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建构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cl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施语文教学工作中须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更加注重课程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方面做有效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民族预科 大学语文 教学理念 培养模式
  
  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的原有目的是在原有的汉语基础上通过“补”“预”结合,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基础知识,提高预科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少数民族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目前各高校预科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及民族预科语文教育的定位仍是模糊的,而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因此在各高校注重内涵发展,体现培养过程特殊性的民族预科教育体系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民族预科的语文教育须更新教学理念,建构最有效的培养模式,探索最为有益的教学和培养效果,从而真正提高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教育质量。
  一、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1、实行预科教育目的的特殊性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党针对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办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学生实行倾斜政策, 降分录为预科生, 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是中国教育制度中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处于中学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和衔接的阶段,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既要弥补中学阶段的知识漏洞又要与大学的教学接轨。语文是预科教学的三门主干课之一,教学内容覆盖面极广,而预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时间短、任务重,预科学生在完成预科阶段的学习并经考试结业后可升大学各学院进行专业学习,从而以保证少数民族地区高级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2、预科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第一,预科教育的对象全部都是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他们虽已被各大专院校录取, 但还不是正式大学生, 我们称之为“准大学生”。他们的高考总分与录取最低分数线相差十几、二十分以上,个别人口稀少民族的预科学生的差距就更大了。高考分数的差别说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文化基础还比较薄弱, 是基础薄弱的准大学生。
  第二,预科学生是非汉语专业学生,预科学习时间又只有一年,由此很多预科学生认为学语文仅仅是为了应付结业考试,学好自己的专业课才是主要任务,甚至认为在中学已学了十多年语文没有必要再学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对语文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并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长期以来预科语文教学是以补习阅读和写作为主,尽管教师在“补”、“预”这两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可是经过一年的学习,许多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缓慢,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未得到提高。这些现象均说明我们的预科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更新语文教学理念才能真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水平、高质量。
  二、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更新
  首先,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育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理念,而且要适应预科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全力落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质量,为此语文教学的理念更新以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为起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教材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交相结合使用,由纯文学欣赏到注重从文学中观照人文精神的专题讲授,由教师“一言堂”变为“群言堂”,由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到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索式、作品吟诵式、演讲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为突破口,进行较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
  其次,民族预科语文教学的理念更新又须结合预科教育及学生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善学”“会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1、文道相结合的语文思想教育
  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修养大众身心及提炼民族品味,大学是不能缺乏精神与理想的,而大学语文得天独厚的人文性决定它具备担当构建大学精神重任的可能。语文教学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文”的教学,而是“文、道”相结合的教学,如果把这个“道”解释为思想教育,那么,预科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呢?
  预科学生从山村来到城市, 看到的是落后与发达、贫困与繁荣的强烈反差, 这种差距容易使预科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我们无法改变这种差距, 但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去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艰苦创业”观念,改变他们的想法并增强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中选择一些能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 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想,使学生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意志、健全的判断能力、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从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家乡贫穷落后的原因,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总之, 我们要针对预科学生的思想实际, 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 只有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写”与“说”的语文能力教育
  预科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是遵循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标,即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读、写能力。而预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知识缺口面大, 而在预科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只有突出重点, 抓住薄弱环节开展教学, 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入学考试后可发现预科生写作能力低于阅读能力, 言不达意的现象还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而作文能综合反映出一个学生语文知识的深浅和语文能力的高低,由此应该把预科语文能力教育的基点之一定位在“写”上,同时考虑到预科学生阅读面不广, 因此预科生的写作教学就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而是以写为本、以写促读。在教学中预科语文教材可以分为两套,一套是以写作为纲的精读选文, 一套是以自学为主的泛读选文。精读选文精美典范, 便于写作训练。泛读选文内容丰富, 反映社会生活面广, 便于学生扩大阅读面, 积累写作素材。
  “写”是学生把自身语文综合素质水平表现在书面文字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说”就是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然而口头表达是预科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他们大量的时间都是用本民族语言交谈,大多数学生讲普通话时结结巴巴,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而且有的学生受母语影响较深, 常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 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提高预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应强调培养学“说”的能力, 并以此带动其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素质的提高。
  如何提高预科学生“说”的能力呢?第一,在课堂教学中以“写”、“说”训练为重点, 课前几分钟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发表简短的演讲,课后多设计一些论题组织学生讨论、答辩、即席发言和开展口头作文训练。第二,开设普通话正音教学,即进行字音测试、朗诵训练等教学形式,以正音带动正字, 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汉字, 既说好了普通话又能改变预科生写作文错别字多的现象。第三,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能用正确的普通话讲话以外,还须说得流畅、富于情感,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出一套适用于预科学生学习的语音教学课件,同时在教学中播放一些由著名的播音员或艺术家录音的名篇、名著,其感人的艺术魅力自然会吸引学生自觉并反复朗读、学习,多媒体教学为提高预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途经。
  三、预科大学语文素质培养模式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但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在不少高校的教育中仍未引起重视,更不用说在预科教学中的缺失,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设计,过重的功利导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重视大学生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已成时代的需要,由此民族预科大学语文学教学必须建构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的培养模式,真正做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充实人文教育内涵
  时下央视主办的“百家讲坛”,引起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满足了当下民众的精神需求,于丹、易中天大受欢迎,折射出民众心灵深处的某种缺失,精神上存在着某种饥渴,那么当今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灵是否健全,精神是否存在饥渴呢?由于时代的原因,大学生大多是独身子女,他们富有个性、敢于挑战、乐于选择,但他们面对挑战和经受困难的勇气却缺乏有效的锤炼,所以常常会有许多的过激或无助的行为表现。面对学生的状况,预科大学语文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灵的真实需要,不断地充实大学文人文教育的内涵,为学生提供一剂真正的心灵鸡汤。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加强名著的阅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其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了解经典中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且还应多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时文、世事,师生共同观察、评论或批评。关注社会生活,打开学生心扉,师生互动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方式,它有着比传统教学更为鲜活的灵动,可以解除他们的精神困惑,,启迪他们的人生,让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养成其人文素养。
  2、重视民族文化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对美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人格心理结构得到完善。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审美教育,传授美育知识,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预科学生虽说都是少数民族学生, 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 这对他们树立热爱家乡,献身民族发展事业等观念不利。因此在预科语文教育中, 要突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要重视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的教育。预科语文教学要注意选入一些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以及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文章,预科学生读到这些文章总有一种亲切感,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扩大学生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让他们看到少数民族的先辈们是在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下, 创造了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让学生在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中受到教育, 并由此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民族自信心, 唤起振兴民族的使命感,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团结、温馨和美好的民族大家庭里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可通过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激发思维的主动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供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基础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2)开发求导思维:注重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对有些问题,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采用突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往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3)增强创新信心:多鼓励多激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要科学地制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获得自我肯定的内驱力,清除对创新“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4)教师勇于创新: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勤学博览,以高品位的文化素养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向传统教育挑战,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语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总之,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课程学习态度和过程的关注,遵循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不同方法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化, 建立一种适合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将学生的学习引导到多元化、创新型的轨道上来, 真正引导学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牢固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以及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乔增芳:《加强大学预科语文教育的思考》[J]广西高教育研究1999.1
  [2]任淑媛:《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定位与教学模式建设改革实践》[J]安徽文学,2009.6
  [3]邓武蓉:《论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其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
  [4]王中云:《当代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具有与有效表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恩施)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更加注重于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的发展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学应当全面考虑教学的目标、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体系的内在规律,实现教与学的要求、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教学和教学手段的最佳优化。而在实际教学中在以上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呈现出了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
期刊
“双自主”学习就是“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管理”从学生个体来说,自我管理的意识较弱,但通过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影响,也可以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自觉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双自主的学习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在自由的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与东盟各国间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广西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赴东盟国家留学的合作办学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广西高职院校与东盟国家合作办学的特点,列举了几个常见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合作办学 现状 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
期刊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评价语言代表着老师的知识涵养和对评价对象的认知程度。评价语言富有技巧,也极具艺术性。鲜明独特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会产生潜移默化作用。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语言 问题    课堂评价语言在教学语言中占重要的地位。所谓评价语言,就是根据评价的对象、特定的主题和交流过程所采用的恰当表达。比如对学生发言给予的评判、讨论的引导提示、案例教学的“结案”陈词、课堂小结等,
期刊
[摘要]分析了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载体,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通过案例分解,将案例与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工程意识。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案例教学法 知识点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是全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合并以来,新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的工科机械类各专业学生都必需学习的主干技术基础课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如何做好毕业设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学生训练、开发校内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准备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提高 实践 答辩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校于2000年建立了工科性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两个专业。为了办好新专业,正
期刊
[摘要]根据现代技术对传统工程制图的要求,我们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三维实体设计引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结合二维图样表达三维物体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全面介绍了三维设计技术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与实践;指出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的培养,构建了以三维实体设计为主线,三维实体表达方法和二维工程图表达方法并重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三维设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中学理科的基础。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理科思维。本文通过对“首因效应”的探讨,提出了笔者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关键词]首因效应 融洽无间 课堂导入 犯错 考查 质疑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在学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其目的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
期刊
一缕明媚的阳光斜斜地射入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更让我这个老师感受到阳光的魅力。  伴着和煦的阳光,我和学生又一次打开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走进了保罗、男孩和男孩的弟弟的生活之中。在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分析、体味之后,我禁不住感慨道:“看到大家学会理解文句的方法,我感到了教学相长的幸福;看到大家懂得做人的道理,我感到了为人师表的幸福;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