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口语作为日常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愈来愈重视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成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院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若干学生,通过对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并结合现阶段普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学习和教育状况,做出分析,和提出相关的见解和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口语现状分析对策
进入21世纪,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取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后,社会上更迫切需要具有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国际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交往和合作将日趋活跃。与此同时,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一发展趋势对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独立学院学生口语现状调查结果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精读课的任务是异常繁重的,除了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大一、大二)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相应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外,还要兼顾听说等诸项英语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加之等级考试的压力,对于每周仅4课时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来说是不堪承受的。其结果是往往只会纸上谈兵,通常遇到实际情境,就变得哑口无语,无所适从,明显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相当薄弱。
2009 年6 月至10 月,笔者向华东交大理工学院2008级在校生(现为大二)开展了电子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06 份。由于大部分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口语课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而刚入学的2009 级大学新生对学习情况了解不多。因此,选择有一年学习经历并正在进行口语学习的大二在读本科生,保证了此次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时效性。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口语教学状况的反馈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
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认真整理、分析、归纳和研究,目前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有以下特点:
(1)口语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性。对于老师提问,积极思考的学生仅为20.69%,近八成被调查者表示“想不出就放弃”或“根本不想”,主动回答的比例仅为9.56%。讨论时学生中四分之一不思考、不讨论或闲聊其他事情,四分之一常用中文讨论,另约四分之一表示只自己思考,不发表意见。可见,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甚至流于形式。
(2)口语教学缺乏新颖多样的方法。在“口语老师最常用的方法”中列前5 位的分别是小组讨论(54.98%)、讲授单词和语法(43.03%)、复述(41.04%)、概括大意(37.45%)和对话(30.68%);而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法前5 位分别是复述、讲授单词和语法、背诵片段、概括大意和演讲。可见,教师常用的5 种方法中的3 种正是学生最不喜欢的。
二、独立学院学生口语现状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1、就独立院校而言,全国至今没有一套统一的基础英语教材,似乎各个学校都在尝试寻找不同的更新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我们学院也无一例外。自2002年建校以来,就已经采用过外教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正在使用中的复旦大学出版的《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的频繁改换肯定暗示着教材本身出现的不完美之处,教师的不受用或者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欠佳。所以在探索英语基础教育成功之法同时,首先选择好一本既符合学生未来考级需要,又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能一边扎实英语基本功,一边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教材就迫在眉睫了。
2、近年来,由于学院不断扩招,教学师资显得捉襟见肘。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教学不得不采用“大班制”的授课方式,一般规模都在五、六十人。如此规模的英语课堂,势必会影响整个课堂秩序和效果,教师无可奈何地只能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非能力的培养,要想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重视和指导更是心有余力不足。班级容量大,教师要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难度增加,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实践当中的机会更是很难满足。教学课时有限,在任务紧,课时少的情况下,课堂通常只能做些简单的句子翻译、跟读模仿、视听训练等活动,很难开展真正 意义上的口语强化活动。
三、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对策
1、从课堂设计中入手
教师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应该先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所需要的素材,如相关的词汇、句型及背景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任务,尽可能营造更接近真实的交际语境,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评论经典影片、组织演讲或辩论、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进行分角色表演等等。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点评,让学生加深对所讨论话题的理解,巩固相应的口语表达方式。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对于学生在口语练习中所出现的语言错误和语用错误,要注意纠错的时机和方法,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放松的练习口语的环境。但是课堂上开展的口头交际活动有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英语角等途径,寻找各种机会练习英语口语。
2、从思维方式上入手
教师除了考虑以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说这个语言的国家的文化。所以文化熏陶也必须被带入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引进视听材料如BBC、VOA等原声英语节目,或者安排观看英语影视教学片的欣赏和讲评,让学生在融入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爱上英语、爱上说英语。教师还可创设教学情境。英语教学应该采用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进行教学。该理论是英国教育学家帕默和洪贝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景或环境,使学生自然“习得” 语言。真实的语言环境是指在生活工作中常见常用的情景,因此学生们有话可说、能说,还能说得得体,从而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英语口语应该遵循技能力型课程的特点,突出实用性而非认知性,在学生语言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性地设计语境,要自然合理,让学生亲身感受英语,学习英语,然后通过训练形成自身的真正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英语口语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
总之,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任重而道远,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现状,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研究、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韩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4):85-86
[2] 张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8):182-183
[3] 赵玮.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加强途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40-41
[4] 李丛梅 赵凛.当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113-114
[5] 陈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2
[6] 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
[7] 教育部高教司.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郭鸿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封闭式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界,2004
[关键词]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口语现状分析对策
进入21世纪,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取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后,社会上更迫切需要具有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国际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交往和合作将日趋活跃。与此同时,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一发展趋势对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独立学院学生口语现状调查结果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精读课的任务是异常繁重的,除了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大一、大二)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相应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外,还要兼顾听说等诸项英语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加之等级考试的压力,对于每周仅4课时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来说是不堪承受的。其结果是往往只会纸上谈兵,通常遇到实际情境,就变得哑口无语,无所适从,明显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相当薄弱。
2009 年6 月至10 月,笔者向华东交大理工学院2008级在校生(现为大二)开展了电子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06 份。由于大部分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口语课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而刚入学的2009 级大学新生对学习情况了解不多。因此,选择有一年学习经历并正在进行口语学习的大二在读本科生,保证了此次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时效性。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口语教学状况的反馈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
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认真整理、分析、归纳和研究,目前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有以下特点:
(1)口语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性。对于老师提问,积极思考的学生仅为20.69%,近八成被调查者表示“想不出就放弃”或“根本不想”,主动回答的比例仅为9.56%。讨论时学生中四分之一不思考、不讨论或闲聊其他事情,四分之一常用中文讨论,另约四分之一表示只自己思考,不发表意见。可见,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甚至流于形式。
(2)口语教学缺乏新颖多样的方法。在“口语老师最常用的方法”中列前5 位的分别是小组讨论(54.98%)、讲授单词和语法(43.03%)、复述(41.04%)、概括大意(37.45%)和对话(30.68%);而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法前5 位分别是复述、讲授单词和语法、背诵片段、概括大意和演讲。可见,教师常用的5 种方法中的3 种正是学生最不喜欢的。
二、独立学院学生口语现状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1、就独立院校而言,全国至今没有一套统一的基础英语教材,似乎各个学校都在尝试寻找不同的更新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我们学院也无一例外。自2002年建校以来,就已经采用过外教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正在使用中的复旦大学出版的《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的频繁改换肯定暗示着教材本身出现的不完美之处,教师的不受用或者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欠佳。所以在探索英语基础教育成功之法同时,首先选择好一本既符合学生未来考级需要,又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能一边扎实英语基本功,一边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教材就迫在眉睫了。
2、近年来,由于学院不断扩招,教学师资显得捉襟见肘。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教学不得不采用“大班制”的授课方式,一般规模都在五、六十人。如此规模的英语课堂,势必会影响整个课堂秩序和效果,教师无可奈何地只能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非能力的培养,要想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重视和指导更是心有余力不足。班级容量大,教师要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难度增加,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实践当中的机会更是很难满足。教学课时有限,在任务紧,课时少的情况下,课堂通常只能做些简单的句子翻译、跟读模仿、视听训练等活动,很难开展真正 意义上的口语强化活动。
三、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对策
1、从课堂设计中入手
教师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应该先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所需要的素材,如相关的词汇、句型及背景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任务,尽可能营造更接近真实的交际语境,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评论经典影片、组织演讲或辩论、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进行分角色表演等等。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点评,让学生加深对所讨论话题的理解,巩固相应的口语表达方式。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对于学生在口语练习中所出现的语言错误和语用错误,要注意纠错的时机和方法,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放松的练习口语的环境。但是课堂上开展的口头交际活动有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英语角等途径,寻找各种机会练习英语口语。
2、从思维方式上入手
教师除了考虑以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说这个语言的国家的文化。所以文化熏陶也必须被带入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引进视听材料如BBC、VOA等原声英语节目,或者安排观看英语影视教学片的欣赏和讲评,让学生在融入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爱上英语、爱上说英语。教师还可创设教学情境。英语教学应该采用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进行教学。该理论是英国教育学家帕默和洪贝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景或环境,使学生自然“习得” 语言。真实的语言环境是指在生活工作中常见常用的情景,因此学生们有话可说、能说,还能说得得体,从而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英语口语应该遵循技能力型课程的特点,突出实用性而非认知性,在学生语言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性地设计语境,要自然合理,让学生亲身感受英语,学习英语,然后通过训练形成自身的真正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英语口语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
总之,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任重而道远,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现状,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研究、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韩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4):85-86
[2] 张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8):182-183
[3] 赵玮.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加强途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40-41
[4] 李丛梅 赵凛.当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113-114
[5] 陈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2
[6] 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
[7] 教育部高教司.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郭鸿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封闭式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