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但时隔二十多年,不久前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郁闷”、“变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大学生自杀、伤人、危害社会案件时有发生,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对该类问题展开研究和预防。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新生配备了“成长顾问”,天津市教委于去年年底在高校建立四级预警机制,以求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情况。抑郁、焦虑、敌对情绪强烈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写照。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有效的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对该类问题的实例性分析,通过从外部环境和思维习惯的试做微探。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偏差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的步伐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带来了不少消极因素。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对个人主义的追求。网络、书籍、报纸……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涌入在校学生的大脑,尽管我们也一直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教育,但由于在形式、方法等问题上的僵化和滞后,产生的作用远不及无孔不入的 “外部思潮”,就笔者所了解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想行为利益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修身立人之本,待人处世之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诚信、专注个人利益的行为也在考验着整个社会。作为学生的广大青年学生,本应是思想认识较高,善于保全整体利益,将个人利益置于次要地位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与之背道而驰,不少学生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校园卡或是其他之类的东西遗失后很难追回,若是承诺予以重谢,或许还有些希望。往往是挂失不及时导致卡上金额被大量消费;放在教室的手机、MP3等,去洗手间转了一圈回来便不见了踪影;即便是放在自习室的书籍,有时也不免被人“顺手牵羊”……而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视这种现象为一种 “正常”,在道德上出现荣辱观念淡化、法制意识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
1.2 自我意识中心化
据媒体报道,一位穷苦的母亲靠卖血供儿子读大学,儿子却过着奢侈的生活,甚至在同学面前羞于认母。小荔学生去年9月考上本地一所高校,她退休的妈妈也开始了“再就业”:每天一大早坐早班车来到位于大学城的学校,照顾小荔的起居生活,晚上天黑了再乘末班车回家。小荔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不顾舍友的感受,总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宿舍里的公共位置只能归她所用,不允许别人放东西;或是向同学借了一些小钱物后,以自以为是的理由不归还。许多八十后出生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有这些问题,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不管面对的是父母还是老师,基本上很少有人会考虑“我这样做对不对,是不是合适?”幼时开始的溺爱和满足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成年之后难以摆脱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
1.3 人生态度消极化
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态度调查后发现,近七成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基本上很难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特别是对于文科生来讲,大学四年毫无疑问是在空虚中度过的,自己呆在这里的原因只是为拿个学位证。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更有甚者在大学期间完全把学业弃之身后,忙于谈恋爱、玩游戏、酗酒玩乐等一些事情。大多数在校生对于自己毕业后可能会从事何种工作没有一个清晰地规划和准备;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并由此导致对社会的仇恨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不如另外一些专业;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好工作的天平被社会关系引向了具有好的家庭条件和背景的人……总的来说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抑郁颓废型、激愤不满型和甘处平庸型。
2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环境的作用
高校的扩招,各类职业培训学校的兴起,诸如此类,导致了人才需求的饱和、过剩,特别是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无可避免地波及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待遇。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给毕业生以巨大阻力,另一方面也给在校生造成空前的心理压力。许多大学生成为“啃老族”、“校漂族”。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宏观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表象背后,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一是在用人方看重文凭的导向刺激下,盲目追逐文凭的择学取向反过来导致了文凭含金量的降低和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信任度降低,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二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状况依然并存,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结构性的“就业难”仍然是主要矛盾,不能以“大学生竞争淘粪岗位”这样的特例,以偏概全地掩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2.2 自我暗示的作用
社会发展的过程当然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也必然无法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因而短时期内牺牲部分个体利益实现长远目标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很遗憾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很少有人能够将这一问题看得开,尤其是近来新闻媒体频频爆料的官员腐败、父位子承等负面问题更使许多人认为当前社会已是正不压邪、下层人士永无出头之日的局面。“在这个特别的假期,其他人都回家祭祖,我在这里祭奠我自己,活着的人就是等死,死了就是解脱。” 这是中山大学一位女博士跳楼自杀前的遗言。今年4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坠下身亡。据称在自杀前也曾说过如自己永远被踩在社会底层,根本没有出路之类的话……看到这里,我们不仅要发出质疑:真的是没有出路了吗?心理学上有一术语叫“心理暗示”,通过不断地对自己强化某一观念,从而产生影响,而这些事件中的人则正是犯了无意识地使用了心理暗示的消极因素,从而引起了对自身前途的失望恐慌。
2.3 家庭结构的作用
自我认知不足――中国大学生经过无数次激烈紧张的选拔才进入高校,却对自己人生最起码的存在状态表现出无知。他们最想弄明白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去做?问题看起来如此简单,却非常难以解答。对于现在的中国父母来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愈加注重,但却从传统保守的极端走向了开放自由的极端:由传统的“内敛”“友善”转向“外露”“争强”。幼儿园开始,学生便展开了称之为“心理厮杀战”亦毫不为过的比拼――比成绩、拼奖状、夺名次,强制孩子学习,父母会时常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家的相比,鼓励孩子和人竞争,争得更好的名誉和地位。
由于包括上述在内的诸多新的问题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范围、领域、模式等均越来越显现出了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被简单粗暴地限定在说教或刚性柔性的意识形态及道德灌输上,从而导致众多大学生对于社会所认可的知行与审美观念有僵滞化、程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对事物缺乏有了解到分析再到决定的逻辑过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体现在丰富的物质产品、更体现在人的精神宁静、心理和谐。针对上述问题,下述方法笔者认为可据实际情况实行:
(1)推广心理咨询。当前许多院校均设有心理咨询室(点),但同样可以毫无疑问地肯定的是,这些机构的作用始终没有发挥出来,形同虚设。许多学生不知道在哪儿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这不能不说是心理教育的悲哀。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应从这些方面展开:首先应加大宣传,并经常性地出一些案例漫画等资料,使学生意识到心里问题的存在,了解简单的解决方法;另外就是要引进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并以此为基点,向教师―学生推进。让心理咨询、心理减压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相互沟通。这是一个最简单然而却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现在许多大学缺乏的不是执教专业课程的教师,而是能够以身作则、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感化学生,真正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的专职辅导员队伍。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了解学生中间的思想动态和讨论方向。例如发展党员计划,评优评先工作,最新的就业促进政策等,这些都是关系到每个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能把学生都当作视名利若粪土的圣人来看,所以就要听取各方意见,争取集体参与,这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知道学生所关注的,才能知道自己所应该做的,进而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支持,保证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这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
(3)注重渗透教育。渗透教育也即日常所谓“潜移默化”。不同的是在这一理念中实现了有教育主体个人素质主体作用向客观理论体系引导的转变。也就是说以往的这类方法往往对教师个人整体能力和意识有较大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果说专门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则是副渠道,它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文丽.基于ASP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58-60.
[2]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1-8.
[3]杨军丽.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 :170-171.
[4]王东,吴翠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 :124-125.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偏差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的步伐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带来了不少消极因素。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对个人主义的追求。网络、书籍、报纸……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涌入在校学生的大脑,尽管我们也一直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教育,但由于在形式、方法等问题上的僵化和滞后,产生的作用远不及无孔不入的 “外部思潮”,就笔者所了解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想行为利益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修身立人之本,待人处世之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诚信、专注个人利益的行为也在考验着整个社会。作为学生的广大青年学生,本应是思想认识较高,善于保全整体利益,将个人利益置于次要地位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与之背道而驰,不少学生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校园卡或是其他之类的东西遗失后很难追回,若是承诺予以重谢,或许还有些希望。往往是挂失不及时导致卡上金额被大量消费;放在教室的手机、MP3等,去洗手间转了一圈回来便不见了踪影;即便是放在自习室的书籍,有时也不免被人“顺手牵羊”……而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视这种现象为一种 “正常”,在道德上出现荣辱观念淡化、法制意识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
1.2 自我意识中心化
据媒体报道,一位穷苦的母亲靠卖血供儿子读大学,儿子却过着奢侈的生活,甚至在同学面前羞于认母。小荔学生去年9月考上本地一所高校,她退休的妈妈也开始了“再就业”:每天一大早坐早班车来到位于大学城的学校,照顾小荔的起居生活,晚上天黑了再乘末班车回家。小荔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不顾舍友的感受,总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宿舍里的公共位置只能归她所用,不允许别人放东西;或是向同学借了一些小钱物后,以自以为是的理由不归还。许多八十后出生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有这些问题,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不管面对的是父母还是老师,基本上很少有人会考虑“我这样做对不对,是不是合适?”幼时开始的溺爱和满足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成年之后难以摆脱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
1.3 人生态度消极化
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态度调查后发现,近七成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基本上很难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特别是对于文科生来讲,大学四年毫无疑问是在空虚中度过的,自己呆在这里的原因只是为拿个学位证。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更有甚者在大学期间完全把学业弃之身后,忙于谈恋爱、玩游戏、酗酒玩乐等一些事情。大多数在校生对于自己毕业后可能会从事何种工作没有一个清晰地规划和准备;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并由此导致对社会的仇恨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不如另外一些专业;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好工作的天平被社会关系引向了具有好的家庭条件和背景的人……总的来说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抑郁颓废型、激愤不满型和甘处平庸型。
2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环境的作用
高校的扩招,各类职业培训学校的兴起,诸如此类,导致了人才需求的饱和、过剩,特别是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无可避免地波及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待遇。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给毕业生以巨大阻力,另一方面也给在校生造成空前的心理压力。许多大学生成为“啃老族”、“校漂族”。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宏观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表象背后,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一是在用人方看重文凭的导向刺激下,盲目追逐文凭的择学取向反过来导致了文凭含金量的降低和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信任度降低,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二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状况依然并存,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结构性的“就业难”仍然是主要矛盾,不能以“大学生竞争淘粪岗位”这样的特例,以偏概全地掩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2.2 自我暗示的作用
社会发展的过程当然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也必然无法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因而短时期内牺牲部分个体利益实现长远目标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很遗憾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很少有人能够将这一问题看得开,尤其是近来新闻媒体频频爆料的官员腐败、父位子承等负面问题更使许多人认为当前社会已是正不压邪、下层人士永无出头之日的局面。“在这个特别的假期,其他人都回家祭祖,我在这里祭奠我自己,活着的人就是等死,死了就是解脱。” 这是中山大学一位女博士跳楼自杀前的遗言。今年4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坠下身亡。据称在自杀前也曾说过如自己永远被踩在社会底层,根本没有出路之类的话……看到这里,我们不仅要发出质疑:真的是没有出路了吗?心理学上有一术语叫“心理暗示”,通过不断地对自己强化某一观念,从而产生影响,而这些事件中的人则正是犯了无意识地使用了心理暗示的消极因素,从而引起了对自身前途的失望恐慌。
2.3 家庭结构的作用
自我认知不足――中国大学生经过无数次激烈紧张的选拔才进入高校,却对自己人生最起码的存在状态表现出无知。他们最想弄明白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去做?问题看起来如此简单,却非常难以解答。对于现在的中国父母来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愈加注重,但却从传统保守的极端走向了开放自由的极端:由传统的“内敛”“友善”转向“外露”“争强”。幼儿园开始,学生便展开了称之为“心理厮杀战”亦毫不为过的比拼――比成绩、拼奖状、夺名次,强制孩子学习,父母会时常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家的相比,鼓励孩子和人竞争,争得更好的名誉和地位。
由于包括上述在内的诸多新的问题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范围、领域、模式等均越来越显现出了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被简单粗暴地限定在说教或刚性柔性的意识形态及道德灌输上,从而导致众多大学生对于社会所认可的知行与审美观念有僵滞化、程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对事物缺乏有了解到分析再到决定的逻辑过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体现在丰富的物质产品、更体现在人的精神宁静、心理和谐。针对上述问题,下述方法笔者认为可据实际情况实行:
(1)推广心理咨询。当前许多院校均设有心理咨询室(点),但同样可以毫无疑问地肯定的是,这些机构的作用始终没有发挥出来,形同虚设。许多学生不知道在哪儿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这不能不说是心理教育的悲哀。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应从这些方面展开:首先应加大宣传,并经常性地出一些案例漫画等资料,使学生意识到心里问题的存在,了解简单的解决方法;另外就是要引进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并以此为基点,向教师―学生推进。让心理咨询、心理减压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相互沟通。这是一个最简单然而却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现在许多大学缺乏的不是执教专业课程的教师,而是能够以身作则、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感化学生,真正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的专职辅导员队伍。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了解学生中间的思想动态和讨论方向。例如发展党员计划,评优评先工作,最新的就业促进政策等,这些都是关系到每个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能把学生都当作视名利若粪土的圣人来看,所以就要听取各方意见,争取集体参与,这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知道学生所关注的,才能知道自己所应该做的,进而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支持,保证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这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
(3)注重渗透教育。渗透教育也即日常所谓“潜移默化”。不同的是在这一理念中实现了有教育主体个人素质主体作用向客观理论体系引导的转变。也就是说以往的这类方法往往对教师个人整体能力和意识有较大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果说专门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则是副渠道,它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文丽.基于ASP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58-60.
[2]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1-8.
[3]杨军丽.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 :170-171.
[4]王东,吴翠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