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成都市打金街,幼年时因为家境贫寒,就到戏班学戏挣银元。由于努力学习,深得川剧要领,很快成为同班中的佼佼者。13岁时,我就与王成康合作演出川剧高腔改革的代表作《别洞观景》,之后不断地接演大戏,成为了戏迷们最喜爱的角儿,并被人称作“川剧皇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被选入人民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前身),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我与曾荣华合演《评雪辨踪》,我扮演的刘翠屏本是青衣,在端庄、文静、含蓄的格调中,加入了一些花旦的眉眼和语言,把一出夫妻二人缺衣少吃的苦寒戏演绎得有声有色,得到评委一致赞赏,获得演出二等奖。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我颁奖,并对我说:“丫头,好好学戏,要为人民服务。”周总理看了我演出的川剧《梁祝》后说,这个戏很好,可演全本,男帮腔还可换成女帮腔。后来,由陈书舫出演祝英台,我与竞华、许淑英都来“帮腔”。演出后,女帮腔轰动北京,获得各剧团和观众的好评。汇演后,我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三人一起,被著名戏剧家阳翰笙誉为“川剧四大名旦”。回川不久,我又参加由贺龙带队的文艺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用自己的川剧艺术慰问“最可爱的人”。1956年,我被评为全国劳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与毛主席握手、合影留念。1959年,我随团赴东欧访问演出,用精湛的川剧表演艺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为“振兴川剧”培养优秀人才
1998年,已到古稀之年的我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这是党和政府给我的又一次荣誉。我深知,文史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川剧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瑰宝,把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是我担任馆员的职责使命。几十年来,我为川剧艺术事业培养了近百名人才,在众多的学生中,马文锦、喻海燕、沈铁梅、田蔓莎、蒋淑梅、崔光丽、黄荣华等人先后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成为“振兴川剧”的优秀人才。
当年,四川川剧学校重庆班招人时,沈铁梅只有十几岁,在考官的眼里没有特点,招人的老师并没有在意她。我当时就觉得沈铁梅这个娃娃出生在戏剧之家,父亲是唱京剧的,母亲也是唱川剧的,有学川剧的条件,她的嗓子好,她的眼里有戏,应该是一棵好苗。我就力挺将她招进川剧学校。沈铁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仅仅几年后就夺取第六届梅花奖,当时她才23岁,后又分别于2000年、2011年获得梅花奖,成为川剧界唯一的“三度梅”获得者。
崔光丽是我的大徒弟,13岁就跟着我学戏,常常和我吃住在一起,我们俩的感情就像母女一样,她一直叫我“妈妈”。受我的影响,崔光丽非常痴迷专注于川剧表演,很晚才结婚嫁人。她演出的《锣声阵阵》是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很不错。记得2003年,她问鼎梅花奖时,在上海有两場演出。当时评委们都到了,她给我打电话,说她感觉心里没底。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从成都飞到上海,还请来了当年的越剧皇后袁雪芬。开演那天,崔光丽看着我们坐在台下,整场演出表现得非常完美。演完后,她跑到我面前,紧紧地抱着我说:“妈妈,看到您来了,我就放心了。”
有一次,到外地开会,我偶遇一个学生,发现她的嗓子很好,一问这个学生叫黄荣华,她并没有从小进入川剧学校学习,后来到一个县川剧团随团学艺。我问她愿不愿意到重庆川剧院跟我学唱戏,她听了当时高兴得跳了起来,但又犹豫了一下,她说:“许老师,我已经成家了,家里还有一个小娃娃。”我说:“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学川剧,我来帮你解决。”后来,我想办法把他们一家人带到重庆,她就到重庆川剧院跟我学戏,一开始他们全家人没地方住,我就让他们吃住在我家。过了好几年,单位才给她解决了住房。2005年,黄荣华获得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退休后,也和我一样,到处讲课教学生,传承川剧艺术。因为我是川剧的传承人,我也要求我的学生们要做川剧的传承人,把川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田蔓莎当时在重庆的一家很普通的川剧团当演员,我发现她是个学戏的好苗子,就把她挖到我们重庆川剧院。她来了之后,我就带着她一起排练、一起参加演出。我看她聪明好学,也吃得苦,就经常给她一些技巧上的指导。她是“二度梅”得主,于1992年、2003年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后来她离开四川,到上海发展得很好。
乐为川剧爱好者当指导老师
近几年,除了致力于为川剧艺术培养领军人物,我也乐于为民间的川剧爱好者当指导老师。2017年,我又收了一个弟子——“川剧痴迷者”傅秀辉。傅秀辉是一位退休职工,年过七旬。她拿出了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和退休工资,购置了服装、道具、器乐和音响设备,邀约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在家乡成都市金堂县创建了金堂县红叶红艺术团,到社区、下乡村进行公益演出。为了传承发展川剧艺术事业,这位业余川剧演员甚至卖掉了房子。正是因为她对川剧的热爱和执着,打动了我。所以,当傅秀辉表达想要向我学戏的愿望时,我决定收下傅秀辉这个年逾古稀的“关门弟子”。事实上,我一直在收徒弟,只要有人喜欢我就收,根本关不了门,江湖上都称我是“许百师”。干女儿李珂就说我是一个“无法关门”的老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上世纪80年代,全国戏曲艺术走向低谷,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发出了“振兴川剧”的号召,业内同仁一致为川剧艺术的振兴鼓与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当着媒体记者的面作出承诺:哪个爱川剧,我就爱哪个!为“振兴川剧”做出了我的努力。
如今的我,一想到周总理当年对我说的话,一想到人民群众喜欢我的艺术作品,一想到党和政府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就丝毫没有懈怠的想法。在各个市州,都有我的学生,我还有继续指导的义务。我还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川剧顾问,他们有时候还会来找我请教一些问题,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还要给川剧大专班的学生上上课。我教学生有一个宗旨,首先要做一个好人,然后才是演戏。规规矩矩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演戏。
(李殿元 杨帆/整理)
特约编辑 管志华 殷之俊/责任编辑 章 洁
新中国成立后,我被选入人民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前身),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我与曾荣华合演《评雪辨踪》,我扮演的刘翠屏本是青衣,在端庄、文静、含蓄的格调中,加入了一些花旦的眉眼和语言,把一出夫妻二人缺衣少吃的苦寒戏演绎得有声有色,得到评委一致赞赏,获得演出二等奖。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我颁奖,并对我说:“丫头,好好学戏,要为人民服务。”周总理看了我演出的川剧《梁祝》后说,这个戏很好,可演全本,男帮腔还可换成女帮腔。后来,由陈书舫出演祝英台,我与竞华、许淑英都来“帮腔”。演出后,女帮腔轰动北京,获得各剧团和观众的好评。汇演后,我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三人一起,被著名戏剧家阳翰笙誉为“川剧四大名旦”。回川不久,我又参加由贺龙带队的文艺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用自己的川剧艺术慰问“最可爱的人”。1956年,我被评为全国劳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与毛主席握手、合影留念。1959年,我随团赴东欧访问演出,用精湛的川剧表演艺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为“振兴川剧”培养优秀人才
1998年,已到古稀之年的我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这是党和政府给我的又一次荣誉。我深知,文史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川剧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瑰宝,把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是我担任馆员的职责使命。几十年来,我为川剧艺术事业培养了近百名人才,在众多的学生中,马文锦、喻海燕、沈铁梅、田蔓莎、蒋淑梅、崔光丽、黄荣华等人先后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成为“振兴川剧”的优秀人才。
当年,四川川剧学校重庆班招人时,沈铁梅只有十几岁,在考官的眼里没有特点,招人的老师并没有在意她。我当时就觉得沈铁梅这个娃娃出生在戏剧之家,父亲是唱京剧的,母亲也是唱川剧的,有学川剧的条件,她的嗓子好,她的眼里有戏,应该是一棵好苗。我就力挺将她招进川剧学校。沈铁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仅仅几年后就夺取第六届梅花奖,当时她才23岁,后又分别于2000年、2011年获得梅花奖,成为川剧界唯一的“三度梅”获得者。
崔光丽是我的大徒弟,13岁就跟着我学戏,常常和我吃住在一起,我们俩的感情就像母女一样,她一直叫我“妈妈”。受我的影响,崔光丽非常痴迷专注于川剧表演,很晚才结婚嫁人。她演出的《锣声阵阵》是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很不错。记得2003年,她问鼎梅花奖时,在上海有两場演出。当时评委们都到了,她给我打电话,说她感觉心里没底。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从成都飞到上海,还请来了当年的越剧皇后袁雪芬。开演那天,崔光丽看着我们坐在台下,整场演出表现得非常完美。演完后,她跑到我面前,紧紧地抱着我说:“妈妈,看到您来了,我就放心了。”
有一次,到外地开会,我偶遇一个学生,发现她的嗓子很好,一问这个学生叫黄荣华,她并没有从小进入川剧学校学习,后来到一个县川剧团随团学艺。我问她愿不愿意到重庆川剧院跟我学唱戏,她听了当时高兴得跳了起来,但又犹豫了一下,她说:“许老师,我已经成家了,家里还有一个小娃娃。”我说:“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学川剧,我来帮你解决。”后来,我想办法把他们一家人带到重庆,她就到重庆川剧院跟我学戏,一开始他们全家人没地方住,我就让他们吃住在我家。过了好几年,单位才给她解决了住房。2005年,黄荣华获得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退休后,也和我一样,到处讲课教学生,传承川剧艺术。因为我是川剧的传承人,我也要求我的学生们要做川剧的传承人,把川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田蔓莎当时在重庆的一家很普通的川剧团当演员,我发现她是个学戏的好苗子,就把她挖到我们重庆川剧院。她来了之后,我就带着她一起排练、一起参加演出。我看她聪明好学,也吃得苦,就经常给她一些技巧上的指导。她是“二度梅”得主,于1992年、2003年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后来她离开四川,到上海发展得很好。
乐为川剧爱好者当指导老师
近几年,除了致力于为川剧艺术培养领军人物,我也乐于为民间的川剧爱好者当指导老师。2017年,我又收了一个弟子——“川剧痴迷者”傅秀辉。傅秀辉是一位退休职工,年过七旬。她拿出了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和退休工资,购置了服装、道具、器乐和音响设备,邀约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在家乡成都市金堂县创建了金堂县红叶红艺术团,到社区、下乡村进行公益演出。为了传承发展川剧艺术事业,这位业余川剧演员甚至卖掉了房子。正是因为她对川剧的热爱和执着,打动了我。所以,当傅秀辉表达想要向我学戏的愿望时,我决定收下傅秀辉这个年逾古稀的“关门弟子”。事实上,我一直在收徒弟,只要有人喜欢我就收,根本关不了门,江湖上都称我是“许百师”。干女儿李珂就说我是一个“无法关门”的老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上世纪80年代,全国戏曲艺术走向低谷,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发出了“振兴川剧”的号召,业内同仁一致为川剧艺术的振兴鼓与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当着媒体记者的面作出承诺:哪个爱川剧,我就爱哪个!为“振兴川剧”做出了我的努力。
如今的我,一想到周总理当年对我说的话,一想到人民群众喜欢我的艺术作品,一想到党和政府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就丝毫没有懈怠的想法。在各个市州,都有我的学生,我还有继续指导的义务。我还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川剧顾问,他们有时候还会来找我请教一些问题,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还要给川剧大专班的学生上上课。我教学生有一个宗旨,首先要做一个好人,然后才是演戏。规规矩矩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演戏。
(李殿元 杨帆/整理)
特约编辑 管志华 殷之俊/责任编辑 章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