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周总理嘱托为川剧艺术培养人才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成都市打金街,幼年时因为家境贫寒,就到戏班学戏挣银元。由于努力学习,深得川剧要领,很快成为同班中的佼佼者。13岁时,我就与王成康合作演出川剧高腔改革的代表作《别洞观景》,之后不断地接演大戏,成为了戏迷们最喜爱的角儿,并被人称作“川剧皇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被选入人民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前身),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我与曾荣华合演《评雪辨踪》,我扮演的刘翠屏本是青衣,在端庄、文静、含蓄的格调中,加入了一些花旦的眉眼和语言,把一出夫妻二人缺衣少吃的苦寒戏演绎得有声有色,得到评委一致赞赏,获得演出二等奖。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我颁奖,并对我说:“丫头,好好学戏,要为人民服务。”周总理看了我演出的川剧《梁祝》后说,这个戏很好,可演全本,男帮腔还可换成女帮腔。后来,由陈书舫出演祝英台,我与竞华、许淑英都来“帮腔”。演出后,女帮腔轰动北京,获得各剧团和观众的好评。汇演后,我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三人一起,被著名戏剧家阳翰笙誉为“川剧四大名旦”。回川不久,我又参加由贺龙带队的文艺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用自己的川剧艺术慰问“最可爱的人”。1956年,我被评为全国劳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与毛主席握手、合影留念。1959年,我随团赴东欧访问演出,用精湛的川剧表演艺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为“振兴川剧”培养优秀人才
  1998年,已到古稀之年的我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这是党和政府给我的又一次荣誉。我深知,文史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川剧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瑰宝,把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是我担任馆员的职责使命。几十年来,我为川剧艺术事业培养了近百名人才,在众多的学生中,马文锦、喻海燕、沈铁梅、田蔓莎、蒋淑梅、崔光丽、黄荣华等人先后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成为“振兴川剧”的优秀人才。
  当年,四川川剧学校重庆班招人时,沈铁梅只有十几岁,在考官的眼里没有特点,招人的老师并没有在意她。我当时就觉得沈铁梅这个娃娃出生在戏剧之家,父亲是唱京剧的,母亲也是唱川剧的,有学川剧的条件,她的嗓子好,她的眼里有戏,应该是一棵好苗。我就力挺将她招进川剧学校。沈铁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仅仅几年后就夺取第六届梅花奖,当时她才23岁,后又分别于2000年、2011年获得梅花奖,成为川剧界唯一的“三度梅”获得者。
  崔光丽是我的大徒弟,13岁就跟着我学戏,常常和我吃住在一起,我们俩的感情就像母女一样,她一直叫我“妈妈”。受我的影响,崔光丽非常痴迷专注于川剧表演,很晚才结婚嫁人。她演出的《锣声阵阵》是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很不错。记得2003年,她问鼎梅花奖时,在上海有两場演出。当时评委们都到了,她给我打电话,说她感觉心里没底。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从成都飞到上海,还请来了当年的越剧皇后袁雪芬。开演那天,崔光丽看着我们坐在台下,整场演出表现得非常完美。演完后,她跑到我面前,紧紧地抱着我说:“妈妈,看到您来了,我就放心了。”
  有一次,到外地开会,我偶遇一个学生,发现她的嗓子很好,一问这个学生叫黄荣华,她并没有从小进入川剧学校学习,后来到一个县川剧团随团学艺。我问她愿不愿意到重庆川剧院跟我学唱戏,她听了当时高兴得跳了起来,但又犹豫了一下,她说:“许老师,我已经成家了,家里还有一个小娃娃。”我说:“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学川剧,我来帮你解决。”后来,我想办法把他们一家人带到重庆,她就到重庆川剧院跟我学戏,一开始他们全家人没地方住,我就让他们吃住在我家。过了好几年,单位才给她解决了住房。2005年,黄荣华获得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退休后,也和我一样,到处讲课教学生,传承川剧艺术。因为我是川剧的传承人,我也要求我的学生们要做川剧的传承人,把川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田蔓莎当时在重庆的一家很普通的川剧团当演员,我发现她是个学戏的好苗子,就把她挖到我们重庆川剧院。她来了之后,我就带着她一起排练、一起参加演出。我看她聪明好学,也吃得苦,就经常给她一些技巧上的指导。她是“二度梅”得主,于1992年、2003年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后来她离开四川,到上海发展得很好。
  乐为川剧爱好者当指导老师
  近几年,除了致力于为川剧艺术培养领军人物,我也乐于为民间的川剧爱好者当指导老师。2017年,我又收了一个弟子——“川剧痴迷者”傅秀辉。傅秀辉是一位退休职工,年过七旬。她拿出了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和退休工资,购置了服装、道具、器乐和音响设备,邀约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在家乡成都市金堂县创建了金堂县红叶红艺术团,到社区、下乡村进行公益演出。为了传承发展川剧艺术事业,这位业余川剧演员甚至卖掉了房子。正是因为她对川剧的热爱和执着,打动了我。所以,当傅秀辉表达想要向我学戏的愿望时,我决定收下傅秀辉这个年逾古稀的“关门弟子”。事实上,我一直在收徒弟,只要有人喜欢我就收,根本关不了门,江湖上都称我是“许百师”。干女儿李珂就说我是一个“无法关门”的老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上世纪80年代,全国戏曲艺术走向低谷,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发出了“振兴川剧”的号召,业内同仁一致为川剧艺术的振兴鼓与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当着媒体记者的面作出承诺:哪个爱川剧,我就爱哪个!为“振兴川剧”做出了我的努力。
  如今的我,一想到周总理当年对我说的话,一想到人民群众喜欢我的艺术作品,一想到党和政府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就丝毫没有懈怠的想法。在各个市州,都有我的学生,我还有继续指导的义务。我还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川剧顾问,他们有时候还会来找我请教一些问题,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还要给川剧大专班的学生上上课。我教学生有一个宗旨,首先要做一个好人,然后才是演戏。规规矩矩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演戏。
  (李殿元 杨帆/整理)
  特约编辑 管志华 殷之俊/责任编辑 章 洁
其他文献
汪曾祺1958年曾被補划为右派,下放劳动;1960年被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动;而“文革”开始不久,他又因右派问题被关进“牛棚”。  汪曾祺作为当代戏剧家,其最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他作为主要编剧的现代京剧《沙家浜》。这是1964年,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的京剧,由北京京剧团演出——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出演《沙家浜》的主角。  1964年,汪曾祺等人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执笔改编同名京剧,由北京
期刊
我与海婴先生因书相交,前后过从十五年,音问未断。盖我为其父母编选过《爱的呐喊》《许广平文集》(三卷)和《鲁迅的艺术世界》。其间他致我的信凡四十六通,均谈书稿,鲜及家事及其他。私信,是一个人真实的隐秘世界,由信来读人或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由于海婴的身份特殊,是读者关注度颇高的公众人物。我不讳言,坊间对其时有微词。我想就我个人与其“面对面”的交往和白纸黑字的信,来谈谈对他的印象。  我眼里的海婴先生
期刊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笔者应《世纪》之邀,利用2008年出版的《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相关内容,撰写了《周恩来邓颖超力邀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协始末》一文(《世纪》改为《中共邀请宋庆龄北上揭秘》刊登在2009年第3期)。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笔者撰写了《建国初期宋庆龄救济福利事业的转型》一文,并负责推出“上海宋研会”微信公众号“回望1949:为新中国奋斗”专题系列。在从事上述主题
期刊
京剧名旦程砚秋(又名艳秋),曾经是梅兰芳的学生,但在学满出师后,唱做自成一派,演技出众,名气日盛,1927年被报界评为“四大名旦”之一,与师傅梅兰芳齐名。民国时期,程砚秋曾多次来上海演出,都引起轰动,给上海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现挑选其中的几次演出,叙其盛况,以飨读者。  初次亮相上海,一炮而红  1922年秋天,程砚秋首次来上海亮相。这次原本是上海亦舞台派人到北京邀余叔岩来演戏,此时余叔岩已甚有名
期刊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也是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根脉圣地。每年的清明节,念祖思亲、追本溯源的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会虔诚地来到这里,参与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的公祭盛典。我自2003年10月被聘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以来,无论是参与了“长安雅集”的策划与实施,担任了《关系文库》的编委,出席了很多的研讨会,开了多次的文史与书法的讲座,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和近体诗词,上了不少中央文史馆或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
期刊
趙建中先生在《梅兰芳第三次赴日公演纪事》(载《世纪》2020年第1期)中提到,“梅兰芳曾于1919年、1924年两次赴日公演”,然后描述他第三次亦即1956年5月下旬应日本朝日新闻社之邀率京剧代表团到日本公演的盛况。其实,1956年的十年前,这位京剧艺术大师有过第三次赴日演出的机会,但被他明智地推拒了。引发梅兰芳这样做的,是来自《文汇报》进步报人的婉言忠告。  1946年3月,陈霞飞进入《文汇报》
期刊
1951年3月,旅居法国的原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冲破反动派的重重阻扰,毅然回归祖国,投奔新政权。翁文灏回国后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他的义举是对新中国建国大业的真诚支持。  翁文灏是近代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家,1912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与丁文江等一同创办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第一家从事地质研究和地质人才培养的机构。同时他还任教于北大、清华,曾任清华大
期刊
吴玉如先生曾手抄陈子展先生《戏拟胡适出山启事》一文(见图),据我从吴玉如先生十数载以来所知,几乎没见过吴先生抄录其同时代人的诗文之作。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抄录毛泽东诗词则另当别论。所以说,这幅字就内容而言,在吴玉如先生书法作品中还是少见的。  陈子展先生是复旦大学的老牌教授,古典文学专家,与吴玉如先生同庚,生于1898年。陈子展先生著的《诗经直解》《楚辞直解》至今还是研究诗骚的重要参考书,近年来
期刊
看了《世纪》2020年第1期所刊熊月之《1970年代外事接待档案解读》,我立即想到先师季龙谭其骧(1911-1992)先生在同时期的经历。在为先师撰写传记《悠悠长水:谭其骧传》时,我曾专辟一节《政治任务——接待外宾和出访》,现将先师相关日记摘录汇集,作为熊先生所解读的官方档案的实证。先师“文革”前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兼任校工会主席,九三学社成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期刊
被博古告状,去苏北接受审查  1939年9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上海沦陷区的环境也更加复杂。我们接受了过去的教训,对于公开与秘密工作的关系十分重视,所以在公开到一定程度时,一定要检查自己的队伍,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敌人抓住弱点而遭杀害,特别是领导机关的安全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决定搬家,重组机关。由我的母亲出面出钱去巨籁达路 (今巨鹿路)景华新村租了一幢房屋,花了一千五百银币的“小费”,我与沙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