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玉米中科11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科1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中科11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69-01
1品种来源
该品种由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来源于郑58×CTO1)、父本CT201(来源于黄早4×黄168)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夏玉米区域种植。
2特征特性
该品种在黄淮海区域夏播生育期98d左右,适应性广,品质好,淀粉含量75.8%,高产稳产,抗病性好,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红色,叶片宽大上冲,株型紧凑,株高250cm左右,穗位高11cm,全株19~21片叶,果穗筒型,穗行数14~16行,穗长17~18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6g。
3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26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左右。
4高产栽培技术
4.1整地施肥
麦收后及时灭茬整地,撒施优质腐熟土杂肥15.0~22.5 t/hm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氯化钾50 kg/hm2、锌肥15~30kg/hm2,或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600kg/hm2。
4.2适时早播
麦收后应及早播种,有墒抢墒、无墒造墒,力争在6月15日前后播种结束。
4.3合理密植
一般留苗6.0~6.3万株/hm2,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70cm,株距25~30cm;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70~80cm,窄行距50cm,株距30cm。
4.4田间管理
4.4.1间苗与定苗。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若连片缺苗较多,可用同一品种浸种以后补种或阴雨天移栽,于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4.4.2科学化除。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及时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m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施地表,出苗后可用玉农思(41%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3kg/hm2对水600~750kg/hm2,或21%百草枯600~750g/hm2对水600~750kg/hm2,进行行间喷施除草。
4.4.3科学追施“三肥”。要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攻粒肥。定苗后追施尿素90~120kg/hm2或碳酸氢铵300~375 kg/hm2作苗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酸氢铵600~750kg/hm2作穗肥;吐丝期追施尿素75kg/hm2或碳酸氢铵225kg~300kg/hm2作攻粒肥。
4.4.4人工辅助授粉和去雄。减少秃顶空粒和植株养分消耗,提高玉米结实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人工辅助授粉可在玉米盛花期用竹竿钉制成丁字架推动雄穗或用手轻摇植株等方法,促使花粉迅速落在花丝上。人工去雄方法是在玉米抽雄后散粉前进行,当雄穗顶端露出喇叭口20cm左右时,用右手握住雄穗轻轻向上迅速拨起,在无大风晴好天气,根据苗情长势可采取隔1行(株)或隔2行(株)去除雄穗,注意不要带叶和伤叶。若天气干旱要少去,一般不要超过全田的1/3。
4.4.5抗旱排涝。在生长期遇连阴雨,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受渍害,特别在玉米拨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若遇天气干旱(田间持水量低于70%),应及时浇水防旱。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玉米叶锈病、纹枯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防,大、小叶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防,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5.2虫害防治
对玉米螟可在大喇叭期用3%呋喃丹颗粒15.0~22.5 kg/hm2丢入心叶内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kg/hm2对水450kg/hm2对心叶丛喷雾防治。对蚜虫、红蜘蛛、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水225kg/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或40%氧化乐果1.2~1.5kg/hm2对水450~600kg/hm2喷施防治。
6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时,及时收获。收获过早影响玉米产量品质,过迟会对后茬作物种植造成影响。
7参考文献
[1] 翟玉玲,蒋海燕,陈莹,等.杂交玉米新组合高产栽培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48.
[2] 段征贤,张福利,段传金.国审玉米中科11号的高产栽培[J].种子科技,2008(2):63
关键词玉米;中科11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69-01
1品种来源
该品种由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来源于郑58×CTO1)、父本CT201(来源于黄早4×黄168)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夏玉米区域种植。
2特征特性
该品种在黄淮海区域夏播生育期98d左右,适应性广,品质好,淀粉含量75.8%,高产稳产,抗病性好,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红色,叶片宽大上冲,株型紧凑,株高250cm左右,穗位高11cm,全株19~21片叶,果穗筒型,穗行数14~16行,穗长17~18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6g。
3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26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左右。
4高产栽培技术
4.1整地施肥
麦收后及时灭茬整地,撒施优质腐熟土杂肥15.0~22.5 t/hm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氯化钾50 kg/hm2、锌肥15~30kg/hm2,或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600kg/hm2。
4.2适时早播
麦收后应及早播种,有墒抢墒、无墒造墒,力争在6月15日前后播种结束。
4.3合理密植
一般留苗6.0~6.3万株/hm2,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70cm,株距25~30cm;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70~80cm,窄行距50cm,株距30cm。
4.4田间管理
4.4.1间苗与定苗。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若连片缺苗较多,可用同一品种浸种以后补种或阴雨天移栽,于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4.4.2科学化除。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及时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m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施地表,出苗后可用玉农思(41%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3kg/hm2对水600~750kg/hm2,或21%百草枯600~750g/hm2对水600~750kg/hm2,进行行间喷施除草。
4.4.3科学追施“三肥”。要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攻粒肥。定苗后追施尿素90~120kg/hm2或碳酸氢铵300~375 kg/hm2作苗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酸氢铵600~750kg/hm2作穗肥;吐丝期追施尿素75kg/hm2或碳酸氢铵225kg~300kg/hm2作攻粒肥。
4.4.4人工辅助授粉和去雄。减少秃顶空粒和植株养分消耗,提高玉米结实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人工辅助授粉可在玉米盛花期用竹竿钉制成丁字架推动雄穗或用手轻摇植株等方法,促使花粉迅速落在花丝上。人工去雄方法是在玉米抽雄后散粉前进行,当雄穗顶端露出喇叭口20cm左右时,用右手握住雄穗轻轻向上迅速拨起,在无大风晴好天气,根据苗情长势可采取隔1行(株)或隔2行(株)去除雄穗,注意不要带叶和伤叶。若天气干旱要少去,一般不要超过全田的1/3。
4.4.5抗旱排涝。在生长期遇连阴雨,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受渍害,特别在玉米拨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若遇天气干旱(田间持水量低于70%),应及时浇水防旱。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玉米叶锈病、纹枯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防,大、小叶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防,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5.2虫害防治
对玉米螟可在大喇叭期用3%呋喃丹颗粒15.0~22.5 kg/hm2丢入心叶内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kg/hm2对水450kg/hm2对心叶丛喷雾防治。对蚜虫、红蜘蛛、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水225kg/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或40%氧化乐果1.2~1.5kg/hm2对水450~600kg/hm2喷施防治。
6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时,及时收获。收获过早影响玉米产量品质,过迟会对后茬作物种植造成影响。
7参考文献
[1] 翟玉玲,蒋海燕,陈莹,等.杂交玉米新组合高产栽培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48.
[2] 段征贤,张福利,段传金.国审玉米中科11号的高产栽培[J].种子科技,200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