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肩负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责任。因此,作业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作业的重视,常常采用机械化的作业形式。如果教师长期采用这种作业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作业兴趣,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对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 作业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45-01
  1.初中生物有效作业设计方法
  1.1 层次性
  在课堂基本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多布置几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一来这样可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顺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难度的学习,二来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主提高、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如,A类作业:不限方式、内容的作业,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找出问题自行作答;B类作业:选做类作业,指那些具有一定探索性或研究性的作业;C类作业:有指定性的常规书面作业,但要“少而精”。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又可调动学生作业积极性,促进学生永不满足、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既让好生能吃饱,又让学困生能松松绑,学得开心,充分体现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这样能让每位学生有所为,并体验到完成作业后成功的愉悦,同时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
  1.2 探究性
  通过探究性作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大舞台,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认真探索,协同合作,从而使每一次探究性作业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和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如学习种子的萌发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探究性作业:“在条件相同时,玉米种子的放位对出苗有无影响。”经过学生课后的分组探究,既巩固了有关種子结构和萌发的知识,又让学生从中悟到根的向地性生长,懂得农业生产中种子的放位对出苗也有影响。
  1.3 实践型作业
  教师要注重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作业中。实践,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作业中将其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成长”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要求学生任选一种植物,观察它的成长过程。但由于植物的成长过程较慢,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张植物成长表,要求学生将植物在每一阶段的成长状况都记录起来,不仅如此,为了保证这项作业的真实性,还应要求学生将植物在每个阶段的特征用手机拍摄下来。到学期末时,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比。
  2.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具体措施
  2.1 将作业设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生物这门学科中许多现象都是生活中真实反映出来的,学生往往因其平常化而不太留意和重视这些现象产生的缘由,如果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加以突破,通过理论化的作业形式转化为实践性的作业,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生物学习中应用能力的锻炼: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这一章节的时候,光和色素及温度的变化相互之间的影响问题一直是每届学生讨论的焦点,秋天低温使叶绿素被破坏最终导致落叶变黄,而秋天树叶变黄则是由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比较耐低温的特性导致的,这些观点大家持赞同意见,但提及秋天枫叶变红,学生就持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枫叶中特殊光和色素,有观点认为呈现在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在起作用。对此,教师可适时布置课外实践作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认知力的锻炼;另一方面,让学生课外用显微镜自己观察下,寻找答案。由此,教师在学生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不能单单从理论的解释方面入手,应充分考慮学生的钻研学习动力的激发,及时将问题布置成体会型实践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2.2 丰富作业的完成形式
  传统的作业完成形式大多是书面形式。即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给学生,而后学生以纸质作业的形式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教师。然后教师进行批改,在批改后再发还给学生。但是这样的作业完成形式比较古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作业,教师如果一直用这样的方式布置作业的话,学生必然会觉得比较厌烦。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主动的丰富作业完成的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做实验、记录数据和观察等方式来完成作业。这些作业形式更加的新颖和有趣,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获更好的效果。
  2.3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质量的高低取决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反思。教师针对每一个实验设计好简洁科学的实验的过程,可现场指导,让学生勤于动手,反思,顺利完成实验,同时作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小结和实验整理,最后以实验报告册的方式将实验情况反馈给教师。
  2.4 考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
  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初中教育中应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方面的锻炼,组建学习型小组,团结协作完成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正如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计并布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应用性、小组合作性作业,是理论联系实际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5 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辅助训练
  生物知识翰如渊海,题目繁多,毫无选择盲目去做,时间不允可,学生也会做许多的无用功。教师利用现有资料上的习题要筛选,也可自行设计。生物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熟悉自身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循环及多样性,注重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等。为了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生物兴趣小组的组建,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同时,可以安排兴趣小组开展社会调查,例如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测定酸雨的影响、调查、吸烟的害处等。
  3.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的作业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物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的提升作业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惠琴.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3.
  [2]罗宇琦.作业设计有方法,效率提高激兴趣——提高初中科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6,15:173-17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合用法莫替丁、甲硝唑、氢氧化铝凝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经内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133例,西药组67例,分别给予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对孩子的教育开始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再加上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问题受到家长和相關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尽管国内学界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标准,但其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确实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本文首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最后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
目的通过组织学变化来评价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患者36例,并进行腋区组织学检查,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孢菌感染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分析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2006年1月~6月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分离的64株铜绿假单孢菌,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良性的肾上腺巨大肿瘤(直径〉6c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34例巨大良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资料,分为A组、B组,A组18例接受开放手术,B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ADS)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1表达的变化,探讨DADS抑制HL-60增殖、诱导G2/M阻滞的作用机
目的 分析比较几种PCR产物回收方法的回收效果。方法 针对PCRDNA的回收效果及回收特点 ,采用内皮素 (Endothelin)基因PCR反应产物 ,分别利用本室建立的二种新方法———速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下灌洗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通过6年来对25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的体会,观察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纤
【摘要】素材性课程资源,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意义重大。在新课改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紧抓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要,铸造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使历史教学价值得以凸显。本文将就高中历史课本实例展开相关分析,进而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中,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资源 历史 开发 参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流行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出的101株淋球菌流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在测定的4种大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