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5月14日到5月30日,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受到网友热捧,以此为话题的内容频频“刷屏”,5月21日悄然登上了微博话题搜索的榜首位置,单日搜索超过15万次,是位列第二话题的将近两倍;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加了13.54%。大多数网友表达的观看体验极为诡异——“口水和眼泪齐飞”:“美食里蕴含着中华文明,能够感受到民族的伟大。我不仅饿了,也流泪了”;“大半夜的放这种电视,完全没办法睡觉,口水流了满床”;“帅成渣了!文化,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无须刻意创造”;“我所有的童年美好记忆,都是这种人与自然的微妙和谐、亲情和吃”;“现在一吃鸡腿,就会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鸡腿,想起爱我的奶奶”。
有人说:“作为一个海外留学生,这个纪录片看得我又是流口水又是流泪,那些吃不到又想念的美食让人直挠墙啊!最好吃的就是习以为常的家常菜,看着就会记起自己离开已经很久了。”还有人说这个片子比国家形象片拍得更能代表中国,“加上各种语言的字幕,向全世界播放!”“居然看到泪奔了,这不是个美食节目吗?”
不,它还真不是纯粹的美食节目。照我看来,《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阕关于中国往昔的田园牧歌,隐隐包涵了我们民族文化最美好的部分。
味到深处即是家
秋山影深,奔涌的呼兰河上,水雾弥漫,太阳初初破开云层。回到老家的朝鲜族女儿金顺姬,向妈妈学习做泡菜。辣椒、糖、梨块、虾酱层层抹匀。晚上,帮忙的邻居聚在家里吃饭、唱歌跳舞。
方兴玉的女儿代替妈妈执掌豆腐坊,挑起油豆皮晾晒,是阳光下的透明;用家传的酸水点卤,让有益菌渗透到每个角落。豆腐块在时间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中慢慢地白毛如丝,火上烤焦,点上红红的辣酱,详尽而诗意的创造过程让观众忍不住想“舔屏幕”。
纵观整个7集构成的纪录片,其实一大半时间讲到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而是那个地方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这些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乐于将自己代入,并产生共鸣。正像成语大多生成于具体历史情境,各种食材和料理方法也都来自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域、一个有共同生活习性及风俗的族群,或者一个有情感有经历的个人之手。这是一种立体、全息的呈现,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地会生长某种食材、某个食物,为何如此制作,还有为什么当我们吃到某种并不惊艳的口味时,会想起母亲、家和故乡。
就像本片总编导陈晓卿美食博客中的那种意境:他带儿子回故乡吃早餐,点汤之后,又去附近端来糖糕、芝麻烧饼和油条,看着吃得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儿子,有种温暖的成就感,想起20年前父亲带着自己来吃,彼时那关切的眼神和微笑,此刻正准确地浮现在他的脸上。陈晓卿说,再高级的厨师也没法还原某个家庭的氛围和拿手菜的味道,那种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只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
视觉盛宴背后的文化意味
民以食为天。食是生存的第一先决条件,它如此重要,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中国古代用烹饪来比喻治理国家——“治大国如烹小鲜”、“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果腹之上,便是对口味的精雕细琢。中华民族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民族,细致品味日常生活的点滴,其中也包括口舌之欢。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曹操的《四时食制》专讲做鱼;苏轼发明了东坡肉;张岱写了《食蟹》、李渔《闲情偶寄》中专辟《饮馔部》、袁枚有《随园食单》。聚在一起享受美食,更成为古往今来国人培养感情、商务活动和人际往来不可或缺的一环。
《舌尖上的中国》跳出了一般美食节目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用考究的影像和音乐、充满知识和趣味地描绘各地人们获取食材、料理烹饪、共享美食的场景。贯穿全片的是食物的来之不易(在湿冷淤泥中工作半年的挖藕人、身负50公斤负重下潜40米采海鲜的重潜员)和劳动者的焦虑(出海打渔赔钱的船长、寒冬破冰捞鱼有可能颗粒无收的鱼把头),中国人在饮食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将胀气乏味的大豆变成易吸收多口味的豆腐,利用微生物转化出腐乳、豆豉、黄酒和泡菜,为保鲜而采取的腌腊手段成就了更醇厚的风味),更多的是普通人平平淡淡又有滋有味的生活——载满芋头的归舟上哼着小曲的老夏;冒险在湿滑礁石上采紫菜后,沏一杯浓茶就着烤紫菜的惬意老李,那些劳作的人们在收获时欢欣的笑容,有他们在异乡打工时所不具备的自信和从容。纪录片用视觉语言把很多东西具象化了,比如粒粒皆辛苦,比如莼鲈之思,再比如心忧炭(藕)贱愿天寒……
英语有谚: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评价,该片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
陈晓卿说:“通过美食,世界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我们这个东方古老国度。饮食文化是中国可以通行世界的软实力。”
吃是平易事
《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巨大反响以及被提升到爱国主义高度,令陈晓卿有点不适应。因为他不过是想通过片子表达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
被称为京城“美食雷达”的陈晓卿酷爱美食,那种投入程度,我们可以从他的饭友、《读库》主编张立宪(老六)妙趣横生的旧文《吃货》中窥得一斑。纪录片和美食都是他的最爱,能拍摄表现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是他的梦想。
2011年初,正逢央视开设纪录片频道,他第一批就报了这个选题,主旨初看起来并不宏大、崇高。但由于他习惯性带入的人文情怀,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一方面说明曾经很小众的纪录片开始热了,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新媒体对纪录片巨大的推广作用。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转发和评论,加上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和优酷,以及网友 “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使得该片人气逐浪升高。
认真劳作的人、天然纯净的食材、满怀爱意地烹饪、安然地享受劳动的果实、充满生机和互助情谊的乡村……这首遥远而又亲切的田园牧歌,让远离故土的人们定下心来,回到朴素的原点,平和地欣赏乡土之味、岁月之赏。(摘编自:人民网)
有人说:“作为一个海外留学生,这个纪录片看得我又是流口水又是流泪,那些吃不到又想念的美食让人直挠墙啊!最好吃的就是习以为常的家常菜,看着就会记起自己离开已经很久了。”还有人说这个片子比国家形象片拍得更能代表中国,“加上各种语言的字幕,向全世界播放!”“居然看到泪奔了,这不是个美食节目吗?”
不,它还真不是纯粹的美食节目。照我看来,《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阕关于中国往昔的田园牧歌,隐隐包涵了我们民族文化最美好的部分。
味到深处即是家
秋山影深,奔涌的呼兰河上,水雾弥漫,太阳初初破开云层。回到老家的朝鲜族女儿金顺姬,向妈妈学习做泡菜。辣椒、糖、梨块、虾酱层层抹匀。晚上,帮忙的邻居聚在家里吃饭、唱歌跳舞。
方兴玉的女儿代替妈妈执掌豆腐坊,挑起油豆皮晾晒,是阳光下的透明;用家传的酸水点卤,让有益菌渗透到每个角落。豆腐块在时间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中慢慢地白毛如丝,火上烤焦,点上红红的辣酱,详尽而诗意的创造过程让观众忍不住想“舔屏幕”。
纵观整个7集构成的纪录片,其实一大半时间讲到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而是那个地方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这些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乐于将自己代入,并产生共鸣。正像成语大多生成于具体历史情境,各种食材和料理方法也都来自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域、一个有共同生活习性及风俗的族群,或者一个有情感有经历的个人之手。这是一种立体、全息的呈现,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地会生长某种食材、某个食物,为何如此制作,还有为什么当我们吃到某种并不惊艳的口味时,会想起母亲、家和故乡。
就像本片总编导陈晓卿美食博客中的那种意境:他带儿子回故乡吃早餐,点汤之后,又去附近端来糖糕、芝麻烧饼和油条,看着吃得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儿子,有种温暖的成就感,想起20年前父亲带着自己来吃,彼时那关切的眼神和微笑,此刻正准确地浮现在他的脸上。陈晓卿说,再高级的厨师也没法还原某个家庭的氛围和拿手菜的味道,那种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只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
视觉盛宴背后的文化意味
民以食为天。食是生存的第一先决条件,它如此重要,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中国古代用烹饪来比喻治理国家——“治大国如烹小鲜”、“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果腹之上,便是对口味的精雕细琢。中华民族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民族,细致品味日常生活的点滴,其中也包括口舌之欢。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曹操的《四时食制》专讲做鱼;苏轼发明了东坡肉;张岱写了《食蟹》、李渔《闲情偶寄》中专辟《饮馔部》、袁枚有《随园食单》。聚在一起享受美食,更成为古往今来国人培养感情、商务活动和人际往来不可或缺的一环。
《舌尖上的中国》跳出了一般美食节目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用考究的影像和音乐、充满知识和趣味地描绘各地人们获取食材、料理烹饪、共享美食的场景。贯穿全片的是食物的来之不易(在湿冷淤泥中工作半年的挖藕人、身负50公斤负重下潜40米采海鲜的重潜员)和劳动者的焦虑(出海打渔赔钱的船长、寒冬破冰捞鱼有可能颗粒无收的鱼把头),中国人在饮食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将胀气乏味的大豆变成易吸收多口味的豆腐,利用微生物转化出腐乳、豆豉、黄酒和泡菜,为保鲜而采取的腌腊手段成就了更醇厚的风味),更多的是普通人平平淡淡又有滋有味的生活——载满芋头的归舟上哼着小曲的老夏;冒险在湿滑礁石上采紫菜后,沏一杯浓茶就着烤紫菜的惬意老李,那些劳作的人们在收获时欢欣的笑容,有他们在异乡打工时所不具备的自信和从容。纪录片用视觉语言把很多东西具象化了,比如粒粒皆辛苦,比如莼鲈之思,再比如心忧炭(藕)贱愿天寒……
英语有谚: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评价,该片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
陈晓卿说:“通过美食,世界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我们这个东方古老国度。饮食文化是中国可以通行世界的软实力。”
吃是平易事
《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巨大反响以及被提升到爱国主义高度,令陈晓卿有点不适应。因为他不过是想通过片子表达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
被称为京城“美食雷达”的陈晓卿酷爱美食,那种投入程度,我们可以从他的饭友、《读库》主编张立宪(老六)妙趣横生的旧文《吃货》中窥得一斑。纪录片和美食都是他的最爱,能拍摄表现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是他的梦想。
2011年初,正逢央视开设纪录片频道,他第一批就报了这个选题,主旨初看起来并不宏大、崇高。但由于他习惯性带入的人文情怀,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一方面说明曾经很小众的纪录片开始热了,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新媒体对纪录片巨大的推广作用。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转发和评论,加上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和优酷,以及网友 “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使得该片人气逐浪升高。
认真劳作的人、天然纯净的食材、满怀爱意地烹饪、安然地享受劳动的果实、充满生机和互助情谊的乡村……这首遥远而又亲切的田园牧歌,让远离故土的人们定下心来,回到朴素的原点,平和地欣赏乡土之味、岁月之赏。(摘编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