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魔鬼在花朵上跳舞法国插画家艾迪·勒格朗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抵自19世纪以降,是欧洲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代。回顾西方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许多观念流派,诸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在这段期间相继出现,且因欧洲工业与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更使得当时蔚为新兴的木刻画、铜版画、石版画等多样类型艺术有了相当程度的普及与推广。
  1818年,发明石版印刷术的捷克裔德国人阿罗依·塞尼菲尔德(Aloys Senefelder ,1771~1834)因编纂出版《石版术全书》广受好评,翌年又陆续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再加上当时彩色石版技术的实验成功很快引起了欧洲各国印刷业者关注,无论单线平涂、粗旷笔触、单色或套色,均能得到非常丰富细腻的印刷效果。于是乎,有大批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将目光转向石版画创作,并将之运用在各类报刊图案装饰、书籍插图与宣传海报等。近代法国画家艾迪·勒格朗(Edy Legrand,1892~1970)即以此技术制作了许多非凡的文学名著插画与封面图绘。
  1892年出生于法国波尔多(Bourdeaux),艾迪·勒格朗最初在日内瓦接受教育启蒙,中学时期就读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又称布杂艺术学院),之后又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习画,毕业后曾在父母资助下前往意大利旅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他在法国步兵团服役,后来还当了飞行员。
  待1918年战争结束,艾迪·勒格朗旋即整装前往荷兰、意大利、西班牙以及非洲等地周游,这时美国也正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首要强国,相对富足安稳的大环境促使国内经济景气一片大好,许多上流社会的富豪们相继从欧陆大肆收购名画、古董、珍本书作为私人收藏,甚至不惜耗费无数金钱与时间筹建豪华图书馆,比如银行家J. P. Morgan、铁路大亨Henry Huntington、石油大亨Henry Clay Folger等。此外由藏书作家爱德华·纽顿(Alfred Edward Newton)自述其搜购古籍手稿心得的《藏书之乐》则是当时风靡欧美书市的畅销书,所谓的“藏书癖”(Bibliophobia)在那个时代毋宁已是一种普遍的时髦象征,愈多的企业家愿意倾尽平生心力投身藏书事业,相对也带给艺术家在书籍插图和装帧设计领域大量表现的机会。
  1919年,艾迪·勒格朗透过结合想象和旅行经验,首次出版了一部讲述文明人来到荒岛历险的童书绘本《Macao与Cosmage的幸福体验》,此书册开本呈正方形,画面中仅以原始部落民族常见明亮艳丽的三原色为基调,搭配复古纹理的手写字体,带来充满梦幻和色彩的童话世界。及至1930年他又着手为法国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经典诗篇《恶之华》配上一系列水彩插图,单纯而简练的线条色块构成了一幅幅窗前光影、海面波粼,其早年画风明显受到当时流行的欧洲装饰艺术与部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当时,他不仅是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的创始成员,也是巴黎Tolmer出版社专门聘雇的插画家,甚至一度在知名的“秋季艺术沙龙”举办个展,还为巴黎各地的商场与法国渡轮制作了许多装饰图案画。
  自1933年起,艾迪·勒格朗接连前往欧洲与北非各地进行远游,特别是他在摩洛哥停留了一段不短的日子,此处毗邻大西洋海岸和地中海海岸,群山环绕、景色动人,还有错综复杂的殖民历史,并且融合了法式摩登新文化与阿拉伯传统旧文化所蕴酿出特有异国情调的神秘气氛,不知启发了多少骚人墨客,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以及小说家让·热内(Jean Genet,1910~1986)当年都曾经来过这里寻求灵感之源。而艾迪·勒格朗同样也是一个善于接纳、吸收外来环境艺术养分的创作者,他在摩洛哥不仅留下了生平最为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同时亦从北非景色有如醍醐灌顶的光影浸润当中深受影响,从而发展出他往后描绘线条形象对比愈益鲜明、构图手法更为独树一帜的插图风格。
  不久后,因遭逢二战,直到50年代这段期间,内心创作欲望始终蓬勃不辍的艾迪·勒格朗持续发表了数量更为庞大的插画作品,主要包括他替多种版本的《圣经》、《莎士比亚悲剧集》、《神曲》绘制了上千张插图。二战结束后他数度前往美国旅行,也为当时专门发行高质量皮面精装书而著称于世的限量版俱乐部、遗产俱乐部、伊斯顿出版社等出版公司画了许多书籍插画,举凡英译本《美女与野兽》(1949)、《三剑客》(1953)、《尼贝龙根之歌》(1960),这些限量绝版书皆是世界各大图书馆重要的珍贵藏品。据闻艾迪·勒格朗平日工作量极大、自律甚严,彼时已年届五十开外的他仍接受巴黎一家名叫卡萨布兰卡的出版社邀约,再次于1950年出版了他替诗集《恶之华》创作的另一系列插图作品。
  有别于战前旧版30年代水彩画的景色描摹,艾迪·勒格朗晚期作品《恶之华》插图除了表现出一种超越传统绘画框架而愈趋于自由想象的视觉语言外,也更多了些来自他早年记忆中晃游摩洛哥市街的异国氛围,其构图布局往往随兴之所至,时而出入于鬼魅的文字与图像之间相互印证,以平面创造了虚幻的深度,时而运用“后立体派”美学技法,将不同人物(包括墓地里的幽灵与腐尸、骷髅与贵妇、裸女和吸血鬼等)的视角片断融入在同一画面中,变幻无穷、惊奇连连。
  从不以现况为满足、毕生不断创新求变,这便是艾迪·勒格朗笔下构筑魔幻异想的巨匠之风。
其他文献
走访“永乐市场”对面、行经每日香火鼎盛的“霞海城隍庙”旁,一整幢有着气派巴洛克立面、外观醒目的“屈臣氏大药房”李家街屋乃是迪化街(永乐町)一带著名地标建筑,约莫自2010年底开始,其中一侧墙面陆续挂上了成排砖红色布旗写着“1920s' Legacy”(1920年代遗产或1920年代精神),该店名曰“小艺埕”(ArtYard),顾名思义即指“谦卑地在大稻埕卖小艺”,里头不仅有咖啡馆(炉锅咖啡)、展演
期刊
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成了一件颇具革命意义的事情?被革命的,当然不是读者,而是我们阅读时借助的载具。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不过一夜之间,读者感受到的只是捧在手上的工具不一样,而这个工具背后附带的产业链却暗涛汹涌。  未来,我们将如何阅读?未来,书籍会以怎样的姿态呈现于眼前?2012年10月13日, “未来的书和书的未来——2012数字阅读创新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出版主管部门、电子出版平台、电子出版技术供
期刊
第五届工人文学奖得奖作品集  策划:街坊工友服务处教育中心  编辑:工人文学奖委员会  出版社:进一步多媒体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第五届工人文学奖得奖作品集》是简朴又实在的一册书。厚厚的,文字洋洋洒洒的,没有矫作之情也没有华丽装帧。至于奖项本身,它始于二十多年前,四届后停办,如今由一个关注工友的组织再续。它并非举世瞩目的文学荣誉,却盛载了最真实的生活故事。  所以说,真实的文字往往是
期刊
在许多人唱衰出版产业的今天,出版的春天却悄悄地到来。这是因为出版政策的逐步开放,给众多想做出版的人和想发表作品的人带来了希望。出版虽然还没有完全自由,但相比过去其涵盖范围已然宽广很多,想从事出版的人只要按一定的游戏规则就可从事出版行业。想发表作品的人只要其作品得到人们认可,并合符出版政策要求,就能出版。所以现在从事出版的人和写书的人越来越多,大陆图书出版社只有五百多家,但从事出版的公司超过一万家,
期刊
无论是谁,或许都曾为爱执着、疼痛、明知天真却难以自持,告诉自己不能爱,却偏偏就是爱了。在时光洪流里翻滚呼喊,直到人老了、倦了,身份也尴尬起来。过了少女时期但仍心存想念,镜里不免检视自己许多遍,皮肤粗糙、面容憔悴,身处世间感觉苍凉,却不放弃一丝丝爱的可能。其实我们渴望的,无非是回到一种老派的纯真年代;不轻易连络、谈天,一旦碰了就是来真的。约会时走长长的路,望着对方的眼睛说话,离开MSN、离开手机Ap
期刊
“‘教养’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也都看得很重,但我非常反对把‘教养’时时放在心上,我们只要放‘生活’就好了。一旦太注重教养,家长就会处于督导者的位置,连自己的生活都忘记。所谓的教养,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把孩子照顾好,这是一整个经验的传承,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命题。所以,我在进行的工作其实是一种说服,说服父母们在饮食生活里重拾家庭的关怀。”看上去十分柔弱的蔡颖卿,用轻柔的语调说起教养和生活,流露着始终
期刊
21世纪头十年不单向我们展示全球化的问题,也向我们暴露出生态破坏的种种恶果,随着各种地震、海啸、核灾的发生,关注环境以及改变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不再关乎市场、国家或社群的自由意志,而是唯一的、必然的出路。《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正是带出这样一个讯息,因为活在今日我们表面上很“自由”,可以怎样怎样,事实上我们只有一种自由:正视或逃避问题。“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源自诗人里尔克名作《古老的阿波罗石像残躯》的末
期刊
除了分享教养理念之外,蔡颖卿坚持带领各种习作。从最初针对大人的“读书会”,到只有小小孩参与的“小厨师活动”和即将开始的“缝纫活动”,蔡颖卿从生活的不同面向,为“教养”做出自己的定义。  读书会,享受阅读的喜悦  2008年,在台湾三峡的工作室,蔡颖卿成立了读书会。想要成立这个读书会的念头,在她脑海里盘旋了很久,“我只想单纯地跟大家一起享受阅读的喜悦。”蔡颖卿说。  这种分享阅读的心情,与父母对阅读
期刊
该如何向不认识丘彦明的读者介绍她呢?过往的工作经历?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末,她在《中国时报》担任记者,又在《联合报》任副刊编辑,之后成为《联合文学》总编辑。她是台湾文坛最丰富、竞争最大的年代里的重要一员。然而,这些事业上的辉煌经历,都不及日后她激流勇退到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念美术,继而嫁给四川男人在荷兰过的日子更被人津津乐道。或许,“荷兰式美好生活代言人”更适合现在的她。  她笔下的荷兰日子
期刊
江城(River Town)  作者:(美)彼得·海勒斯(Peter Hessler )  出版社:上海译文  《寻路中国》的姊妹篇。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涪陵是我开始认识中国的地方,也是让我成为一个作家的地方。在那里的两年生活经历是一种重生:它把我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