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为什么烤着吃包子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蒸包子争口气”,这是汉语里最常用的民谚之一。包子这种食物,自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在汉族饮食谱系中,与“蒸”的烹饪方式联系在一起。不论是广东滋味丰沛的叉烧包、江南玲珑小巧的小笼包、淮扬汁水丰盈的蟹黄汤包、四川鲜香可口的韩包子、津门皮薄陷香的狗不理,“蒸”是隐藏于它们背后的主线。即便有少数水煎包之类的“漏网之鱼”,最终的结局也被冠以“生煎”这类称呼,无情地踢出了包子大军。
  但在新疆却并不会被这一标准局限。用羊肉丁、羊油丁、洋葱和孜然做成的“烤包子”,是新疆街头最诱人的小吃之一,也是对其他地方包子“只会蒸”的突破。为什么烤包子会出现在新疆呢?这可说来话长。

包子的起源


  从广义上来说,用小麦面粉包裹各类馅料的食物,至少在五千到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于人类世界。面皮的密封性为馅料提供了均匀受热的条件,让风味物质更易析出;馅料多元的组合,为本来平淡无奇的面皮增添了复杂且层次分明的滋味。包括今天日耳曼人和意大利人用面皮包裹肉类的方饺,斯拉夫民族用面皮包裹水果并加入酸奶酪的面团,都是这种古老饮食的传承。
  公元前两千六百年,埃及人发现面团经过一定时间的放置,烤出来会更加松软好吃。这种叫面包的东西,开启了人类控制微生物塑造食物的历史。
  发酵技术的成熟,直接导致了西方饮食史在两个维度上进入了新篇章:烘烤一跃成为西方面食的主流烹饪方式,煮退居二流,而蒸似乎被遗忘在历史长河里;味道的提升让馅料变得可有可无,逐渐退出西方面食的主流谱系,直到近代航海大发现,物质富足以后,汉堡、三明治等夹裹类的面食才重新回到餐桌,但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
  再一千年后,小麦面粉发酵技术、烘烤技术和包馅儿的手艺经由中亚、新疆与河西走廊,分时、分批地传入中原。但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配方不变,技术不变,但小麦本身却变了。

小麦的改变


  原产于中亚地区的小麦,在它的产地和东欧地区,依靠日照充足、海拔高、气候寒冷的环境,有着更长的籽粒灌浆周期。收割后碾磨,相应就会得到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面粉。后来,它被称为高筋面粉。
  但到了古代黄河流域,温度明显升高,湿润多雨的气候也让日照时间变短。地理的变化缩短了小麦的生长周期,面粉蛋白质含量随之降低,也就是现代分类的中筋面粉,甚至低筋面粉。面粉筋力直接影响口感,尤其是烘烤以后,筋力不足的面粉会变得涣散没有嚼劲。在那个油脂起酥技术还未成熟的时代,中筋和低筋面粉的应用场景十分有限。
  有趣的是,中国人率先发明了蒸的技术。水蒸气代替了一部分本来应该由蛋白质完成的加强筋道口感的作用,用中筋面粉蒸出来的包子馒头,能在筋道和松软之间达成最好的平衡。所以西方流行面包蛋糕,而中国流行包子馒头。

新疆的独特


  民族舌尖喜好背后,是食材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新疆不同,从食物本身的属性出发,这是个不同于东西方的中位世界。高纬度、日照时间长,让新疆种植出的小麦,也有类似于中亚、东欧地区的高筋属性。所以相比于蒸来说,新疆的面食,更倾向于烘烤。
  另一方面,干燥的空气,极不适宜微生物繁殖,酵母菌应用的成本高,成功率极低。所以新疆和中亚地区更多利用死面,而不是发面烹饪。无论是依靠肉汁濡染的焖饼,依靠人工扎孔获得疏松口感的馕,亦或是拉条子、油塔子之类,用的都是死面,或者微发酵的面饼。所以同样出产高筋面,西方人以面包作为主食,在中亚和新疆唱主角的却是各种烤饼子。
  在地理决定论的基础上,东西方食俗的共同影响,给烤包子的诞生注入了最后一针催化剂。也许是东欧地区古代面团包裹馅料的手艺传入,又或许是汉西域都护府以来,中原文明对新疆的深入影响。总之,一种形状介于中原包子和西方馅饼之间的食物诞生了。维吾尔语称其为“撒木萨”,汉语则以其形似中原的包子,取名烤包子。

烤包子的美味


  与烤包子一母双生的是薄皮包子,这种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皮特尔曼它”的小吃,其实就是烤包子的蒸制版,除了形状、内陷与汉族的死面包子有所区别外,工序几乎一样,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族饮食对新疆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烤包子拥有新疆美食的所有特点。
“皮特爾曼它”

  1800年的时间看似很长,但其实,从小小烤包子的流变与发展,对比中原蒸包子的差距异同,已经能窥见历史长河里,新疆与中国腹地相互促成,纠缠影响,以至于密不可分的脉络。
其他文献
“安坐”——古代最合礼仪的坐姿  古代的“坐”与现代的“坐”并不一样。在秦汉以前,“坐”的概念比较宽泛,“坐”、“踞”、“跪”、“拜”等都属于坐的范畴,这是当时最合乎礼仪的坐姿。“坐”,又叫“安坐”、“正坐”、“跪坐”,成语“正襟危坐”里所说的“坐”,指的就是这种坐法。  安坐,是早期最体面的一种坐姿,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据考证,安坐源于神灵安置受祭的特殊姿势“尸坐”,是一种
人类都是早产儿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一脸懵,都是十月怀胎满月出生的,为什么说是早产儿呢?实际上这就是解放双手直立行走带来的弊端或者说付出的代价,地球上的生物起源于海洋,最终硬骨鱼爬上陆地发展出四足脊椎动物,都通过尾巴来控制平衡。  其实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生物的结构还是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人类随着发展进化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这意味着产道会变窄,增加了难产的风险。人类的相对脑容量是最大的,因此都拥有大脑
当空旷的古道上传来马铃铛稀疏的声响,我独坐山脊,极目四望,在甘南以南,在羚城腹地,从当周草原到舟曲,从圣地到庙堂,我游弋的空间和时间像一张网格,嵌入人生的参悟和修行。是的,这一切仿佛又挟裹历史的印迹和迷雾,被北风吹拂,被春雨点拨,被日光照耀,被冬雪收藏。是的,茶马互市的兴盛大抵滥觞于此,这条使我永遠热泪盈眶的道路,是朝圣者的诗篇,是身体丈量的里程,是一册山河里的涓涓溪流。   是什么化解了内心弥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多位成年人的大脑扫描结果,特别是观察了一种伴随年龄变化的大脑代谢过程后,他们发现基于这些代谢水平,平均而言,女性大脑比同龄男性大脑年轻3岁。  虽然这项发现仍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但如果这是真的,研究人员推测,拥有“年轻大脑”,可能对女性的大脑提供“与年龄相关变化的某种程度弹性”。  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该研究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随着
看惯俗常物事,无非是怀念里的旧,时光里的久。无非是簇新的事物延续旧物的生长。最后,生和死都一同变旧。  我看到院子的門往往虚掩。  一些早晨,或者饭后,事物出现幻象。我走进软草:没有移动的日常混杂了干草的气味。在软草,一年就是一天,父亲就是母亲。一阵风吹,风中有人叫我的名字,我看见我睡在一个木凳上。睡姿滑稽可笑,却又从容自得。我想,这小小的木凳应该是棵年长的树,我在树上,时间从树间跌落。而天空,天
8月4号,我离开了福建东山岛,结束了一个月的隐居生活,这也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而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去。   我曾设想,假如我没有热爱文学、不曾写诗,我不过是个身高150cm的普通乡村教师,可能早就嫁作他人妇相夫教子了。我最终会重复父母的生活模式,在洗洗刷刷、家长里短中度过此生。我不会经历那些跌宕起伏的命运,心灵也将被各种琐事尘封,永远看不见现实之外的天空。   我的文学之路从写诗开始,而写诗
春天,在一本書里打马归来  我用页码为她丈量归途,马蹄声惊起尘土  也惊起一场杏花雨,纷纷扬扬  每翻过一页,都会泄露  青草的唇语。从我手背上  开始流浪的那枚雪花  已不知所踪。春天在归来的路上  雪花,应该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我案头的烛火,熄灭之后  余温把第二天的太阳  高高举起,缓缓地撒下暖意  北风在这一天改变性情和去向  由南往北,或者自西向东  把鹅黄色的细叶迎上枝头,就像那个  
俗话说“流水的统治者,铁打的地球”,有着40多亿年历史的地球无论经历多少沧桑巨变、无论遭受多少灭顶之灾,自巍然不动,几十万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地球的历代“统治者们”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从恐龙到新生代早期的巨兽,纷纷在天灾的袭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当今地球统治者的人类,会不会走前几任统治者的老路呢?要知道,人类别的不多,就是不差钱,能不能通过拼命砸钱的方式“破财消灾”,逃过被灭绝的命运?如果
每年5月到9月,都是英国麦田怪圈现象频发的时节。2020年5月29日早上,竟出现了一个可怕的麦田怪圈。事发地点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威尔特郡广阔无垠的麦田中,这里有着“麦田怪圈的麦加”的称号。  但是,当时的英国正处在以防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扩大为目标的封闭隔离状态中(封城),且并没有完全解除封锁,人们都在尽量避免大规模的聚集,所以具体的事发地点仍不清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出现的麦田怪圈,其形状酷
2020年9月8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篇独特的专栏文章,它的作者既不是热心读者,也不是记者,而是GPT-3——由旧金山一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OpenAI开发的AI语言模型。在文章一开头,它首先引用了史蒂芬·霍金对AI的隐忧,然后礼貌地劝说人类“请相信我,AI不会毁灭人类”,它甚至保证“如果创造我的人将这项任务委托给我,我将竭尽所能全面阻止任何破坏的尝试与企图”。  近年来持续关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