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 ”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要素及其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平台突破学校、课堂的限制;线上和线下协同学习发展出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关键词: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134-02
基于教与学的位置关系,教学共同体可概括为“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两种范式类型[1]。在“以教为中心”的范式中,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过程偏重于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这种范式有时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等素质提升需求。“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认为学校并不是学习发生的唯一场所,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出质疑,与教师探讨,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下,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学为中心”的范式为学习者营造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环境,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了尊重,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学共同体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我国在2015年7月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2],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配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将各个产业部门进行创新性融合。在这种无法回避的趋势下,“互联网 ”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革命性的浪潮。凭借技术优势,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教育”开启了灵活、开放、终身和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3],也必然影响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层面。
首先是对教学平台的影响。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学共同体,学习发生的场所或教学平台都是其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无论是孔子创立的私塾、苏格拉底讲学广场,还是夸美纽斯创立的课堂教学体系,都需要教学共同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完成教学活动。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尽管一些学习活动不再受空间的拘囿,比如电大、函授等,但教育资金的匮乏、教学设备的陈旧,直接导致这类教育活动数字化改革举步维艰,教育水平难以达到社会的要求[4]。广泛融合了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平台的拓展提供了基础。与按部就班,限定时间、空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 教育”使学习无处不在,其线上线下的业态融合为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供给[5]:大量存在的线上资源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调阅和学习,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学习时间也不一定和教授时间同步。真实的教学环境派生出非线性学习的教学环境,即“虚拟课堂”,教学活动由“在场”拓展到“在线”,但是“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平台的拓展并不是简单的把教学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上,让学生自学。新型网络教学平台往往是交流、沟通的模块,包括即时通讯、电子邮件、BBS等,这方便了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或者教师的互动,能够有效维持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毅力,避免厌烦情绪导致学习一段时间就停止的现象[6]。
其次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当代教育学者认为: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识和思想,并将其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联系、迁移,最终建构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7],这在某些层面上对“以教为中心”的范式提出了批判。因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较多地强调了“教”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特点。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使用者具有相同地获得各种信息的机会。网络海量存储的共享信息、精品课程、慕课资源等给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可能,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教学模式走向“O2O”模式,比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以翻转课堂为例,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习者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以内化知识体系。由此可见,“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进行创新。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学习教师指定的微课内容,也可以学习与目标一致的慕课资源,甚至可以浏览海量的互联网网页。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完成原始信息的积累并适当内化,之后通过与其他学习者、教师或者互联网网友交流,完成信息加工、精练,形成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掌握、应用的水平。所以,“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流程是在对认知内容的课外学习后,对课上学习的内化和迁移;教学方法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討论、解惑答疑、深入的专题式探讨;学习内容是在学习目标内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海量优秀资源。
再次是对师生位置关系的影响。正如亨利·罗索夫斯基所说:“课程只是骨架,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仅仅通过记忆参与教学活动。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过程得以实现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的转型[8]。教学活动从强调“教”转变为促进“学”,教师主要是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开展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自主学习。但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课下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出质疑、与教师探讨,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去中心化,每一个网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碎片”,学生在面对大量唾手可得的碎片化信息时,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甚至需要正确的引导。这样,教师的角色需要从观察学习行为转变成干预学习活动;教学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过程设计,既要关注课堂内的学习活动设计,又要倾心设计好课堂外的学习活动,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力培养需要有序地衔接起来。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教什么”,而是“学生学什么”。教师从注重资源设计、重视讲解转变成重视活动设计,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与学习。
从前面的分析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共同体各层面都会产生影响。但是,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不是取代传统课堂,而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管互联网资源多么丰富,信息使用多么方便,互联网在本质上仍然只是一种工具,它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通过整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点,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共同体,教师将形式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引入教学过程,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桑雷.“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共同体的演进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6,(3):79-82.
[2]中央政府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DB/OL].国务院办公厅,[2015-07-01].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971-87.htm.
[3]张岩.“互联网 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4]郭鹏飞.网络数字化下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15-216.
[5]常娜,曹辉.“互联网 ”背景下O2O教育生态圈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6-8.
[6]石丽娜,韦薇.“互联网 教育”模式下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3):263-264.
[7]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30.
[8]朱叶秋.“翻转课堂”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PBL模式构建[J].高教探索,2016,(1):89-94.
关键词: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134-02
基于教与学的位置关系,教学共同体可概括为“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两种范式类型[1]。在“以教为中心”的范式中,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过程偏重于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这种范式有时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等素质提升需求。“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认为学校并不是学习发生的唯一场所,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出质疑,与教师探讨,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下,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学为中心”的范式为学习者营造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环境,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了尊重,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学共同体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我国在2015年7月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2],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配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将各个产业部门进行创新性融合。在这种无法回避的趋势下,“互联网 ”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革命性的浪潮。凭借技术优势,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教育”开启了灵活、开放、终身和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3],也必然影响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层面。
首先是对教学平台的影响。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学共同体,学习发生的场所或教学平台都是其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无论是孔子创立的私塾、苏格拉底讲学广场,还是夸美纽斯创立的课堂教学体系,都需要教学共同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完成教学活动。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尽管一些学习活动不再受空间的拘囿,比如电大、函授等,但教育资金的匮乏、教学设备的陈旧,直接导致这类教育活动数字化改革举步维艰,教育水平难以达到社会的要求[4]。广泛融合了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平台的拓展提供了基础。与按部就班,限定时间、空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 教育”使学习无处不在,其线上线下的业态融合为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供给[5]:大量存在的线上资源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调阅和学习,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学习时间也不一定和教授时间同步。真实的教学环境派生出非线性学习的教学环境,即“虚拟课堂”,教学活动由“在场”拓展到“在线”,但是“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平台的拓展并不是简单的把教学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上,让学生自学。新型网络教学平台往往是交流、沟通的模块,包括即时通讯、电子邮件、BBS等,这方便了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或者教师的互动,能够有效维持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毅力,避免厌烦情绪导致学习一段时间就停止的现象[6]。
其次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当代教育学者认为: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识和思想,并将其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联系、迁移,最终建构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7],这在某些层面上对“以教为中心”的范式提出了批判。因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较多地强调了“教”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特点。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使用者具有相同地获得各种信息的机会。网络海量存储的共享信息、精品课程、慕课资源等给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可能,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教学模式走向“O2O”模式,比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以翻转课堂为例,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习者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以内化知识体系。由此可见,“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进行创新。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学习教师指定的微课内容,也可以学习与目标一致的慕课资源,甚至可以浏览海量的互联网网页。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完成原始信息的积累并适当内化,之后通过与其他学习者、教师或者互联网网友交流,完成信息加工、精练,形成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掌握、应用的水平。所以,“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流程是在对认知内容的课外学习后,对课上学习的内化和迁移;教学方法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討论、解惑答疑、深入的专题式探讨;学习内容是在学习目标内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海量优秀资源。
再次是对师生位置关系的影响。正如亨利·罗索夫斯基所说:“课程只是骨架,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仅仅通过记忆参与教学活动。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过程得以实现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的转型[8]。教学活动从强调“教”转变为促进“学”,教师主要是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开展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自主学习。但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课下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出质疑、与教师探讨,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去中心化,每一个网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碎片”,学生在面对大量唾手可得的碎片化信息时,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甚至需要正确的引导。这样,教师的角色需要从观察学习行为转变成干预学习活动;教学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过程设计,既要关注课堂内的学习活动设计,又要倾心设计好课堂外的学习活动,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力培养需要有序地衔接起来。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教什么”,而是“学生学什么”。教师从注重资源设计、重视讲解转变成重视活动设计,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与学习。
从前面的分析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共同体各层面都会产生影响。但是,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不是取代传统课堂,而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管互联网资源多么丰富,信息使用多么方便,互联网在本质上仍然只是一种工具,它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通过整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点,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共同体,教师将形式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引入教学过程,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桑雷.“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共同体的演进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6,(3):79-82.
[2]中央政府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DB/OL].国务院办公厅,[2015-07-01].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971-87.htm.
[3]张岩.“互联网 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4]郭鹏飞.网络数字化下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15-216.
[5]常娜,曹辉.“互联网 ”背景下O2O教育生态圈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6-8.
[6]石丽娜,韦薇.“互联网 教育”模式下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3):263-264.
[7]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30.
[8]朱叶秋.“翻转课堂”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PBL模式构建[J].高教探索,2016,(1):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