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是万物之本,在中国山水画中,“水”不仅影响了创作,同时还对作品的意境、气势、神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暗藏了诸多玄机。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山水画中的“水”为对象,从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水的内涵、水的审美等角度入手,深刻分析了“水”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水法;内涵;审美
中国山水画是笔、墨、水相互交融的艺术。其中,“水”是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在传统山水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玄机不仅体现在画法上,还包含于山水画的观念、审美等多个方面。本文在研究中从“水”的画法、内涵、审美等不同角度对山水画中“水”的玄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水”——中国山水画的画法
水法是中国画技的法名,水法与笔法、墨法都有着独特的地方,只有运用好水调墨、水破墨、泼水、铺水等水法,才能让山水画的艺术效果更胜,达到一种虚实结合、气韵十足的美感。水法在不同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运用,甚至在同一作品上会使用不同的水法,常被运用于空间的塑造、质感的呈现、虚实的凸显、体积的展示以及材料的运用等多个方面。
(一)空间的塑造
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石分三面,树分四枝”的说法,即强调通过多面、多维的创作,让空间的展现更加自然。空间塑造是山水画创作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在画山岗时需要表现出云雾缭绕的茫茫一片,这时候就用灵活运用水法,通过水墨深浅的变化凸显作品在空间上的深度;例如在制造山间阴雨连绵的隐约效果时,不能直接通过笔法来生硬地描绘,而是利用水渍去形成偶然的效果,避免产生一种拥堵压抑之感。
(二)质感的呈现
山水画中的树、山与石都需要通过笔法、墨法、水法来展现描述物体的材质、机理,不同的画法可以让描述物体展现出或湿润、或干枯、或飘逸、或浑厚的质感。而在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墨与水的巧妙结合,能够营造出一种流动的美感、清新雅致的机理。
例如著名的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在绘画的过程中,就通过水的运用打造了“抱石皴”的效果。这种效果先用笔锋散开,勾勒出整块山石的结构,然后再进行细致化的渲染,泼水、铺水的水法在质感塑造中都有巧妙的运用,仿佛水可以在纸上流淌,又好似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留白时将水控制住,保证画面的干湿有致。
(三)虚实的凸显
在中国山水画中,通过虚实的巧妙处理可以打造出作品的意境,一般可以通过水的渲染或者周围环境的衬托来凸显虚与实,让画面的韵律、节奏更加生动。例如,在描绘云雾的虚时,应该认识到墨是实的,而水在画面中则代表了可有可无的虚,想要表现比较湿多的云,就可以运用渲染法,想要表现出山林的朦胧,就可以用清水画出烟云的大致轮廓,然后再画出山河的样子。
(四)体积的展示
山水画与西方的素描、水彩不同,没有强烈的透视,但是也极为强调体积的塑造。在一副山水画中,山、树都是有体积的,想要描绘出其体积,就需要将水、墨充分调和、灵活运用,通过调和使得墨在浓淡、干湿、枯润等方面发生变化,让作品的体积感油然而生。例如在《雪景寒林图》中,作者在描绘山石时,就运用了反反复复的多次水墨渲染,达到了浑厚,又不失干枯的质感,也让山体的体积更加凸显。
(五)材料的运用
中国山水画绘画的材料最为常见的就是纸和绢、笔、砚、墨。在纸和绢上,由于材质的差异,造成这两种绘画材料的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例如生纸的水墨吸收性较强,更容易产生晕化的效果,使得水分的点线面、干湿与浓淡的变化更为明显。这就要求画家小心谨慎地调节水墨,在绘画时也需要注重水的流动。而笔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笔法的运用直接决定了画面形式美的成败,水的运用与笔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总而言之,中国山水画中水法的运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不同材料的运用息息相关的。
二、“水”——中国山水画的内涵
“水”在中国哲学文化中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古人通过水,萌发了对自身、对道德、对情感乃至对宇宙的思考。而中国山水画以描绘山、水为主,表现出了自然中最美的一面,也呈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一)“水”的哲学背景
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最早源于君子“观水悟道”的喜好。虽然水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寻常的物质,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将水与抽象的事物、道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老子就曾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在魏晋时期,画家就开始通过“水”这一自然形象来象征超自然的“道”,君子也喜欢从画水中感悟道。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强调在山水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发挥山水的“體道”功能,借水的曲线来象征“道”的圆环性、循环往复的突出特征。
(二)“水”的人格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是与君子的道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孔子就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反应了智者以水为美、以水为鉴,而“乐水”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人格境界、人格理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将山水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君子人格的象征。因此,中国山水画中的“水”象征了君子仁义的精神品格。这种水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物像的描绘,而是要表现出水的神韵,这样才能映射出高尚的人格境界。
(三)“水”的风水含义
风水师由先民对所居住环境的观察发展起来的,这一学问起源于秦汉,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起来。山水画与风水学有着共同的追求,都注重“气”的运化,而这种“气”的关注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气是水的汽化状态,气的基本内涵是水的循环往复。
中国山水画正是有了这种气,才有了换面的生气与灵动:水对山的围绕,形成了动静结合之感;水的曲折环绕也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动感。在中国山水画中,山石的存在,能够让气随着山势而缓慢流动。水的存在,让气戛然而止,将宇宙之气收拢。例如在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中就对水流进行了巧妙的安排,使得整副作品气韵通畅、动静相生。 三、“水”——中国山水画中的审美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水”出现的时间较早。而山水画对“水”的表现虽然没有明确的时代分割,但是不同的朝代在水的塑造上也会有所侧重,这就致使山水画中水的美也是多样性的,有着曲线之美、空寂之美等审美的差异,也有着动静之美的区分。
(一)“水”的风格表现
“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风格包括曲线、空寂、皴染等不同表现手法,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不同的美感。“水”的曲线美受到了早期彩陶紋饰、石窟壁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我国早期的画水形象,一般是先勾勒出轮廓,然后再画水的波纹。在山水画《游春图》中,就有着大片波状的水纹勾勒出线条,并以细小的圆弧状的线条来表现。在诸多山水画作品中都注重曲线描绘,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江帆楼阁图》、《江行初霁图》等。
“水”的空寂之美指的是通过虚空来代替水的实体,实际就是一种留白与空水。例如在董源的《潇湘图》中,画家就采用了“平行构图法”,在靠近河岸的水域部分用留白的方法来展示水,在山头同样采取了留白的手法,实现了水天一色。这种风格其实是画家对内在世界的探索。
水的皴染美是通过表现水的脉络纹理,并用墨水或淡彩来润刷画面,进一步加强水的立体感。例如在马远的十二水图《长江万顷》中,画家就用线条的走势来表现水的走向,将近处的水描绘得十分细致,而远处的水则是模糊不清,线条也是近处实、远处虚,然后再通过色彩让水的情意得以凸显。
(二)“水”的形态表现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水”在形态上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静态的“水”与动态的“水”入手进行了分析。静态的“水”指的是山水画中没有大波澜、大涟漪的水,表现了水的阴柔之美。在早期山水画中,就较为重视山的雄伟壮大,展现的多是静水之态,能够加强欣赏者对自身的反思,实现心灵与自然的统一。而动态的“水”在山水画中有较多的形态,包括瀑布、水口、巨浪、江海,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流水在山水画中有着运动的概念。但无论是哪种“水”的形态,都应该与其他景物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水”的独特魅力,也将“水”的灵动、婉转、飘逸的神韵凸显出来。
总而言之,“水”在中国山水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水法,将这一画法与墨法、笔法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而在中国山水画中也有很多与“水”相关的内涵元素、审美艺术,“水”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山水画中包含的哲学思想,也通过曲线美、空寂美、皴染美、静态美、动态美等多种美的姿态增强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使得中国山水画能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增加了作品的韵味与意境。因此,在中国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水”的玄机,灵活运用水法、深入体会哲学思想、感知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芳.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及其审美内涵[J].大舞台,2013(07):110-111.
[2]王秀薇.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美学内涵简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8):139-140.
[3]吴敏.超越法式,臻为至法——探析中国山水画的画法[J].文艺生活,2012(08):195-195.
[4]王珊.“淡”而有“骨”——中国山水画淡墨美学之探析[J].美术观察,2014(11):94-95.
[5]康华燕.如何提高中国画精神内涵的初探[J].神州民俗,2015(07):50-53.
[6]陶丰艺.浅谈中国画艺术内涵与美术教育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黄舒蓉(1995-),女,福建厦门人,学士学位,现就读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水法;内涵;审美
中国山水画是笔、墨、水相互交融的艺术。其中,“水”是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在传统山水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玄机不仅体现在画法上,还包含于山水画的观念、审美等多个方面。本文在研究中从“水”的画法、内涵、审美等不同角度对山水画中“水”的玄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水”——中国山水画的画法
水法是中国画技的法名,水法与笔法、墨法都有着独特的地方,只有运用好水调墨、水破墨、泼水、铺水等水法,才能让山水画的艺术效果更胜,达到一种虚实结合、气韵十足的美感。水法在不同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运用,甚至在同一作品上会使用不同的水法,常被运用于空间的塑造、质感的呈现、虚实的凸显、体积的展示以及材料的运用等多个方面。
(一)空间的塑造
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石分三面,树分四枝”的说法,即强调通过多面、多维的创作,让空间的展现更加自然。空间塑造是山水画创作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在画山岗时需要表现出云雾缭绕的茫茫一片,这时候就用灵活运用水法,通过水墨深浅的变化凸显作品在空间上的深度;例如在制造山间阴雨连绵的隐约效果时,不能直接通过笔法来生硬地描绘,而是利用水渍去形成偶然的效果,避免产生一种拥堵压抑之感。
(二)质感的呈现
山水画中的树、山与石都需要通过笔法、墨法、水法来展现描述物体的材质、机理,不同的画法可以让描述物体展现出或湿润、或干枯、或飘逸、或浑厚的质感。而在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墨与水的巧妙结合,能够营造出一种流动的美感、清新雅致的机理。
例如著名的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在绘画的过程中,就通过水的运用打造了“抱石皴”的效果。这种效果先用笔锋散开,勾勒出整块山石的结构,然后再进行细致化的渲染,泼水、铺水的水法在质感塑造中都有巧妙的运用,仿佛水可以在纸上流淌,又好似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留白时将水控制住,保证画面的干湿有致。
(三)虚实的凸显
在中国山水画中,通过虚实的巧妙处理可以打造出作品的意境,一般可以通过水的渲染或者周围环境的衬托来凸显虚与实,让画面的韵律、节奏更加生动。例如,在描绘云雾的虚时,应该认识到墨是实的,而水在画面中则代表了可有可无的虚,想要表现比较湿多的云,就可以运用渲染法,想要表现出山林的朦胧,就可以用清水画出烟云的大致轮廓,然后再画出山河的样子。
(四)体积的展示
山水画与西方的素描、水彩不同,没有强烈的透视,但是也极为强调体积的塑造。在一副山水画中,山、树都是有体积的,想要描绘出其体积,就需要将水、墨充分调和、灵活运用,通过调和使得墨在浓淡、干湿、枯润等方面发生变化,让作品的体积感油然而生。例如在《雪景寒林图》中,作者在描绘山石时,就运用了反反复复的多次水墨渲染,达到了浑厚,又不失干枯的质感,也让山体的体积更加凸显。
(五)材料的运用
中国山水画绘画的材料最为常见的就是纸和绢、笔、砚、墨。在纸和绢上,由于材质的差异,造成这两种绘画材料的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例如生纸的水墨吸收性较强,更容易产生晕化的效果,使得水分的点线面、干湿与浓淡的变化更为明显。这就要求画家小心谨慎地调节水墨,在绘画时也需要注重水的流动。而笔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笔法的运用直接决定了画面形式美的成败,水的运用与笔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总而言之,中国山水画中水法的运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不同材料的运用息息相关的。
二、“水”——中国山水画的内涵
“水”在中国哲学文化中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古人通过水,萌发了对自身、对道德、对情感乃至对宇宙的思考。而中国山水画以描绘山、水为主,表现出了自然中最美的一面,也呈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一)“水”的哲学背景
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最早源于君子“观水悟道”的喜好。虽然水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寻常的物质,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将水与抽象的事物、道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老子就曾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在魏晋时期,画家就开始通过“水”这一自然形象来象征超自然的“道”,君子也喜欢从画水中感悟道。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强调在山水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发挥山水的“體道”功能,借水的曲线来象征“道”的圆环性、循环往复的突出特征。
(二)“水”的人格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是与君子的道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孔子就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反应了智者以水为美、以水为鉴,而“乐水”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人格境界、人格理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将山水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君子人格的象征。因此,中国山水画中的“水”象征了君子仁义的精神品格。这种水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物像的描绘,而是要表现出水的神韵,这样才能映射出高尚的人格境界。
(三)“水”的风水含义
风水师由先民对所居住环境的观察发展起来的,这一学问起源于秦汉,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起来。山水画与风水学有着共同的追求,都注重“气”的运化,而这种“气”的关注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气是水的汽化状态,气的基本内涵是水的循环往复。
中国山水画正是有了这种气,才有了换面的生气与灵动:水对山的围绕,形成了动静结合之感;水的曲折环绕也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动感。在中国山水画中,山石的存在,能够让气随着山势而缓慢流动。水的存在,让气戛然而止,将宇宙之气收拢。例如在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中就对水流进行了巧妙的安排,使得整副作品气韵通畅、动静相生。 三、“水”——中国山水画中的审美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水”出现的时间较早。而山水画对“水”的表现虽然没有明确的时代分割,但是不同的朝代在水的塑造上也会有所侧重,这就致使山水画中水的美也是多样性的,有着曲线之美、空寂之美等审美的差异,也有着动静之美的区分。
(一)“水”的风格表现
“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风格包括曲线、空寂、皴染等不同表现手法,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不同的美感。“水”的曲线美受到了早期彩陶紋饰、石窟壁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我国早期的画水形象,一般是先勾勒出轮廓,然后再画水的波纹。在山水画《游春图》中,就有着大片波状的水纹勾勒出线条,并以细小的圆弧状的线条来表现。在诸多山水画作品中都注重曲线描绘,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江帆楼阁图》、《江行初霁图》等。
“水”的空寂之美指的是通过虚空来代替水的实体,实际就是一种留白与空水。例如在董源的《潇湘图》中,画家就采用了“平行构图法”,在靠近河岸的水域部分用留白的方法来展示水,在山头同样采取了留白的手法,实现了水天一色。这种风格其实是画家对内在世界的探索。
水的皴染美是通过表现水的脉络纹理,并用墨水或淡彩来润刷画面,进一步加强水的立体感。例如在马远的十二水图《长江万顷》中,画家就用线条的走势来表现水的走向,将近处的水描绘得十分细致,而远处的水则是模糊不清,线条也是近处实、远处虚,然后再通过色彩让水的情意得以凸显。
(二)“水”的形态表现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水”在形态上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静态的“水”与动态的“水”入手进行了分析。静态的“水”指的是山水画中没有大波澜、大涟漪的水,表现了水的阴柔之美。在早期山水画中,就较为重视山的雄伟壮大,展现的多是静水之态,能够加强欣赏者对自身的反思,实现心灵与自然的统一。而动态的“水”在山水画中有较多的形态,包括瀑布、水口、巨浪、江海,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流水在山水画中有着运动的概念。但无论是哪种“水”的形态,都应该与其他景物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水”的独特魅力,也将“水”的灵动、婉转、飘逸的神韵凸显出来。
总而言之,“水”在中国山水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水法,将这一画法与墨法、笔法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而在中国山水画中也有很多与“水”相关的内涵元素、审美艺术,“水”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山水画中包含的哲学思想,也通过曲线美、空寂美、皴染美、静态美、动态美等多种美的姿态增强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使得中国山水画能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增加了作品的韵味与意境。因此,在中国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水”的玄机,灵活运用水法、深入体会哲学思想、感知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芳.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及其审美内涵[J].大舞台,2013(07):110-111.
[2]王秀薇.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美学内涵简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8):139-140.
[3]吴敏.超越法式,臻为至法——探析中国山水画的画法[J].文艺生活,2012(08):195-195.
[4]王珊.“淡”而有“骨”——中国山水画淡墨美学之探析[J].美术观察,2014(11):94-95.
[5]康华燕.如何提高中国画精神内涵的初探[J].神州民俗,2015(07):50-53.
[6]陶丰艺.浅谈中国画艺术内涵与美术教育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黄舒蓉(1995-),女,福建厦门人,学士学位,现就读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