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是指针对6—20岁学生的一种金融知识传递和理财技能培养。而在当今中国对于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例如理财教育的缺失致使享乐主义超前消费的畸形文化蔓延等,诸多负面新闻的产生及其严重后果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涉及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的学术研究现状与实践成果情况,进而总结了现存问题及局限性,最后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儿童的接受程度,研究分析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案及其可行性与现实意义。由此以期为我国未来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理财 教育方式创新 互联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对于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的实施情况已走在了时代前列:由于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的条件下,美国的教育体系与其浓厚的商业社会氛围是密不可分的,致使当今孩子们自三岁起就已经开始接受理财教育,相关学者把这种理财教育称为“从三岁开始实施的幸福人生计划”。但是在中国,由于“君子耻谈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理财素质教育长期滞后,因此导致小学生上万元“天价”打赏网络主播、用全家四个月的伙食费请同学吃饭等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层出不穷。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在教育方面的可塑性往往比成年人强,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化地进行学习,因此理财教育应从孩子抓起。此外,理财教育的研究应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这可以使得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和商业常识。
一、国内外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发展现状
在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研究方面,《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14期刊登的洪明的《国内外儿童理财教育研究梳要》认为理财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基本素养的培养。放眼国外,目前刊登在《金融理论与实践》1985年05期的《南斯拉夫成立儿童银行》的文章是有关于青少年版手机银行的唯一一篇已发表的报道。
在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实践方面,工商银行“宝贝成长卡”可提供对账单查询、月消费限额设定等账户管理业务;招商银行儿童银行卡则可以与父母的卡建立亲子关联,一方面实现孩子自己管理资金,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帮助子女制订零花钱的支出计劃。中国银行针对10-16岁学生开办的“长城花季卡”则增加了一卡多户功能及代收代缴功能。但上述银行卡均不支持购买理财产品、开通网银等功能。
同时在青少年儿童教育方面,目前国内金融教育还未被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存在一定空白,暂无相关有成效的实践成果。
二、我国理财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及问题
(一)过分夸大的理财教育意义
在近几年提出的“财商教育”的说法中,财商并不是一个经过科学论证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而人们却将其与情商和智商这两个主要针对少儿提出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相提并论。
(二)缺乏前期调研的理财教育设计
社会上不乏对青少年儿童理财意识的理论教育,然而在进行理财教育时却缺乏充分的前期实际情况调研,导致理论与实际不相符,致使青少年儿童缺少参与必要经济活动的经历,金钱观念淡薄。
(三)忽视家长配合的理财教育方式
国内家长存在过度包办孩子在求学阶段的金钱支出与管理,或是将理财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相结合的现象,都是片面甚至失效的理财教育。家长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未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四)混淆概念范围的理财教育活动
当今学校或社会组织实践理财教育活动仅仅局限于借贷、赠与、交换等经济往来行为,并不涉及到理财知识、技能、财富观等方向。这样的理财教育活动并没有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需要教育者厘清理财教育中的理财行为,还要厘清理财行为中的教育。
三、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的研究概述
本文中所论及的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应以“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为核心理念;以保证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求、推动我国基础理财教育行业的发展为方向;以普及理财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帮助更多青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为最终目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并非直接满足青少年儿童的迫切物质需求,而是从意识形态领域给予其帮助和指导,保障其权益的同时不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公益教育”的基本思想,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可以以微信平台为依托,通过提供一款基础金融理财教育和模拟金融理财实践相结合的小程序,集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统一,使青少年儿童可利用课下时间随时随地便捷地进行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同时使知识传授和实践相紧密结合。此外,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特性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即青少年儿童带来更贴合年龄发展情况的“私人定制”服务。
具体的教育方案可分为线上线下两大部分。线上可通过提供动画教育短片、基础理财知识文刊推送来为青少年儿童普及基础的金融理财知识;同时可利用微信支付时加入家长二次控制机制让低年龄段儿童掌握自己的“财政大权”,通过正确的储蓄消费方式来引导其养成合理规划钱财开销、适度理性消费的习惯;此外针对青少年推出合适的理财产品,使青少年对相关理财产品有初步了解的同时丰富自己金融理财知识储备。线下与学校进行合作,聘请相关专业人士举办理财知识“进校园”讲座,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差异化知识教育,让学生们在学校也能获得丰富的理财知识。
四、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研究设计的理论依据
人文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以教育学的视野切入,认为“教育应该适应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因此,本文认为该教育方式应以年龄阶段为划分。此外,设计的依据为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一)第一年龄阶段(6-10岁)
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意识已经在他们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他们能通过学习知识形成新的习惯(意识心理模式)。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学习理财知识的兴趣、能力和良好的储蓄习惯,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心理与培养正确的消费行为。
(二)第二年龄阶段(11-15岁)
处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处于独立性、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该时期的孩子处于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应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个人理财意观念与独立的经济意识,积累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
(三)第三年龄阶段(16-20岁)
处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由于形式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摆脱了儿童时期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了抽象思维阶段。在此思维阶段中的青少年学会了自我批评,也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应培养青少年学会理性分析,正视理财风险。
五、创新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国内相关问题及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相关的调查大多只局限于现象的学术研究而极少付诸于实践。因此,我们决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理财教育方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青少年儿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财教育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填补我国青少年理财教育实践的空白、修补理财能力的缺失短板,推动青少年投资理财教育的实质性发展,从而为我国培养具有一定金融常识、经济独立的未来现代化经济管理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可以推动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推动行业内外监管制度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促进互联网+经济、教育行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大数据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受众群体数量较大,且呈增长趋势。针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面现存的局限性与主要问题,本文得出接受理财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百利而无一害的结论,同时理财教育的类型与途径也需创新,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财教育,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才能拥有更好的市场。同时,通过客户细分及目标市场定位等以实现因材施教。青少年版手机银行小程序的开发具有为青少年儿童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理财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理财知识的认知度与接受度,推动青少年投资理财教育的实质性发展,从而为我国促进金融行业和教育行业的全方位融合、培养有金融学和教育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明.当前儿童理财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J].教育探索,2011(05):23-24.
[2]葉菊艳.苏格兰5-18岁儿童学校理财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2).
[3]南斯拉夫成立儿童银行[J].中国知网.
[4]杨元瑛.开发面向儿童理财产品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1(10).
[5]雅言.儿童理财教育的寻根探源[J].少年儿童研究,2010(14).
[6]杨丽媛.《儿童教育电视节目内容安排方法与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9期.
[7]于冬青,葛东娟.《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8]洪明.国内外儿童理财教育研究梳要[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14期4.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理财 教育方式创新 互联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对于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的实施情况已走在了时代前列:由于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的条件下,美国的教育体系与其浓厚的商业社会氛围是密不可分的,致使当今孩子们自三岁起就已经开始接受理财教育,相关学者把这种理财教育称为“从三岁开始实施的幸福人生计划”。但是在中国,由于“君子耻谈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理财素质教育长期滞后,因此导致小学生上万元“天价”打赏网络主播、用全家四个月的伙食费请同学吃饭等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层出不穷。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在教育方面的可塑性往往比成年人强,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化地进行学习,因此理财教育应从孩子抓起。此外,理财教育的研究应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这可以使得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和商业常识。
一、国内外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发展现状
在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研究方面,《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14期刊登的洪明的《国内外儿童理财教育研究梳要》认为理财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基本素养的培养。放眼国外,目前刊登在《金融理论与实践》1985年05期的《南斯拉夫成立儿童银行》的文章是有关于青少年版手机银行的唯一一篇已发表的报道。
在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实践方面,工商银行“宝贝成长卡”可提供对账单查询、月消费限额设定等账户管理业务;招商银行儿童银行卡则可以与父母的卡建立亲子关联,一方面实现孩子自己管理资金,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帮助子女制订零花钱的支出计劃。中国银行针对10-16岁学生开办的“长城花季卡”则增加了一卡多户功能及代收代缴功能。但上述银行卡均不支持购买理财产品、开通网银等功能。
同时在青少年儿童教育方面,目前国内金融教育还未被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存在一定空白,暂无相关有成效的实践成果。
二、我国理财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及问题
(一)过分夸大的理财教育意义
在近几年提出的“财商教育”的说法中,财商并不是一个经过科学论证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而人们却将其与情商和智商这两个主要针对少儿提出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相提并论。
(二)缺乏前期调研的理财教育设计
社会上不乏对青少年儿童理财意识的理论教育,然而在进行理财教育时却缺乏充分的前期实际情况调研,导致理论与实际不相符,致使青少年儿童缺少参与必要经济活动的经历,金钱观念淡薄。
(三)忽视家长配合的理财教育方式
国内家长存在过度包办孩子在求学阶段的金钱支出与管理,或是将理财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相结合的现象,都是片面甚至失效的理财教育。家长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未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四)混淆概念范围的理财教育活动
当今学校或社会组织实践理财教育活动仅仅局限于借贷、赠与、交换等经济往来行为,并不涉及到理财知识、技能、财富观等方向。这样的理财教育活动并没有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需要教育者厘清理财教育中的理财行为,还要厘清理财行为中的教育。
三、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的研究概述
本文中所论及的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应以“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为核心理念;以保证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求、推动我国基础理财教育行业的发展为方向;以普及理财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帮助更多青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为最终目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并非直接满足青少年儿童的迫切物质需求,而是从意识形态领域给予其帮助和指导,保障其权益的同时不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公益教育”的基本思想,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可以以微信平台为依托,通过提供一款基础金融理财教育和模拟金融理财实践相结合的小程序,集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统一,使青少年儿童可利用课下时间随时随地便捷地进行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同时使知识传授和实践相紧密结合。此外,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特性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即青少年儿童带来更贴合年龄发展情况的“私人定制”服务。
具体的教育方案可分为线上线下两大部分。线上可通过提供动画教育短片、基础理财知识文刊推送来为青少年儿童普及基础的金融理财知识;同时可利用微信支付时加入家长二次控制机制让低年龄段儿童掌握自己的“财政大权”,通过正确的储蓄消费方式来引导其养成合理规划钱财开销、适度理性消费的习惯;此外针对青少年推出合适的理财产品,使青少年对相关理财产品有初步了解的同时丰富自己金融理财知识储备。线下与学校进行合作,聘请相关专业人士举办理财知识“进校园”讲座,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差异化知识教育,让学生们在学校也能获得丰富的理财知识。
四、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研究设计的理论依据
人文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以教育学的视野切入,认为“教育应该适应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因此,本文认为该教育方式应以年龄阶段为划分。此外,设计的依据为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一)第一年龄阶段(6-10岁)
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意识已经在他们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他们能通过学习知识形成新的习惯(意识心理模式)。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学习理财知识的兴趣、能力和良好的储蓄习惯,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心理与培养正确的消费行为。
(二)第二年龄阶段(11-15岁)
处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处于独立性、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该时期的孩子处于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应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个人理财意观念与独立的经济意识,积累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
(三)第三年龄阶段(16-20岁)
处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由于形式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摆脱了儿童时期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了抽象思维阶段。在此思维阶段中的青少年学会了自我批评,也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应培养青少年学会理性分析,正视理财风险。
五、创新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国内相关问题及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相关的调查大多只局限于现象的学术研究而极少付诸于实践。因此,我们决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理财教育方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青少年儿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财教育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填补我国青少年理财教育实践的空白、修补理财能力的缺失短板,推动青少年投资理财教育的实质性发展,从而为我国培养具有一定金融常识、经济独立的未来现代化经济管理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可以推动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推动行业内外监管制度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促进互联网+经济、教育行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大数据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受众群体数量较大,且呈增长趋势。针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理财教育方面现存的局限性与主要问题,本文得出接受理财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百利而无一害的结论,同时理财教育的类型与途径也需创新,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财教育,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才能拥有更好的市场。同时,通过客户细分及目标市场定位等以实现因材施教。青少年版手机银行小程序的开发具有为青少年儿童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理财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理财知识的认知度与接受度,推动青少年投资理财教育的实质性发展,从而为我国促进金融行业和教育行业的全方位融合、培养有金融学和教育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明.当前儿童理财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J].教育探索,2011(05):23-24.
[2]葉菊艳.苏格兰5-18岁儿童学校理财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2).
[3]南斯拉夫成立儿童银行[J].中国知网.
[4]杨元瑛.开发面向儿童理财产品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1(10).
[5]雅言.儿童理财教育的寻根探源[J].少年儿童研究,2010(14).
[6]杨丽媛.《儿童教育电视节目内容安排方法与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9期.
[7]于冬青,葛东娟.《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8]洪明.国内外儿童理财教育研究梳要[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14期4.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