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榆树见证一座军营的沧桑巨变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紫金山麓、玄武湖畔有座军营,其中央地带的原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军史馆)门前有两棵白榆,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2015年颁发的“古树名木”标牌显示,这两棵树栽种于1915年,算起来,已有106岁了。我在这座军营工作生活近30年,与老榆树经常见面,今年因组织召唤又来到大院工作,巧的是,办公室与老榆树相邻,隔窗便可看到它们苍劲挺拔的雄姿。
   望着眼前的老榆树,心中总有一些感慨。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营盘也非一成不变,这座有着百多年历史的军营,其归属和名称一变再变,许多建筑也已面目全非,唯有这两棵榆树则巍然屹立,风采不减。这大概就是明代文学家杨慎词中所说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吧。
   望着眼前的老榆树,心中总会浮想联翩,在漫长悠远的时光里,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老榆树经历了这座营院里的多少风风雨雨?珍藏了多少陈年往事?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笑傲风云?承载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酸甜苦辣?
   老榆树你可能还不知道,在你于此落地生根之前,这里曾是清末陆军小学堂、陆军第四中学堂的所在地。陆军小学堂、中学堂为清廷于光绪年间设立的新式陆军学堂,归陆军部管理。陆军小学堂开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学制三年,学生年龄在15岁至18岁之间。陆军第四中学堂开办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学制两年,收训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地陆军小学堂的毕业生,前后5年光阴,为清廷培养了一批拥有近代军事知识的人才。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这里曾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所在地。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决定于此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其基本宗旨是力求学生“修得军事知识与各兵科初级干部必要之技术与指挥能力”。同年11月学校开始筹建,次年3月开学,蒋介石任校长。办校之初,沿用清朝陆军第四中学堂的建筑。其后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原有校舍破旧不堪,从1928年至1933年,先后建造了大量校舍,计有西式平房62幢,西式洋楼17幢,共1075间,形成以西式建筑为主调的建筑群。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校逐步迁离南京。将近10年时间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共招训正期学生8期及各类军官班若干期,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叱咤沙场的将领。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这里曾是蒋介石的总统官邸。在老榆树东侧数百米,有一座名为憩庐的建筑,它就是蒋介石起居、工作的主要场所,亦称总统官邸。憩庐建于1929年7月,同年10月落成,砖木结构,高二层,另有一层地下室,是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建筑。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此居住8年后,于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夕离开,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回到南京后,在憩庐又住了将近3年。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后飞离南京前往溪口,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憩庐居住。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自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后,这里就落入日伪军的魔爪,营院也被冠以不光彩的名称。先是1938年12月,伪维新政府在此开设了“绥靖军官学校”,后是1941年9月汪伪政府于此成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汪伪军校开办3期后,就随着侵华日军战败投降寿终正寝。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这里曾是中华民国国防部的所在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还都南京,6月1日起,刚成立的国防部在此办公。国防部分为军政、军令两个系统,军政方面设国防部长一人,承行政院长之命综理军政事务;军令方面设参谋总长一人,承国民政府主席或总统之令综理军令事宜。在宁期间,历任国防部长为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历任参谋总长为陈诚、顾祝同。国防部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校舍。1948年初秋,蒋介石在政治上众叛亲离、军事上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在此召集百余名要员开会商讨挽救危局之策,这也是蒋介石在国防部召开的最后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当然,这次会议并没有改变国民党覆灭的命运。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南京解放不久这里曾是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的校区。1949年7月11日,华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决定将原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第三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及第八兵团机关大部合编,成立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任命军区司令员陈毅兼校长、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副校长,钟期光为副政治委员。3个月后,学校正式开学,全校教职员工达3.7万余人,不到两年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近5万名军政干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1950年6月20日,毛主席为华东军大题词:“华东军政大学日进有功,培养大批国防建设人才。”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从1951年1月15日起,这个营院又迎来一个值得骄傲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这座全国最高军事学府,直属中央军委,由著名军事家刘伯承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到1956年,发展成为具有12个系的综合性军事学府,不仅为全军培养了一批能指挥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军官,还培养了一支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教员队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制度。1957-1959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军事学院的几个系为基础,在全军分别组建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和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六个高级指挥学院,其中军事学院仍设在南京原址,其任务是培训全军团职及部分师职军事指挥干部,廖汉生、刘浩天、张震先后任院长,钟期光、王平先后任政治委员。1969年2月,军事学院奉命撤销,与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在北京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1969年军事学院撤销后这里曾是南京军区领率机关的所在地。许世友、唐亮、杜平、聂凤智、廖汉生、向守志、郭林祥、傅奎清、固辉、史玉孝、刘安元、方祖岐、陈炳德、梁光烈、雷鸣球、朱文泉、赵克石、陈国令、蔡英挺、郑卫平等高级将领,先后在此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5省1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肩负着横戈海疆、卫戍东南的光荣使命,以青春热血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精彩华章。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2016年2月,全國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南京军区随之撤销,这座历史悠久的军营,又被冠以新的光荣名称……而你的年轮上,也将继续镌刻下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站在老榆树下,追溯光阴变迁,畅想岁月峥嵘,我为这座军营的沧桑变化感叹,为历史潮流的浩荡前行感叹,也相信见证了营院往昔的老榆树,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孙月红)
其他文献
2018年春,我和20多名市委驻射阳帮扶工作队队员肩负组织重托,满怀浓浓深情,来到了鹤乡大地。从此,我们和当地干群想在一起、议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商脱贫攻坚良策,同绘乡村振兴美景。如今,我伫立射阳河岸,回首两年多来的一幕幕动人场景,历历在目,心潮澎湃……  脚上沾满泥土,方知群众疾苦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关键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只有心中有
期刊
赖少其有“艺坛圣哲”之称,自名其画室曰“木石斋”。赖少其创“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版画创始人。   郭传良,安徽广德人,从军20余載,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玄武区书协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南京市机关作协会员。
期刊
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记载着一个人:黄葦。   1943年,黄苇为《你是游击兵团》谱曲,这首歌后来成了沙家浜部队团歌。   歌曲取材于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五十二团。该团最早由36个伤病员康复官兵组建的连队发展起来的。从东进抗日到挺进苏中、鏖战苏北,打过“三垛河伏击战”、保卫新四军军部之战“顺河集阻击战”,又名“老虎团”。20世纪60年代,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的问世和影响,早已改编为二十军一七
期刊
1943年4月,日伪对苏中四分区进行“清乡”, 中共如皋县委组织部长马世和接到四地委紧急通知:打入伪特工机关,获取敌人的核心机密,配合根据地反“清乡”斗争。   马世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她化名马淑华,打入伪特工总部江苏实验区苏北分区总站,做一些画表格、搞统计的工作。她将秘密搜集到的情报,及时转送到根据地。不久,马世和被调到城区特工组,这个组的主要任务是侦查、监视中共进城人员,多方搜集
期刊
开明士绅,通常是指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地主和富农阶级中带有民主色彩的个别人士。毛泽东同志在《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指出:“抗日时期,我党在各解放区政权机关(参议会和政府)中同开明绅士合作,是完全必需的,并且是成功的。”充分肯定开明士绅“同我党共患难,确有相当贡献”。   华中地区的开明士绅何以能成为新四军之友?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新四军执行党的团结抗日方针,
期刊
父亲郑永宽,1929年9月9日出生于涟水县东胡集镇莲花村,兄妹8人。幼年念过半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全家仅靠耕种胡庄地主家的9亩多薄田生活。父亲除了帮祖父母种地,还要给地主家放牛。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千补万纳的衣服,住的是破旧不堪的草房。   1939年3月,日军侵占涟水城后,日伪军在时码、嵇荡、钦工、鲁渡等地建了炮楼,经常下乡烧杀抢掠。尤其是离莲花村较近的嵇荡炮楼,日伪军更是经常来袭扰
期刊
多年从事党史军史编研工作,接触最多的就是历史档案,也常常会被其中充满正能量的内容所感动。在我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令我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故事发生在1947年5月,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打响前夕。12日那个晚上,山东沂南县马牧池村妇救会长李桂芳接到一道紧急命令:5个小时内在崔家庄与万粮庄之间的汶河上搭建一座桥,以便华东野战军某团过河作战。命令来得突然,时间只有5个小时,李桂芳焦急起来,村里的青
期刊
黎明(100岁)  人们熟悉的36个伤病员已离开了我们,而新四军“江抗”后方医院护士还有健在。原上海电报局党委书记黎明,今年恰逢百歲,她曾是这个医院的护士。当年日军扫荡,部分医护人员和伤病员被捕,黎明保释出狱后,在新四军部队剧团、电台、报社任团员、报务员、新闻抄写员。晚年写过《印痕和思念》一文,阳澄湖畔“沙家浜”故事,成为黎明最难忘记忆。
期刊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学”,10多年来,柳堡镇老促会一直致力于老区贫困学生助学工作,成效显著。  为使助学扶贫成长效机制,镇老促会先后多次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镇财政拨专款20万元成立柳堡扶贫基会,每年基金的利息作为助学专用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同时镇老促会还向有志扶贫事业的企业老板、能人志士募捐,通过自愿捐款扶贫助学。  镇老促会先后助资特别困难家庭没能就读高中的学生
期刊
本刊综合信息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號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活动并登上舰艇视察。这次集中入列创下三个“首次”:国家最高统帅首次同时为三艘大型主战舰艇入列授旗;海军首次同一天一次性入列三艘主战舰艇;一支舰队首次同天接收三艘水面、水下大型主战装备。   军事专家认为,这三艘舰艇都是大国重器,同一天部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