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转型极大地推动了会计的发展,使得会计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形成了一股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转变的趋势。管理会计补足了企业除财务相关数据以外,对其他信息需求的缺口,这也使企业的关注点逐渐发生转移,由利润导向的企业管理转为市值导向的企业管理。早在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上市公司股份的全流通,統一了大小股东的价值评判标准,为上市公司整体市值的管理创造了条件。其后在2014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内容中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表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将会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所谓利润管理,是企业以利润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相应的企业经营目标即为创造利润最大化。利润管理可通过操纵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点、运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利用关联交易、调控生产经营活动、购买或出售资产业务等手段实现。财务会计的确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利润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利润已经不再是衡量企业发展状况的唯一标尺,适度的利润管理对企业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度的利润管理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的最佳发展方向。
由于人们对价值的理解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价值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也就具有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包括股东价值管理、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强调资本市场管理的市值管理成为了上市公司衡量企业价值的新标杆,这也与市值管理本身的内涵、实质与目标息息相关。市值管理以市值为导向,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价值经营方法,包含并购重组、分红送配、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大股东股份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大宗交易、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它将企业经营发展、资本市场运作、利益相关者三方的管理结合起来,关注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实现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产融结合。净资产价值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内在价值反映公司未来的经营绩效,市场价值则是公司内在价值在外部市场的表现。
我们用一个公式来理解市值管理:股价×股本=市值,可以进一步拆分为:每股收益×市盈率×股本数量=市值,其中,每股收益涉及企业业务规模、收入毛利水平、成本费用控制,市盈率涉及行业前景、公司治理、发展战略、投资者、利益相关者管理等方面,股本数量涉及资本市场运作相关的定向增发、股票股利、公开增发、配股等,最终公司市值反映出公司价值、股东财富、交易机构、市场回馈等信息。虽然市值是通过股票价格与股票数量的乘积所反映,但它绝不等同于股票价格,它只是通过价格来反映,并且与市场表现密切联系。
上市公司市值与其内在价值的大幅背离使企业管理层由利润管理向市值管理转变,市值管理逐渐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与重点。一开始,市值管理的出现,让许多人误以为它等于股价管理,他们通过概念包装、题材炒作、操纵股价达到增加公司股价的目的,企业陷入了股价越高市值管理做得越好的误区。然而,市值管理并非是一种短期推高股价的工具,它是一种将资本运作工具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中国神华为例,2017年3月中国神华在发布2016年年报的同时,拿出了590.72亿元进行现金分红。中国神华公告称,董事会建议派发2016年度末期股息现金0.46元/股(含税),共计90.49亿元(含税);派发特别股息现金2.51元/股(含税),共计499.23亿元(含税),累计派发590.72亿元。全年净利仅227.12亿元却“土豪式”地分红,超过18%的高股息率引起了市场的激烈反应,甚至获得了证监会“点赞”。中国神华通过特别股息一次性大笔分红,将账上的大量现金分到股东手中,由股东自行决定投资方向,实际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帮助股东实现更大收益,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了市值管理。
过去,企业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的缺陷是容易导致经营的短期行为,同时还没有考虑到时间和风险价值。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虽然考虑了时间和风险价值,但仅考虑股东财富的增加,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同时不能实现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强调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又会带来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存在股东无法追求价值最大化、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不能追求到价值最大化的后果。因此,市值管理综合考虑净利润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通过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实现了从利润管理向市值管理的转变。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对于股东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市值管理方式及管理时机,有利于增加科学性的决策,减少失误性投资,还能够增加公司持续经营和稳定业绩,进而提高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溢价能力,最终提高公司的价值。
所谓利润管理,是企业以利润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相应的企业经营目标即为创造利润最大化。利润管理可通过操纵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点、运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利用关联交易、调控生产经营活动、购买或出售资产业务等手段实现。财务会计的确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利润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利润已经不再是衡量企业发展状况的唯一标尺,适度的利润管理对企业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度的利润管理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的最佳发展方向。
由于人们对价值的理解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价值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也就具有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包括股东价值管理、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强调资本市场管理的市值管理成为了上市公司衡量企业价值的新标杆,这也与市值管理本身的内涵、实质与目标息息相关。市值管理以市值为导向,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价值经营方法,包含并购重组、分红送配、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大股东股份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大宗交易、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它将企业经营发展、资本市场运作、利益相关者三方的管理结合起来,关注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实现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产融结合。净资产价值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内在价值反映公司未来的经营绩效,市场价值则是公司内在价值在外部市场的表现。
我们用一个公式来理解市值管理:股价×股本=市值,可以进一步拆分为:每股收益×市盈率×股本数量=市值,其中,每股收益涉及企业业务规模、收入毛利水平、成本费用控制,市盈率涉及行业前景、公司治理、发展战略、投资者、利益相关者管理等方面,股本数量涉及资本市场运作相关的定向增发、股票股利、公开增发、配股等,最终公司市值反映出公司价值、股东财富、交易机构、市场回馈等信息。虽然市值是通过股票价格与股票数量的乘积所反映,但它绝不等同于股票价格,它只是通过价格来反映,并且与市场表现密切联系。
上市公司市值与其内在价值的大幅背离使企业管理层由利润管理向市值管理转变,市值管理逐渐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与重点。一开始,市值管理的出现,让许多人误以为它等于股价管理,他们通过概念包装、题材炒作、操纵股价达到增加公司股价的目的,企业陷入了股价越高市值管理做得越好的误区。然而,市值管理并非是一种短期推高股价的工具,它是一种将资本运作工具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中国神华为例,2017年3月中国神华在发布2016年年报的同时,拿出了590.72亿元进行现金分红。中国神华公告称,董事会建议派发2016年度末期股息现金0.46元/股(含税),共计90.49亿元(含税);派发特别股息现金2.51元/股(含税),共计499.23亿元(含税),累计派发590.72亿元。全年净利仅227.12亿元却“土豪式”地分红,超过18%的高股息率引起了市场的激烈反应,甚至获得了证监会“点赞”。中国神华通过特别股息一次性大笔分红,将账上的大量现金分到股东手中,由股东自行决定投资方向,实际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帮助股东实现更大收益,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了市值管理。
过去,企业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的缺陷是容易导致经营的短期行为,同时还没有考虑到时间和风险价值。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虽然考虑了时间和风险价值,但仅考虑股东财富的增加,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同时不能实现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强调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又会带来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存在股东无法追求价值最大化、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不能追求到价值最大化的后果。因此,市值管理综合考虑净利润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通过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实现了从利润管理向市值管理的转变。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对于股东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市值管理方式及管理时机,有利于增加科学性的决策,减少失误性投资,还能够增加公司持续经营和稳定业绩,进而提高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溢价能力,最终提高公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