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初探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ther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确定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德育目标;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注意采取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班主任要有爱心与耐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联合家长的教育力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德育策略
   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文件中的“指导思想”提到:“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可见,德育工作不容忽视、不容小觑。
   一、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从何而来?从教育中产生。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才会有“科教兴国”这一说法。别林斯基说:“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再好,智力再高,才能再多,但缺乏“德”,他可能会利用自身的才能谋取私利,甚至危害社会。所以说,实施德育教育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对可塑性强、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二、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确定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逻辑思维尚未建立,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浅显,且自控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应确定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相关德育目标,例如: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积极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自信等良好品质;让学生了解家乡及祖国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使其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使其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形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尊自强等良好品质。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前,要先确定德育目标,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塞内加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小学阶段的学生较崇拜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想要学生积极上进,自身就要做到一丝不苟……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学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化学生。班主任需谨记,很多时候,“身教”胜于“言传”。
   (三)注意采取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一味地采取“说教”的方式,并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应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联合家长的教育力量
   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应注重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教育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显得有点势单力薄。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家长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可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让家长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家庭氛围,使得德育教育能在家庭里得以延续,以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三、结语
   德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班主任应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有效的德育措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岩英.生本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分析[J].中国教师,2018(S1).
   [2]刘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7).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日,人们忙于穿梭于钢筋水泥浇筑的高楼大厦间,读书几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尤其重拾一本本文学名著,咀嚼一个个故事,品位一位位人物形象,回首当时一幕幕历史,感觉不但费时,且似乎对整日忙于打拼的自己几无作用。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能通过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造,能潜移默化让人重新获取思想上的不竭动力源泉,会重新审视反省自身行为,不仅提升文学素养,也能让自己思想更成熟更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等语文实践,学会语文运用的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通过阅读研究,促进学生思维、探究,通过鉴赏实践,促进学生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诗词学习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这一重要角色。教师通过语文教学知识的讲解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课堂应是开放且多样的,应符合当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为锻炼学生基础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语言应用技巧,教师应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并提升自身的语文基础能力。因此,课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定的“脚手架”。基于此,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笔者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支架式教学策略指导下合理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支架式教学 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支架式教学主要是指将所要学习的任务分解成不同的框架,从而逐步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处
期刊
摘 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其热爱音乐学习、丰富音乐情感、提升音乐技能等等。但这些作用是建立在高效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中。对此,幼儿教师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音乐素养来促成音乐游戏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就从策略探究入手研究音乐游戏教学中幼儿教师所需要具备的音乐素养,旨在促使幼儿音乐游戏教学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音乐游戏教学;幼儿教师;音乐素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小练笔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机写一些小片段,小练笔具有篇幅短小、形式灵活的特点,与传统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相比,其所涉及内容更加广泛、内涵也更加深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本文简要分析了小练笔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课堂 小练笔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一直以来就是
期刊
摘要:本文对绘本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及优良品格养成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绘本与养成教育整合的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发展:一是围绕“主题”选择绘本,养成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二是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打造立体绘本教育环境;三是绘本阅读联系实际生活,体现养成教育的生活化。  关键词:绘本;幼儿发展;养成教育;策略  3-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及优良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不同年龄段幼
期刊
摘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中,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一方面有学业的压力,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对于综合实践课程并不是很重视,加上教师水平等各方面因素,使得各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国家开设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综合实践,增强学生的责任
期刊
摘要:全面提高学生体制与心理健康水平无疑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使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恰恰是最为理想的载体所在。针对于此,文章就立足强调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力求学生体育情感的正确树立;教学核心环节的手段多样化,确保学生运动能力与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课堂保障条件的深入挖掘,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三个方面,就其教学新策略做出系统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新策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为了了解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对安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对肢体障碍的接纳度最高,对智力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等的接纳度较低;城乡文化差异对融合教育影响巨大;特殊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否对本科生融合教育的态度呈现出显著差异,学习过特殊教育相关课程的本科生表现出更高的融合教育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融合教育  一 、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