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蒸包子争口气”,这是汉语里最常用的民谚之一。包子这种食物,自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在汉族饮食谱系中,与“蒸”的烹饪方式联系在一起。不论是广东滋味丰沛的叉烧包、江南玲珑小巧的小笼包、淮扬汁水丰盈的蟹黄汤包、四川鲜香可口的韩包子、津门皮薄陷香的狗不理,“蒸”是隐藏于它们背后的主线。即便有少数水煎包之类的“漏网之鱼”,最终的结局也被冠以“生煎”这类称呼,无情地踢出了包子大军。
但在新疆却并不会被这一标准局限。用羊肉丁、羊油丁、洋葱和孜然做成的“烤包子”,是新疆街头最诱人的小吃之一,也是对其他地方包子“只会蒸”的突破。为什么烤包子会出现在新疆呢?这可说来话长。
从广义上来说,用小麦面粉包裹各类馅料的食物,至少在五千到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于人类世界。面皮的密封性为馅料提供了均匀受热的条件,让风味物质更易析出;馅料多元的组合,为本来平淡无奇的面皮增添了复杂且层次分明的滋味。包括今天日耳曼人和意大利人用面皮包裹肉类的方饺,斯拉夫民族用面皮包裹水果并加入酸奶酪的面团,都是这种古老饮食的传承。
公元前两千六百年,埃及人发现面团经过一定时间的放置,烤出来会更加松软好吃。这种叫面包的东西,开启了人类控制微生物塑造食物的历史。
发酵技术的成熟,直接导致了西方饮食史在两个维度上进入了新篇章:烘烤一跃成为西方面食的主流烹饪方式,煮退居二流,而蒸似乎被遗忘在历史长河里;味道的提升让馅料变得可有可无,逐渐退出西方面食的主流谱系,直到近代航海大发现,物质富足以后,汉堡、三明治等夹裹类的面食才重新回到餐桌,但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
再一千年后,小麦面粉发酵技术、烘烤技术和包馅儿的手艺经由中亚、新疆与河西走廊,分时、分批地传入中原。但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配方不变,技术不变,但小麦本身却变了。
原产于中亚地区的小麦,在它的产地和东欧地区,依靠日照充足、海拔高、气候寒冷的环境,有着更长的籽粒灌浆周期。收割后碾磨,相应就会得到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面粉。后来,它被称为高筋面粉。
但到了古代黄河流域,温度明显升高,湿润多雨的气候也让日照时间变短。地理的变化缩短了小麦的生长周期,面粉蛋白质含量随之降低,也就是现代分类的中筋面粉,甚至低筋面粉。面粉筋力直接影响口感,尤其是烘烤以后,筋力不足的面粉会变得涣散没有嚼劲。在那个油脂起酥技术还未成熟的时代,中筋和低筋面粉的应用场景十分有限。
有趣的是,中国人率先发明了蒸的技术。水蒸气代替了一部分本来应该由蛋白质完成的加强筋道口感的作用,用中筋面粉蒸出来的包子馒头,能在筋道和松软之间达成最好的平衡。所以西方流行面包蛋糕,而中国流行包子馒头。
民族舌尖喜好背后,是食材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新疆不同,从食物本身的属性出发,这是个不同于东西方的中位世界。高纬度、日照时间长,让新疆种植出的小麦,也有类似于中亚、东欧地区的高筋属性。所以相比于蒸来说,新疆的面食,更倾向于烘烤。
另一方面,干燥的空气,极不适宜微生物繁殖,酵母菌应用的成本高,成功率极低。所以新疆和中亚地区更多利用死面,而不是发面烹饪。无论是依靠肉汁濡染的焖饼,依靠人工扎孔获得疏松口感的馕,亦或是拉条子、油塔子之类,用的都是死面,或者微发酵的面饼。所以同样出产高筋面,西方人以面包作为主食,在中亚和新疆唱主角的却是各种烤饼子。
在地理决定论的基础上,东西方食俗的共同影响,给烤包子的诞生注入了最后一针催化剂。也许是东欧地区古代面团包裹馅料的手艺传入,又或许是汉西域都护府以来,中原文明对新疆的深入影响。总之,一种形状介于中原包子和西方馅饼之间的食物诞生了。维吾尔语称其为“撒木萨”,汉语则以其形似中原的包子,取名烤包子。
与烤包子一母双生的是薄皮包子,这种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皮特尔曼它”的小吃,其实就是烤包子的蒸制版,除了形状、内陷与汉族的死面包子有所区别外,工序几乎一样,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族饮食对新疆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烤包子拥有新疆美食的所有特点。
1800年的时间看似很长,但其实,从小小烤包子的流变与发展,对比中原蒸包子的差距异同,已经能窥见历史长河里,新疆与中国腹地相互促成,纠缠影响,以至于密不可分的脉络。
但在新疆却并不会被这一标准局限。用羊肉丁、羊油丁、洋葱和孜然做成的“烤包子”,是新疆街头最诱人的小吃之一,也是对其他地方包子“只会蒸”的突破。为什么烤包子会出现在新疆呢?这可说来话长。
包子的起源
从广义上来说,用小麦面粉包裹各类馅料的食物,至少在五千到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于人类世界。面皮的密封性为馅料提供了均匀受热的条件,让风味物质更易析出;馅料多元的组合,为本来平淡无奇的面皮增添了复杂且层次分明的滋味。包括今天日耳曼人和意大利人用面皮包裹肉类的方饺,斯拉夫民族用面皮包裹水果并加入酸奶酪的面团,都是这种古老饮食的传承。
公元前两千六百年,埃及人发现面团经过一定时间的放置,烤出来会更加松软好吃。这种叫面包的东西,开启了人类控制微生物塑造食物的历史。
发酵技术的成熟,直接导致了西方饮食史在两个维度上进入了新篇章:烘烤一跃成为西方面食的主流烹饪方式,煮退居二流,而蒸似乎被遗忘在历史长河里;味道的提升让馅料变得可有可无,逐渐退出西方面食的主流谱系,直到近代航海大发现,物质富足以后,汉堡、三明治等夹裹类的面食才重新回到餐桌,但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
再一千年后,小麦面粉发酵技术、烘烤技术和包馅儿的手艺经由中亚、新疆与河西走廊,分时、分批地传入中原。但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配方不变,技术不变,但小麦本身却变了。
小麦的改变
原产于中亚地区的小麦,在它的产地和东欧地区,依靠日照充足、海拔高、气候寒冷的环境,有着更长的籽粒灌浆周期。收割后碾磨,相应就会得到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面粉。后来,它被称为高筋面粉。
但到了古代黄河流域,温度明显升高,湿润多雨的气候也让日照时间变短。地理的变化缩短了小麦的生长周期,面粉蛋白质含量随之降低,也就是现代分类的中筋面粉,甚至低筋面粉。面粉筋力直接影响口感,尤其是烘烤以后,筋力不足的面粉会变得涣散没有嚼劲。在那个油脂起酥技术还未成熟的时代,中筋和低筋面粉的应用场景十分有限。
有趣的是,中国人率先发明了蒸的技术。水蒸气代替了一部分本来应该由蛋白质完成的加强筋道口感的作用,用中筋面粉蒸出来的包子馒头,能在筋道和松软之间达成最好的平衡。所以西方流行面包蛋糕,而中国流行包子馒头。
新疆的独特
民族舌尖喜好背后,是食材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新疆不同,从食物本身的属性出发,这是个不同于东西方的中位世界。高纬度、日照时间长,让新疆种植出的小麦,也有类似于中亚、东欧地区的高筋属性。所以相比于蒸来说,新疆的面食,更倾向于烘烤。
另一方面,干燥的空气,极不适宜微生物繁殖,酵母菌应用的成本高,成功率极低。所以新疆和中亚地区更多利用死面,而不是发面烹饪。无论是依靠肉汁濡染的焖饼,依靠人工扎孔获得疏松口感的馕,亦或是拉条子、油塔子之类,用的都是死面,或者微发酵的面饼。所以同样出产高筋面,西方人以面包作为主食,在中亚和新疆唱主角的却是各种烤饼子。
在地理决定论的基础上,东西方食俗的共同影响,给烤包子的诞生注入了最后一针催化剂。也许是东欧地区古代面团包裹馅料的手艺传入,又或许是汉西域都护府以来,中原文明对新疆的深入影响。总之,一种形状介于中原包子和西方馅饼之间的食物诞生了。维吾尔语称其为“撒木萨”,汉语则以其形似中原的包子,取名烤包子。
烤包子的美味
与烤包子一母双生的是薄皮包子,这种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皮特尔曼它”的小吃,其实就是烤包子的蒸制版,除了形状、内陷与汉族的死面包子有所区别外,工序几乎一样,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族饮食对新疆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烤包子拥有新疆美食的所有特点。
1800年的时间看似很长,但其实,从小小烤包子的流变与发展,对比中原蒸包子的差距异同,已经能窥见历史长河里,新疆与中国腹地相互促成,纠缠影响,以至于密不可分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