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衔接工作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级示范性高中,高一学生基本上是从全县与周边县市区选拔上来的优秀生,但是,在前些年,高一的起始教学总感到不够顺利,最为显著的是数学课,有相当一些同学感觉学起来困难,有的甚至感到有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老师教起来也感到吃力。于是我们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得出,高初中数学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衔接工作。
  1心理衔接
  1.1教师的心理衔接。带高一的教师,大部分是刚从高三下来的老师,其中有些人,“角色”还没有从高三完全退出来,放不慢脚步、降不下标准。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要清楚的了解初中数学教材和教学现状,不要过早的把眼睛盯在高考上,学生有一个“断乳期”的过渡过程,要做好初高中的过渡。
  1.2是学生的心理衔接。进入高一的同学,基本上都是经过考試选拔上来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都是学校中的佼佼者,经常受到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表扬,家长为他(她)们考上高中而骄傲。刚进入高中,有一部分同学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自认为聪明,有“松口气”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育学生要意识到,进入高一,仅仅类似于田径运动会百米预赛中取得出线权,高中将是一场决赛,预赛中的第一要在一起赛出新的第一,当然一定有预赛中的第一会成为决赛中的倒数第一,这是不可避免的规律,同学们要有心理准备,不想成为倒数第一的同学,就要更加努力,成为倒数第一的也不可怕,因为,即便是全体同学人人都很刻苦,仍然会产生倒数第一,可怕的是多次成为倒数第一,只要有所进步,你追我赶,坚持下去,就会大有收获,就会成为有用之材。师生都不要把高考作为唯一的成才标准,社会主义大厦是有各种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材料砌成的。
  2教材衔接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已删去了分解因式的十字相乘法、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等内容,而在高中,这些又是常用的知识,例如:在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中,由于学生不会用十字相乘法,而往往由于求根公式法中的计算冗繁导致费时不说,更突出的问题是半途而废或大量出错;在初中,对韦达定理的要求很低,而高中无论代数与三角,还是几何,都长伴随着它的“身影”,例如:解析几何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中,韦达定理处处大显“身手”,有的问题几乎达到“形影不离”的程度;初中教材的二次函数的应用都是相对简单的问题,高中教材不但要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引申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而且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已成为高考不加回避的热点问题,例如:带参系数的二次函数求最值,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而在导数问题中,考纲已明确:被求导的代数函数限定在三次以下,因此,导函数又是一个二次函数,总之,二次函数是高中应用最为广泛、高考考的频率最高的一个函数。另外,初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都是需要复习和加强的内容。以上内容,高中教材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来学习,再加上高一教材一开张的集合、函数都是比较抽象的问题,这就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鉴于以上的分析,在06年我们编写了初高中数学过渡教材,内容包括有:完全立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十字相乘法,配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复习,二次函数及其应用,同时把必修四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编入衔接教材,提前进行学习,以便在求定义域、值域等问题使用。
  3教法衔接
  我们要求,高一开学时,统一用两周以上的时间学习衔接教材,并要求第一学期的数学考试成绩要控制在平均分90(150分的卷)以上。同时教师要首先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真解读和比较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的一般现状,有针对性的备课(特别是备教法),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的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对抽象的问题尽可能的使用实物模型、教具、图像和多媒体动画演示,使之形象化,尽可能的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在知识的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一些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
  4学法衔接
  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争取课前做完学案,这样听课时才有针对性。听课要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同时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有疑问时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每过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系统复习小结,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剖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及影响其教学的因素,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自身特征,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学的作用及其关键要素。研究发现,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得以往无法实现的教学手段更为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有利于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期刊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
期刊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它无论对于教研人员还是一线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至今这门课应该怎么上,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许多一线教师还很困惑,要教好这门课的确不容易。下面笔者就近期在听课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谈几点本人的思考。  1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是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带
期刊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中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中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
期刊
我们赞赏许多美德:勇毅、勤奋、坦诚、谦逊。闪烁这种种美德光辉的行为都不止一次让我们的青春热血沸腾。但若静心思忖,“最赞赏同学什么品质”?我们的确会工工整整地写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  是啊,当我们还在妈妈怀抱的时候,就谙熟了司马光砸开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们羡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机智,更赞美他助人的美德。这之后,从金庸笔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侠,到《悲惨世界》里悲天悯人的米里哀主教,都熏陶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教师应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兴趣、酝酿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的情感点化出来,利用好一节课的前几分钟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把握好“导课”的艺术,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新知识之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能动性;创造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把握好“导课
期刊
课堂教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教育性,二是艺术性。教师强调前者忽视后者,課堂教学就缺少蓬勃生机,教师平铺直叙,学生消极听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从情感上讲,也会使学生心情焦虑,而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障碍主要是焦虑。在这种情感状态中学习,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  夸张手法
期刊
【摘要】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德育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而当代中学生令人堪忧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对当下的德育教育进行深思,笔者即从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出发,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道德;心理健康  广义上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
期刊
1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思想品德內容涉猎太泛,以社会为大背景,涵盖了道德、法律、社会学,政治学等范畴,受众的又是待启蒙的青春期的学生,往深里教易、从深往浅里出则很难,教师把握起来较难。  1.2对政治学科不重视,认识有偏差。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代社会,普遍的实用主义论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选择,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该学科都不重视。学校面临升学的压力,不得不更加强调学生的
期刊
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塑知识新素养。  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