠正“四风”的积极性。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勇于监督举报,当起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千里眼”。
遏“四风”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201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巩固深化成果,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回应了群众期盼,赢得了党心民心。
抓节点,积小胜为大胜
2014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这是中央纪委监察部每逢重要节点严防“四风”反弹的一个缩影。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我国一直以来就有重人情、重礼仪的文化传统,逢年过节互相走动、互致问候也是一种习惯。但由于部分党员干部出于人情之外因素特别是利益因素的考虑,慷公款之慨,借传统节日之机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吃喝、送礼、旅游等,节日期间也就成了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的易发高发期。
针对这一现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症下药,将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通过节前发信号、严明纪律要求,节中抓检查、紧盯违纪问题,节后严问责、加强通报曝光等措施,狠刹节日不正之风,形成了高压态势,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
实践证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正风肃纪,抓早抓小、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是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有效经验。
抓执纪,形成警示震慑
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造成严重后果,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批准,给予付晓光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中央纪委2013年底公布的这则消息,向社会持续释放了2014年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破冰,必须出重锤、严惩戒,刹风肃纪。只有真正严格追究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的责任,才能让等待观望者不再心存侥幸。
201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职,纠正、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严肃追究了一批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据统计,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811起,处理党员干部6636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344人。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是最好的消毒器。在查处案件的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报曝光的案例,涉及节日期间乱发钱物、公款大吃大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大办婚丧喜庆、违规修建楼堂馆所、党员干部参赌涉赌等典型问题。将违规违纪行为晾晒于阳光之下,充分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提振了群众信心。
抓创新,巩固深化成果
2014年12月中旬,由中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4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后,广大观众纷纷为作风转变“点赞”,也为这次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通过媒体的互动“点赞”。这是中纪委通过创新方式拉近作风建设与群众距离的新尝试。为保证对党风政风的执纪监督取得实效,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创新机制和方式方法,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三转”。调整内设机构,聚焦主业,把查处作风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力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建立约谈制度。继2013年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约谈53位派驻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之后,2014年又集体约谈32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
—完善举报机制。习总书记尝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巩固和延续作风建设的良好势头,还要紧紧依靠群众。中央纪委监察部在网站醒目位置公开了举报电话、举报网址、举报信箱等,并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欢迎广大群众对“四风”问题进行如实举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多种方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提高群众参与纠正“四风”的积极性。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勇于监督举报,当起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千里眼”。
遏“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