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战争有化学战,动物界同样也有化学战。许多动物拥有诸如毒液、麻醉液、腐蚀液、粘结液之类的“化学武器”,经常展开一幕又一幕生死存亡的斗争。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毒蛇、毒蝎、毒蛙、毒蜘蛛等能够分泌毒液,以此作为武器,用于进攻或防卫。它们分泌的毒液一般含有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类型。前者作用于对手的中枢神经使其心脏停止跳动,后者则经过对手的血液循环系统破坏其组织,最终使其丧命。如非洲有一种毒蜂,蜂王一旦发现可以进攻的目标,就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命令全军反击”,即使是老虎、狮子也难逃性命。还有一种黄蜂,毒液含有“报警信息素”,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巢里的蜂群。若有人打死一只黄蜂,能激怒5米外的巢中的黄蜂飞来, 有时几只黄蜂就能杀死对蜂毒过敏的人。
放屁虫是善跑的昆虫,也是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的能手。在他的腹内有两个臀腺,臀腺里的分泌细胞能分泌出氢琨和过氧化氢,平时贮藏在贮液囊里。当他受到攻击时,能立即让上述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燃烧室”,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滚烫的腐蚀液,依靠其腹部尖端可转动的“炮塔”,把腐蚀液准确喷到追击者身上,而且在追击的同时发出令人吃惊的咔塔咔塔声,使追击者不知所措慌忙逃走。
黄鼠狼体内贮有奇臭难闻的丁硫醇,当它遇到敌害袭击时,就放出含丁硫醇的屁,敌害招架不住,它便趁机逃跑。而猫把脸上和臀部体腺散发的气味弄在人的腿上,因此它远远就能辩明主人在那里。黑尾鹿遇敌时常释放香味迷惑对手。燕尾凤蝶还能利用化学武器实施集体防御。它有一对鲜红色或桔色触角(称为丫腺),位于紧挨头部的后面。在正常情况下,触角隐藏在囊里,受攻击时会突然伸出,喷出一股极臭的脂肪酸分泌液。一群燕尾凤蝶在一起飞舞时,只要外围有一只受到骚扰,这个群落就会同时喷射,在四周形成一圈化学“烟雾”,有较地抗击来犯者。
白蚁虽然不大,可是它却有多种化学防卫手段。其中有一种叫注射法,即在咬伤对手的同时,向其伤口注入毒素或抗凝油,使之中毒或流血不止而死亡。大白蚁或军白蚁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第二种是刷毒法,利用其上唇演变而成的“油漆刷子”,将油状毒液刷在对手身上,使之无法脱身中毒死亡。第三种则是喷胶法,这种胶与松树脂相似,内含粘结剂、刺激剂和毒液,对手粘上此胶后动弹不得,只好束手待毙。
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需要消耗能量。有的动物为了“节省开支”,干脆依靠窃取别的动植物的成果来武器自己。比如,大桦斑蝶毛虫吃了马利筋属植物,会把其中称为卡烯内旨的毒物积累在体内,从而保护它从小直到羽化成蝶不被食肉动物吞食。
猴子、野猪等动物中的领袖能够发出使其它雄性动物臣服的气味,只要闻到这种气味,即使没有见面也马上服服贴贴,不敢“乱说乱动”。有一种貂熊发现小动物时立即撒尿,用尿在地上划一大圈,被圈中的动物如中魔法,费尽全力也难逃出“禁圈”。更令人惊奇的是,当貂熊在圈中捕食小动物时,圈外凶猛的豹和狼等,竟也不敢跨入“禁圈”去争夺。貂熊的尿液气味使某些动物闻之发晕、发怵。
在鱼类中,章鱼受到攻击时能喷出墨汁,尤鱼能喷出发光液体,借此来迷惑天敌,自已则趁机逃之夭夭。这些也都属于化学防卫范畴。最有趣的是,因为鱼的嗅觉极为灵敏,有些比猎犬强千倍,很容易嗅出它们害怕(或厌恶)的气味。水中含量为800 亿分之一的一种人体分泌物── 左旋羟基丙氨酸的气味,鱼也可嗅出来。美国前总统布什最爱钓鱼,可鱼儿总是很少上他的钩。鱼儿为什么害怕布什总统?研究者发现,布什留在钓竿上的指纹中含有这种左旋羟基丙氨酸。鱼儿闻到了此气味,对它自然要退避三舍了。
有些动物的喷液竟然含有浓度高达20%的甲酸。有一种蟑螂,能喷射催泪性毒气。而有一些蛾、甲虫、千足虫,具有制造剧毒物质氰化氢的本领,还有一些昆虫会喷射酮、酚之类刺激性物质,进行自卫。
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海蜗牛,能吐出一种含盐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唾液,别说动物肌体,就是滴在岩石上也会使之冒烟气化。因此,海中动物包括鲸、鲨、鳄都不敢去惹海蜗牛。
河豚内脏带有剧毒,还能排出带有剧毒的鱼卵。河豚毒的毒性比化学毒品氰化钠大120倍。倘偌海里的其它动物吞食了它或它的卵, 会很快神经麻木中毒死亡。
小小的比目鱼,也能排泄出一种乳白色毒性极强的液体。鲨鱼尽管凶猛无比,但一沾上这种液体,嘴巴就像中了魔似的立即僵硬,成了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收稿日期:2011-11-20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毒蛇、毒蝎、毒蛙、毒蜘蛛等能够分泌毒液,以此作为武器,用于进攻或防卫。它们分泌的毒液一般含有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类型。前者作用于对手的中枢神经使其心脏停止跳动,后者则经过对手的血液循环系统破坏其组织,最终使其丧命。如非洲有一种毒蜂,蜂王一旦发现可以进攻的目标,就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命令全军反击”,即使是老虎、狮子也难逃性命。还有一种黄蜂,毒液含有“报警信息素”,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巢里的蜂群。若有人打死一只黄蜂,能激怒5米外的巢中的黄蜂飞来, 有时几只黄蜂就能杀死对蜂毒过敏的人。
放屁虫是善跑的昆虫,也是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的能手。在他的腹内有两个臀腺,臀腺里的分泌细胞能分泌出氢琨和过氧化氢,平时贮藏在贮液囊里。当他受到攻击时,能立即让上述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燃烧室”,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滚烫的腐蚀液,依靠其腹部尖端可转动的“炮塔”,把腐蚀液准确喷到追击者身上,而且在追击的同时发出令人吃惊的咔塔咔塔声,使追击者不知所措慌忙逃走。
黄鼠狼体内贮有奇臭难闻的丁硫醇,当它遇到敌害袭击时,就放出含丁硫醇的屁,敌害招架不住,它便趁机逃跑。而猫把脸上和臀部体腺散发的气味弄在人的腿上,因此它远远就能辩明主人在那里。黑尾鹿遇敌时常释放香味迷惑对手。燕尾凤蝶还能利用化学武器实施集体防御。它有一对鲜红色或桔色触角(称为丫腺),位于紧挨头部的后面。在正常情况下,触角隐藏在囊里,受攻击时会突然伸出,喷出一股极臭的脂肪酸分泌液。一群燕尾凤蝶在一起飞舞时,只要外围有一只受到骚扰,这个群落就会同时喷射,在四周形成一圈化学“烟雾”,有较地抗击来犯者。
白蚁虽然不大,可是它却有多种化学防卫手段。其中有一种叫注射法,即在咬伤对手的同时,向其伤口注入毒素或抗凝油,使之中毒或流血不止而死亡。大白蚁或军白蚁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第二种是刷毒法,利用其上唇演变而成的“油漆刷子”,将油状毒液刷在对手身上,使之无法脱身中毒死亡。第三种则是喷胶法,这种胶与松树脂相似,内含粘结剂、刺激剂和毒液,对手粘上此胶后动弹不得,只好束手待毙。
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需要消耗能量。有的动物为了“节省开支”,干脆依靠窃取别的动植物的成果来武器自己。比如,大桦斑蝶毛虫吃了马利筋属植物,会把其中称为卡烯内旨的毒物积累在体内,从而保护它从小直到羽化成蝶不被食肉动物吞食。
猴子、野猪等动物中的领袖能够发出使其它雄性动物臣服的气味,只要闻到这种气味,即使没有见面也马上服服贴贴,不敢“乱说乱动”。有一种貂熊发现小动物时立即撒尿,用尿在地上划一大圈,被圈中的动物如中魔法,费尽全力也难逃出“禁圈”。更令人惊奇的是,当貂熊在圈中捕食小动物时,圈外凶猛的豹和狼等,竟也不敢跨入“禁圈”去争夺。貂熊的尿液气味使某些动物闻之发晕、发怵。
在鱼类中,章鱼受到攻击时能喷出墨汁,尤鱼能喷出发光液体,借此来迷惑天敌,自已则趁机逃之夭夭。这些也都属于化学防卫范畴。最有趣的是,因为鱼的嗅觉极为灵敏,有些比猎犬强千倍,很容易嗅出它们害怕(或厌恶)的气味。水中含量为800 亿分之一的一种人体分泌物── 左旋羟基丙氨酸的气味,鱼也可嗅出来。美国前总统布什最爱钓鱼,可鱼儿总是很少上他的钩。鱼儿为什么害怕布什总统?研究者发现,布什留在钓竿上的指纹中含有这种左旋羟基丙氨酸。鱼儿闻到了此气味,对它自然要退避三舍了。
有些动物的喷液竟然含有浓度高达20%的甲酸。有一种蟑螂,能喷射催泪性毒气。而有一些蛾、甲虫、千足虫,具有制造剧毒物质氰化氢的本领,还有一些昆虫会喷射酮、酚之类刺激性物质,进行自卫。
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海蜗牛,能吐出一种含盐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唾液,别说动物肌体,就是滴在岩石上也会使之冒烟气化。因此,海中动物包括鲸、鲨、鳄都不敢去惹海蜗牛。
河豚内脏带有剧毒,还能排出带有剧毒的鱼卵。河豚毒的毒性比化学毒品氰化钠大120倍。倘偌海里的其它动物吞食了它或它的卵, 会很快神经麻木中毒死亡。
小小的比目鱼,也能排泄出一种乳白色毒性极强的液体。鲨鱼尽管凶猛无比,但一沾上这种液体,嘴巴就像中了魔似的立即僵硬,成了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收稿日期: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