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角下初中“人工智能基础”单元设计及应用策略探索

来源 :现代远距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研究表明,单元设计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有利于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开展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中人工智能基础”单元设计及应用策略探索.首先,剖析了当前国内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大概念和单元设计的概念及内涵,以2020年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人工智能基础”单元为例,开展了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设计;最后,研究提出了初中“人工智能基础”单元设计在教学实施中的应用策略.
其他文献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是为了推进区域融合教育与特殊教育发展,充分利用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资源,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附设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的专门机构.资源中心定位于区域融合教育儿童发展中心、融合教育管理中心、融合教育教师发展中心及融合教育咨询服务中心.资源中心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行政赋权、人员配备以及资源中心专业能力提升等几个核心问题,这是资源中心得以成为资源中心的必备条件.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职业能力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五个能力标准中无一例外地提出了有关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方面的要求.这不仅对师范生培养和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具有现实指导作用,而且是一项从源头上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深入推进我国融合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下简称《职业能力标准》),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要求又一重大举措.笔者着重从实践培养角度,解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职业能力结构及关系.
期刊
把握数字公民教育的本土逻辑,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我国数字公民教育源于对数字时代的感触与应对,具有“在变革中强民强国”的本土诉求与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担当;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全民科学素质与网络空间道德;形成了多主体统筹、多元素融合的中国特色行动模式.数字公民教育本土逻辑立足于“人”,起点是人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终点是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中介是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创新.当下应持续开放创新,解决托底数字化生存、主动数字化发展等难点问题,坚持本土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