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将人世间最高耸的雪山堆砌在一望无际的莽莽林海之上,将刺骨寒冷的冰川勾画于浩瀚江水和金黄牧场边,它将壁立万仞的峡谷弯转回折成万劫不复的绝地,然后又让几千公里之外遥远海洋的温润的空气一拥而入,在深峡边催生出最娇艳的奇花异草……
如果有这样一段旅程,一天之中经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前一天在国境线旁边徘徊,第二天就突然深入世间最大的峡谷;如果有这样一段旅程,整个旅程中剧毒的蛇虫成为你追踪的对象,大型野兽的影踪悄然在身旁的巨树边显现;每天你的工作是抬头仰望飞鸟,低头观察兰草;而在旅途中的那些记不住名字的地方,传说中擅长下毒的边远民族和传说中可以娶九个老婆的村察和你擦肩而过……这样的旅行,真的存在于世间吗?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做藏东南。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旅程,那么这个旅程的各字叫做RAP。
马不停蹄的RAP
RAP不是说唱,这个看起来很熟悉的英文缩写是Rapld Assessment Program的简称,可以翻译成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自然保护组织保护国际(conservatIonInternatlonal)在世界范围之内推行RAP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估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选择在具备地球上最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却又缺乏了解和相应保护的热点地区进行。每一次RAP调查都邀请最杰出的生态学家和分类学家组成实力强大的考察队伍,通过团队专家的通力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个地区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有一句简单顺嘴的口头禅,可以一语道破这个项目的初衷——so many species,so little time(那么多物种,那么少的时间!)从南美的热带雨林,到澳洲的珊瑚礁岛屿,强调效率的RAP项目的足迹遍布世界,迅速搞清了很多神秘生态系统的组成,也发现了许多曾经不为人知的新物种。而当RAP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项目进入中国的时候,它选择了藏东南。
西藏的东南部是中国自然地理版图上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大地呈现出异乎寻常的丰富地貌。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峡谷,有急剧变化的海拔和恶劣气候条件,有终年不断的泥石流和塌方,也有复杂的植被组成。在藏东南的西面,西藏海拔四五千米的巨大高原一直绵延到喜马拉雅山系脚下,形成世界上最为宏伟的高海拔景观;在藏东南的东面,跨过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便是延伸到南中国海和北部湾的无际平原。藏东南处在气候、海拔和地形的交汇地带,成为一个各种动植物区系交汇融合又独立发展的热点地区。很多年以来,这个地区缺乏大规模的全面考察,一些区域几十年没有进行过研究工作。而这次RAP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把这个神奇的地区之内的生物多样性情况搞清楚,这既是探险又是考察,很酷。
藏东南RAP调查的团队更加酷。北京大学担任项目的组织者。队伍里面汇集了中科院的研究员、各个大学的教授,动物分类学专家,植物园园长,野生动物摄影师。老实讲,第一次见到这些专家,我很难把他们和个个耀眼的头衔联系在一起。这些专家大都皮肤黝黑,身体结实,长年的野外工作给他们的一举一动增加了沧桑感,豪情和匪气。在专家们汇集在西藏东南重镇八一镇的第一个晚上,大家就觥筹交错地喝得天翻地覆。而第二天天一亮,所有人装备停当,整装待发的时候,每个人风尘仆仆的样子又仿佛是一个开山修路的队伍。前面走的是野外考察队伍,后面运输后勤补给的卡车上面装着几百斤猪肉和大米。砍刀斧头塑料棚子应有尽有。
看外表,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帮人,竟然个个是国内兽类,鸟类,昆虫和植物学研究的精英!
初入藏地神境
从藏东重镇八一镇向东,经过东久乡就是色季拉山。从东九乡驻地到色季拉山垭口区,调查点的海拔从2544米上升到4457米,相对高差在几十公路的路程中达到1913米。在这段旅程中,垂直气候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车窗外涌入的空气用最直接的注释告诉我们暖性、温性到寒性气候的定义。植物学家们是最先忙活起来的人,他们背着沉重的标本夹和采集工具,踏上了既定的野外调查的线路。
在海拔2700米以下,连绵的云南松林覆盖着些微起伏的地表。随着山路逐渐上升,华山松林下部融入云南松林,上部与林芝云杉林相接。在海拔3000米左右,原始未受扰动的山地以林芝云杉一长苞冷杉林占据了优势地位。直到在海拔4000米上下,长苞冷杉林占据了天地交接的所有视力可及之处。这是中国西南山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块长苞冷杉林,具有极其特殊的景观意义。从318国道边向南迦帕瓦和加拉白垒方向眺望,墨绿色的针叶林一直延伸到雪峰下,形成让人窒息的壮阔景观。
从色季拉山口朝东远眺,鲁朗林海随着山势的起伏像大海一样延伸到远方。视线穿过让人心醉的绿色,翻越地平线上缭绕的云雾。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峰的顶峰巍峨耸立。这座藏东南的神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不过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都是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
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不可征服。
在南迦巴瓦峰脚下,研究鸟类的科学家们记录了37种鸟类。他们两人每天清晨就开始翻山越岭,只携带望远镜和少量的干粮,在复杂的林间步行几十华里观测鸟类。在晚秋的一天,形态美丽的大紫胸鹦鹉集成几百只的大群,在海拔三千余米的东久针叶林间飞行。仿佛是一道道五颜幻彩的霞光,让人发自内心地赞叹。而斑喉希鹛,普通币鸟这样的小型鸟类,每天就活动在考察队的驻地周围,给大家的闲暇时光增添了很多乐趣。
晚间支起光幕。数不清的昆虫由于趋光性的趋使从山间聚集到明亮的幕布上,成为昆虫学家研究昆虫分类的绝佳时机。体型奇特的螳蛉最吸引大家注意。螳蛉的胸节以上像极了螳螂,挥舞着两个巨大的镰刀状前足,忙碌地在幕布上捕捉小蛾子作为美餐。而它们的身体却暴露了它们属于脉翅目,和我们所熟悉的纺织:娘是近亲。
绝壁逢生
在针阔混交林考察了一个星期之后,考察队伍决定分批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附近,全长近五百公里,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科罗拉多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从排龙乡进入大峡谷的路程充满了艰险。整个路途一共要步行38公里,路途上的很多地方都是在峭壁上面行走,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就是几百米深的深渊。帕隆藏布江在脚下遥远的谷底奔腾怒吼。就是这千万年的奔流,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一点切割出这样险峻的自然地貌。
38公里要步行两天。很多地方几乎没有成型的小
如果有这样一段旅程,一天之中经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前一天在国境线旁边徘徊,第二天就突然深入世间最大的峡谷;如果有这样一段旅程,整个旅程中剧毒的蛇虫成为你追踪的对象,大型野兽的影踪悄然在身旁的巨树边显现;每天你的工作是抬头仰望飞鸟,低头观察兰草;而在旅途中的那些记不住名字的地方,传说中擅长下毒的边远民族和传说中可以娶九个老婆的村察和你擦肩而过……这样的旅行,真的存在于世间吗?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做藏东南。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旅程,那么这个旅程的各字叫做RAP。
马不停蹄的RAP
RAP不是说唱,这个看起来很熟悉的英文缩写是Rapld Assessment Program的简称,可以翻译成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自然保护组织保护国际(conservatIonInternatlonal)在世界范围之内推行RAP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估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选择在具备地球上最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却又缺乏了解和相应保护的热点地区进行。每一次RAP调查都邀请最杰出的生态学家和分类学家组成实力强大的考察队伍,通过团队专家的通力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个地区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有一句简单顺嘴的口头禅,可以一语道破这个项目的初衷——so many species,so little time(那么多物种,那么少的时间!)从南美的热带雨林,到澳洲的珊瑚礁岛屿,强调效率的RAP项目的足迹遍布世界,迅速搞清了很多神秘生态系统的组成,也发现了许多曾经不为人知的新物种。而当RAP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项目进入中国的时候,它选择了藏东南。
西藏的东南部是中国自然地理版图上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大地呈现出异乎寻常的丰富地貌。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峡谷,有急剧变化的海拔和恶劣气候条件,有终年不断的泥石流和塌方,也有复杂的植被组成。在藏东南的西面,西藏海拔四五千米的巨大高原一直绵延到喜马拉雅山系脚下,形成世界上最为宏伟的高海拔景观;在藏东南的东面,跨过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便是延伸到南中国海和北部湾的无际平原。藏东南处在气候、海拔和地形的交汇地带,成为一个各种动植物区系交汇融合又独立发展的热点地区。很多年以来,这个地区缺乏大规模的全面考察,一些区域几十年没有进行过研究工作。而这次RAP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把这个神奇的地区之内的生物多样性情况搞清楚,这既是探险又是考察,很酷。
藏东南RAP调查的团队更加酷。北京大学担任项目的组织者。队伍里面汇集了中科院的研究员、各个大学的教授,动物分类学专家,植物园园长,野生动物摄影师。老实讲,第一次见到这些专家,我很难把他们和个个耀眼的头衔联系在一起。这些专家大都皮肤黝黑,身体结实,长年的野外工作给他们的一举一动增加了沧桑感,豪情和匪气。在专家们汇集在西藏东南重镇八一镇的第一个晚上,大家就觥筹交错地喝得天翻地覆。而第二天天一亮,所有人装备停当,整装待发的时候,每个人风尘仆仆的样子又仿佛是一个开山修路的队伍。前面走的是野外考察队伍,后面运输后勤补给的卡车上面装着几百斤猪肉和大米。砍刀斧头塑料棚子应有尽有。
看外表,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帮人,竟然个个是国内兽类,鸟类,昆虫和植物学研究的精英!
初入藏地神境
从藏东重镇八一镇向东,经过东久乡就是色季拉山。从东九乡驻地到色季拉山垭口区,调查点的海拔从2544米上升到4457米,相对高差在几十公路的路程中达到1913米。在这段旅程中,垂直气候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车窗外涌入的空气用最直接的注释告诉我们暖性、温性到寒性气候的定义。植物学家们是最先忙活起来的人,他们背着沉重的标本夹和采集工具,踏上了既定的野外调查的线路。
在海拔2700米以下,连绵的云南松林覆盖着些微起伏的地表。随着山路逐渐上升,华山松林下部融入云南松林,上部与林芝云杉林相接。在海拔3000米左右,原始未受扰动的山地以林芝云杉一长苞冷杉林占据了优势地位。直到在海拔4000米上下,长苞冷杉林占据了天地交接的所有视力可及之处。这是中国西南山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块长苞冷杉林,具有极其特殊的景观意义。从318国道边向南迦帕瓦和加拉白垒方向眺望,墨绿色的针叶林一直延伸到雪峰下,形成让人窒息的壮阔景观。
从色季拉山口朝东远眺,鲁朗林海随着山势的起伏像大海一样延伸到远方。视线穿过让人心醉的绿色,翻越地平线上缭绕的云雾。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峰的顶峰巍峨耸立。这座藏东南的神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不过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都是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
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不可征服。
在南迦巴瓦峰脚下,研究鸟类的科学家们记录了37种鸟类。他们两人每天清晨就开始翻山越岭,只携带望远镜和少量的干粮,在复杂的林间步行几十华里观测鸟类。在晚秋的一天,形态美丽的大紫胸鹦鹉集成几百只的大群,在海拔三千余米的东久针叶林间飞行。仿佛是一道道五颜幻彩的霞光,让人发自内心地赞叹。而斑喉希鹛,普通币鸟这样的小型鸟类,每天就活动在考察队的驻地周围,给大家的闲暇时光增添了很多乐趣。
晚间支起光幕。数不清的昆虫由于趋光性的趋使从山间聚集到明亮的幕布上,成为昆虫学家研究昆虫分类的绝佳时机。体型奇特的螳蛉最吸引大家注意。螳蛉的胸节以上像极了螳螂,挥舞着两个巨大的镰刀状前足,忙碌地在幕布上捕捉小蛾子作为美餐。而它们的身体却暴露了它们属于脉翅目,和我们所熟悉的纺织:娘是近亲。
绝壁逢生
在针阔混交林考察了一个星期之后,考察队伍决定分批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附近,全长近五百公里,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科罗拉多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从排龙乡进入大峡谷的路程充满了艰险。整个路途一共要步行38公里,路途上的很多地方都是在峭壁上面行走,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就是几百米深的深渊。帕隆藏布江在脚下遥远的谷底奔腾怒吼。就是这千万年的奔流,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一点切割出这样险峻的自然地貌。
38公里要步行两天。很多地方几乎没有成型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