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新闻、全国新闻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民生新闻”目前成为各地方电视台在节目市场的突破口。继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创造收视、广告创收神话之后,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合肥电视台的《直播合肥》、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等一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纷纷涌现,在各省市频道中遍地开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新闻事业研究室主任时统宇说:“民生新闻对于中国电视来讲,彻底地打破了新闻垄断和新闻特权,在相当的意义上和程度上实现了新闻民主。”但是作为从事主流新闻研究的时统宇也清楚地看到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民生新闻现在成了一个什么毛病呢,哎呀,刚出车祸,哎呀,太可惜了。这现场的血迹咋没拍到,那死人,哎呀,太可惜了……都是这一类。”时统宇讲的正是广大学者和电视人关注的民生新闻的“缺憾”。
我们认为,民生新闻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味短平快,节目缺乏深度;报道较琐碎,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报道题材狭窄、重复,新闻价值含量低;内容迎合低俗趣味,大搞“腥、星、性”报道,画面血腥或暴露,且不注意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记者发生错位,介入干预新闻事件等。
时统宇多次提出“打架了、撞车了、第三者插足了、可了不得了、又出事了”不应该是新闻追逐的看点,并质疑当前的民生新闻“是否真的关注民生”,对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诸如“新三座大山”的问题,我们媒体“表现出多大的关注和精力”。
几年前,成都两家电视台同时报道了发生在城区的一个跳楼事件,一家电视台在报道中极尽渲染之能事,把跳楼人和围观者刻画得惟妙惟肖,主持人的语气也是调侃的、奚落的。
而另一家电视台则对跳楼者跳楼的原因立即展开了调查。原来这位民工在成都打了一年工,马上就要过年了,工资一分钱都没领到,而家中妻子重病在床又无钱医治,他多次找老板要钱老板就是不给,找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又因没有劳动合同,无人受理,万般无奈之下,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这家电视台派出多组记者,找到了老板、走访了民工、采访了有关部门,不仅促成了这位民工问题的解决,还将拖欠民工工资这一普遍性问题的严重性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这样看来,同样一件事,因为报道角度的不同,却是迥异的效果。到底该冷眼旁观还是热切关注,这不仅是民生新闻报道的视角问题,更是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问题。后者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主流民生新闻的报道形式。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同一件事情的两种不同的报道,观众最终将選择谁,我们竞争的结果也会在其中。
民生新闻在经历过早期的“注意力经济”之后,似乎进入了“后民生时代”。(《民生之后,电视将何去何从?》王立纲博客)“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主流化、公共化发展,不是让民生新闻僵化,而是更加强调报道的平民化视角,真正反映民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美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公共新闻”理论对此进行了准确的阐述,提倡新闻记者不应仅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其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
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曾播出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位男子骑着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在闹市的人行道上得意地溜达。警察拦住他,告诉他不能在街上骑马。警察说,《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马车不能上马路。男子振振有词:“可我这是马,它没有拉车,你规定了马车不能,可没规定马也不能。”市容部门接到了举报,匆匆赶到现场,他们说,按规定市区内不能养家畜。男子说,它不是家畜,我也不让它干活,它是我的宠物,怕它随地大小便,我还给它屁股上戴上了兜兜。如果新闻到此为止,这充其量就是一则滑稽新奇的社会新闻或者民生新闻。然而,“1860新闻眼”的记者做了另外一种努力,他们采访了相关部门和法律专家,发现并没有法律法规禁止在街头骑马。于是他们设置了一道问题: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1万多名观众通过短信参与到节目中来,短信平台成了新闻的延续。
这期节目的客观效果是,观众争着去查阅交通、防疫、市容等各类法律文件,试图找出骑马者合法或不合法的根据。立法部门则开始研讨,将之写入法规。在报道基本事实的同时,新闻工作者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就是在民生新闻中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所形成的效果,即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
贯彻这种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就要求我们的地方新闻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形式的运用,都应树立大众意识,担当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筛选那些为大众关注、政府有能力解决、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的资讯、事件进行报道。在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要素中,更要注重事件原因、意义及相关建议的报道,融入深厚而真切的社会关怀,促人向善,推动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袖手旁观,或是幸灾乐祸、火上浇油。
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这样,民生新闻就寻求到了舆论监督和政治昌明并行不悖的出口,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民主化的桥梁,进而给民意一个畅达的通道。通过这种方式,媒体把话语权进行转移和分配,赋予全体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利,让民众的意见最终上升为政府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民意的公共价值,从而使民生新闻突破就事记事的层面,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洛阳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新闻事业研究室主任时统宇说:“民生新闻对于中国电视来讲,彻底地打破了新闻垄断和新闻特权,在相当的意义上和程度上实现了新闻民主。”但是作为从事主流新闻研究的时统宇也清楚地看到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民生新闻现在成了一个什么毛病呢,哎呀,刚出车祸,哎呀,太可惜了。这现场的血迹咋没拍到,那死人,哎呀,太可惜了……都是这一类。”时统宇讲的正是广大学者和电视人关注的民生新闻的“缺憾”。
我们认为,民生新闻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味短平快,节目缺乏深度;报道较琐碎,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报道题材狭窄、重复,新闻价值含量低;内容迎合低俗趣味,大搞“腥、星、性”报道,画面血腥或暴露,且不注意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记者发生错位,介入干预新闻事件等。
时统宇多次提出“打架了、撞车了、第三者插足了、可了不得了、又出事了”不应该是新闻追逐的看点,并质疑当前的民生新闻“是否真的关注民生”,对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诸如“新三座大山”的问题,我们媒体“表现出多大的关注和精力”。
几年前,成都两家电视台同时报道了发生在城区的一个跳楼事件,一家电视台在报道中极尽渲染之能事,把跳楼人和围观者刻画得惟妙惟肖,主持人的语气也是调侃的、奚落的。
而另一家电视台则对跳楼者跳楼的原因立即展开了调查。原来这位民工在成都打了一年工,马上就要过年了,工资一分钱都没领到,而家中妻子重病在床又无钱医治,他多次找老板要钱老板就是不给,找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又因没有劳动合同,无人受理,万般无奈之下,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这家电视台派出多组记者,找到了老板、走访了民工、采访了有关部门,不仅促成了这位民工问题的解决,还将拖欠民工工资这一普遍性问题的严重性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这样看来,同样一件事,因为报道角度的不同,却是迥异的效果。到底该冷眼旁观还是热切关注,这不仅是民生新闻报道的视角问题,更是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问题。后者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主流民生新闻的报道形式。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同一件事情的两种不同的报道,观众最终将選择谁,我们竞争的结果也会在其中。
民生新闻在经历过早期的“注意力经济”之后,似乎进入了“后民生时代”。(《民生之后,电视将何去何从?》王立纲博客)“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主流化、公共化发展,不是让民生新闻僵化,而是更加强调报道的平民化视角,真正反映民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美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公共新闻”理论对此进行了准确的阐述,提倡新闻记者不应仅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其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
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曾播出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位男子骑着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在闹市的人行道上得意地溜达。警察拦住他,告诉他不能在街上骑马。警察说,《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马车不能上马路。男子振振有词:“可我这是马,它没有拉车,你规定了马车不能,可没规定马也不能。”市容部门接到了举报,匆匆赶到现场,他们说,按规定市区内不能养家畜。男子说,它不是家畜,我也不让它干活,它是我的宠物,怕它随地大小便,我还给它屁股上戴上了兜兜。如果新闻到此为止,这充其量就是一则滑稽新奇的社会新闻或者民生新闻。然而,“1860新闻眼”的记者做了另外一种努力,他们采访了相关部门和法律专家,发现并没有法律法规禁止在街头骑马。于是他们设置了一道问题: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1万多名观众通过短信参与到节目中来,短信平台成了新闻的延续。
这期节目的客观效果是,观众争着去查阅交通、防疫、市容等各类法律文件,试图找出骑马者合法或不合法的根据。立法部门则开始研讨,将之写入法规。在报道基本事实的同时,新闻工作者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就是在民生新闻中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所形成的效果,即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
贯彻这种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就要求我们的地方新闻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形式的运用,都应树立大众意识,担当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筛选那些为大众关注、政府有能力解决、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的资讯、事件进行报道。在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要素中,更要注重事件原因、意义及相关建议的报道,融入深厚而真切的社会关怀,促人向善,推动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袖手旁观,或是幸灾乐祸、火上浇油。
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这样,民生新闻就寻求到了舆论监督和政治昌明并行不悖的出口,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民主化的桥梁,进而给民意一个畅达的通道。通过这种方式,媒体把话语权进行转移和分配,赋予全体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利,让民众的意见最终上升为政府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民意的公共价值,从而使民生新闻突破就事记事的层面,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洛阳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