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y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中、活动中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意外伤害事故引起的纠纷案件给学校、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履薄冰。本文就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来进行研究,尽可能的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事故带来的责任和纠纷,一些实际经验值得大家来探讨和借鉴。
  关键词体育课伤害 事故的预防 事故的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在体育课上发生伤害事故后,体育教师及学校的有关人员应当及时救治,以免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不良后果加重。无论是否对事故负有责任,学校都应当本着人道主义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各个方面关心、照顾、安慰受伤害的学生和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样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伤害。是指因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正常承受能力。是指因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强度等明显超过了学生的正常身体承受能力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的过失。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存在某种过失,如未及时要求和提醒学生上体育课的注意事项,未充分进行运动前的热身,未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上课过程中放羊式教学以及擅离职守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自身健康原因导致的伤害。是指因为学生身体本身存在着某种不适于体育锻炼的疾病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第三人的过错导致的学生伤害,是指在体育课进行当中,由于除体育教师和受伤害学生之外第三人的过错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意外事故导致的学生伤害。是指由于体育教师和学生不能预见、不能抗拒的原因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
  体育伤害事故要有预见性:
  (1)体育组和校医室建立《初一新生体制健康资料卡》。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会同校卫生室老师一同排摸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掌握全校患有心源性、脑源性等疾病学生情况,对自己所教班级的这类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运动安全。
  (2)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体育教师向学生宣布课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学生进行常规检查(服装、鞋子、身体状况等),体育老师在开展运动前应该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3)不得采购和使用质量低劣的体育器材,对运动场地、器材经常进行检查,保持运动场地平整和清洁,合理地划分活动区域和设置警戒标志,创造安全良好环境。投掷标枪、铅球等危险区域要严格防范学生擅自出入。特别强调有器械上课内容的安全问题,如跳箱、实心球、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项目,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恐惧心理的调节,教育学生们做动作时要胆大心细,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注意力集中,安全第一。
  一次训练课,我负责学校举重操方队的排练,手握道具(海绵材料)进行演练,休息的时候,有一名队员,把道具踩在脚底下,因道具是软质材料,结果该队员突然摔倒在地,我赶紧跑过去,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把甲同学扶了起来,用眼光扫了一下他的身体,同时又询问了一下他的感觉,得到的信息是:他左臂疼痛,脸色苍白,左前臂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弯曲”。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学生的尺骨、桡骨骨折。我没有惊慌,立即和受伤的学生进行了一些简短的交流,稳定了一下学生的情绪,然后和另一训练的同事把他送到了医院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学生自然先是住院治疗,但是后面的一系列的待处理的事情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在全校专门就这个案例展开了教师讨论,同时认真地学习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再一次使教师明确了学校在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了意外伤害的责任究竟有哪些?怎么样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学生家长的调解工作如何做好?体育教师及班主任在安全教育上是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讨论,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自己作为教师身上负有的重大责任。最后学校还根据这个事件,要求各班召开一个主题班会,专题就是学生在上体育课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何处理,收到良好效果。
  现在回想起来,我先后又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其一,立即与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取得联系,向他详细的说明了训练课的真实情况,并附上该堂训练课的计划(教案),让学校领导在第一时间知道该起事件的前前后后。
  其二,与该受伤学生的班主任取得联系,简要的叙述一下事情的经过,请他到医院里去探望、安慰一下学生,稳定学生的情绪。注意!请同行们切记,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往往有着特殊的作用,尤其是遇到那些爱找麻烦的学生家长时,其作用显的更为突出。
  其三,学校领导首先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主要是和学生的家长约定一下,说将有老师要到他家去家访),然后在学校一位“得高望重”教师的陪同下(去的教师人数要尽可能的少些,以免给学生家长造成不必要的惊慌),在(下转第249页)(上接第239页)最短的时间里到达受伤学生的家里,最后和学生的家长一起到医院去看望受伤的学生。值的一说的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时,表意要有层次(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同样的几句话说出来,有时能息事宁人,有时能小题大做),气氛要和谐(就象唠家常一样,让学生的家长接受该起事情的心境要尽可能的平淡些),再者就是态度要诚恳。
  其四,安排好受伤学生及其家人的饮食起居等相关的事宜,特别是受伤学生功课的补习问题(有可能的话请老师来补补课,没有条件的话,可以请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在空余的时间里轮流帮助该生把落下的功课补起来),让受伤学生及其家长的心能真正的放下来,毕竟学生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学习,用老师与同学的这种真切的关注与帮助来缓解受伤学生身心上的伤痛。
  其五,学生出院后,教师要主动协助受伤学生做好相关住院治疗费用的结算以及意外伤害保险的陪付问题,在符合常规与常理的框架内,尽可能的给学生家长一个满意的结局(一般的说,大部分学生家长还是通情达理的,但是如果真是遇到一些“另类”的家长,学校处理善后问题时更要慎之又慎,必须采取有理、有节的原则来回应)。
  其六,认真总结这起事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动作行为,找出该起事件的原因,得出事件的偶然性(必然性),形成书面报告,在以后的集体备课中(或是全组教学活动中)做现身说法,给同仁们有所启示。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是有过这样一件“不愉快”的事件,但我庆幸我遇到了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同学及其家长,我更在意我的这次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因为它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那位受伤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表现的更为积极与主动!直到现在,时而不时的遇到这位学生或是其家长时,都会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与热情的挥手……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6.6.
  [2]李晓燕.中小学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11.
  [3]预防体育课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十一项措施[J].体育科学,1996.3.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导入形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高尔基说:文章的开头如定调,一定要好。作为教师,新课的导入,也好比歌唱家定调,音调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唱奠定了基础。那么,历史课堂如何用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播放歌
【摘 要】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语文老师,最苦最累的是什么?是批改作文!因此,指导学生习作固然重要,探索有效的批改途径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在十年多的实践中,我发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既可减轻教师负担,更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欣赏水平、修改能力。  【关键词】感悟;方法;展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
期中考后的第一节,又是英语课。看着英语老师手上的试卷一张一张的被领走,我的心在一阵紧似一阵地跳动着。  在同样的教室里,在同样的课堂上,这一次,我却成了一个失败者。看着试卷上的成绩,倔强的我,伤心的哭了。“九十二”,多伤心的一个分数,离满分一百五十分还远着呢!想起老师往常充满希望的目光,回想起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可是眼前的成绩,我无语,我伤心极了。  “你怎么哭了?”同桌用同情的语气轻轻地问,我
目的,讨论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排放限值。方法,比较由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有效剂量得到核医学科废水的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和核医学科废水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结果,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营造一种教风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创新    怎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并阐述自己的看法。②对学生的回答不要轻易的否定,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去寻找他回答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表扬。③多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并允许学生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④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地让他们去表演,教师只在
通过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历史与逻辑的考察,阐明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是一脉相承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