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丰富的知识只有围绕丰富的问题才能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才能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问题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来引出更多、更广泛、更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策略
一、问题意识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的定义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心里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新课程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于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能做到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现实的课堂情况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备的学科,由于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及传统教育制度的种种束缚,学生质疑能力比较薄弱,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缺乏问题意识,一方面是不敢或不愿质疑: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总是呈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教育方式。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愿意提问
要激活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必须改变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为此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1.让学生克服提问前的问难情绪
首先,提出问题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提高、日臻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才会踊跃发言,才能在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真正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让学生克服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教师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品德修养的同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克服过于依赖教师的心态,否则,就会妨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产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提问、善于提问爱问
1.从学生出发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激发思考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都处于轻松愉快的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渴望,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是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2)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部分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使学生爱问,教师就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发现因素,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2.从文本出发,指导学生提问技巧,使学生善于提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问是多思的前提。如何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见疑,并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
(1)预习时自主提问
美国著名心理學家布鲁纳提出一种学习方法称为“发现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法”就是指课前的预习。学生可以在课上针对课文自由充分地提问,然后请其他学生来解答问题,或者让学生自由讨论;如果学生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给予提示或解答。
(2)对课题进行提问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学生针对课题中的动词“退”产生兴趣,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退?怎样退?结果如何?围绕这样的一个关键词,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梳理了文章写作的条理,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和中心。这样对课题进行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写作中题目作用的重视,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结构安排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抓住关键词句提问
在精读课文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课文《荷塘月色》写的是朱自清在夜晚月色之下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故事,教学时学生抓住文章的第一句话,也是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学生研读这句话不仅有想要继续读文章的兴趣,而且也认识到了作者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对学生写作开篇的安排有了启示的作用。
(4)对矛盾处进行提问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却又是合情合理”的地方,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一方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语,学生可以在这里留下疑点,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学生便能按照作者这条通过“矛盾”的语句表达的感情发展的脉络来学习这篇文章,效果会更好。
(5)从课后思考题提问
课后题往往明确指出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拓展学生对课本的认知。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课后第一题:“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物?你对他又有哪些了解?试结合课本,并搜集有关资料,为马克思写篇小传。”这道题的设置非常的巧妙,首先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句可以解决第一问,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其次第二问是需要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为一代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来写小传,达到了积累了课外知识和写作的素材,以及学生对于马克思的缅怀,一举多得。
三、结语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所以说,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各种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学生才能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李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专业: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策略
一、问题意识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的定义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心里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新课程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于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能做到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现实的课堂情况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备的学科,由于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及传统教育制度的种种束缚,学生质疑能力比较薄弱,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缺乏问题意识,一方面是不敢或不愿质疑: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总是呈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教育方式。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愿意提问
要激活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必须改变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为此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1.让学生克服提问前的问难情绪
首先,提出问题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提高、日臻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才会踊跃发言,才能在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真正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让学生克服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教师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品德修养的同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克服过于依赖教师的心态,否则,就会妨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产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提问、善于提问爱问
1.从学生出发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激发思考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都处于轻松愉快的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渴望,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是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2)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部分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使学生爱问,教师就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发现因素,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2.从文本出发,指导学生提问技巧,使学生善于提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问是多思的前提。如何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见疑,并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
(1)预习时自主提问
美国著名心理學家布鲁纳提出一种学习方法称为“发现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法”就是指课前的预习。学生可以在课上针对课文自由充分地提问,然后请其他学生来解答问题,或者让学生自由讨论;如果学生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给予提示或解答。
(2)对课题进行提问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学生针对课题中的动词“退”产生兴趣,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退?怎样退?结果如何?围绕这样的一个关键词,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梳理了文章写作的条理,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和中心。这样对课题进行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写作中题目作用的重视,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结构安排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抓住关键词句提问
在精读课文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课文《荷塘月色》写的是朱自清在夜晚月色之下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故事,教学时学生抓住文章的第一句话,也是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学生研读这句话不仅有想要继续读文章的兴趣,而且也认识到了作者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对学生写作开篇的安排有了启示的作用。
(4)对矛盾处进行提问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却又是合情合理”的地方,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一方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语,学生可以在这里留下疑点,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学生便能按照作者这条通过“矛盾”的语句表达的感情发展的脉络来学习这篇文章,效果会更好。
(5)从课后思考题提问
课后题往往明确指出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拓展学生对课本的认知。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课后第一题:“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物?你对他又有哪些了解?试结合课本,并搜集有关资料,为马克思写篇小传。”这道题的设置非常的巧妙,首先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句可以解决第一问,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其次第二问是需要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为一代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来写小传,达到了积累了课外知识和写作的素材,以及学生对于马克思的缅怀,一举多得。
三、结语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所以说,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各种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学生才能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李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专业: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