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的节奏教学初探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奏是音乐教学中有关于音乐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构成,在音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就像音乐的骨骼一样,构架了音乐的生命。
  [关键词]节奏;节奏感;声音;创编
  在小学音乐课中,准确地把握好节奏是学生学习歌唱、舞蹈、器乐技能必不可少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中搞好节奏教学,对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不但要创新教法,更要诱导学生发挥自身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节奏的认知
  (一)感性認识节奏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认知从感官开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久地集中在枯燥无味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欲望,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理性认识节奏
  在学生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教师可以适当传授一些理性的知识让学生对节奏有进一步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认知事物的能力都有了相对的提高,在识读乐谱方面应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水平,将必要的理论性知识适当传授给学生,将知识逐步深化。
  二、节奏感的培养
  (一)通过歌词培养节奏感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每一首歌曲的歌词其实都可以按照其歌谱的节奏来朗读,学生在学唱新歌之前,可以让善于模仿的学生跟着教师将歌词按节奏朗读,为接下来的歌谱学习做铺垫。教师更可以在重复念第二遍的时候,通过让他们为老师配音(师朗读歌词时张开嘴念,但不发出声)的形式激发他们念歌词的兴趣,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使他们轻松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感。此外,朗读歌词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节拍中的拍感。我们可以在所学的歌曲中,选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节奏比较规整(规整的节奏更能体现节奏的快速与慢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找到拍感)的歌曲作为重点歌曲来训练学生的拍感感受。
  (二)通过身体律动培养节奏感
  当人的节奏感与运动觉相互联系时,人的身体也可以成为一件独特的“乐器”。因此,让孩子们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也是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节奏感知能力的一种方法。律动与节奏教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动”,它们是一种动态的课堂表现形式,在充满着无限动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普遍性,将所有学生都组织到训练中来。比如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走”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当音乐的节奏快时,可以快走,节奏慢时,慢走;音乐变强的时候可以重走,变轻的时候,轻轻地走;当音乐高时双手叉腰踮起脚尖昂起头走,进入低音区时,身体弯着腰走;音乐又轻又快时,带着小碎步快速走;音乐又高又慢,踮起脚尖迈大步慢走……等等。关于“走”的音乐,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先从简单的入手,等到学生熟练之后,可以选择一些力度,速度有变化的曲子进行练习,我们还可以通过钢琴的弹奏,不断变化歌曲的速度、力度以及音区让学生听辨,这样,既训练了听觉又加强了孩子们的节奏感知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节奏的创编
  有了之前的节奏基础后,教师可以以“节奏创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创作练习。比如之前的按节奏朗读歌词,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后,通过自己的自由发挥,改变歌曲的节奏,创编出新的同旋律不同节奏的歌曲,并且念一念、唱一唱,看看谁的创编最出彩;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随性地切入一些节奏方面的听辨创编练习,不需要占用太多时间,完全是随意随机性的,比如让学生在分组讨论过后,教师以带领学生快速地结束讨论,起一个头拍出节奏,学生一起模仿,随后教师随机点到谁,谁就接着刚才的开头继续创编下去,随意切换节奏,看学生的反应。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更换多种节奏型,还可以让他们用多种敲击的方式敲击、拍手、拍肩、拍胸等等;或者,我们可以直接在教学中设计成一个“节奏接龙”的环节,让学生在直观、生动而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感受节奏带来的无穷变化以及生动的艺术效果。比如在《小朋友的家》一课中,可以通过节奏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掌握好老师给的节奏后,创编新的节奏:XXXXXX | XX X | XX X | XXXX X | XXXX X |(自由往下接)||;对于中低年级的小朋友,我们还可以更换成节奏填空的方式让他们进行创编,比如2/4XXX |( )|( )| XX ||让学生自己在括号内填写节奏,然后再请其他同学念出或拍打出来;教师还可以分发制作好的节奏型卡片,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节奏型,对节奏进行自由组合。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下面探讨合作,最后进行小组比分,由老师作为裁判进行评分讲解。综上所述,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让他们在直观、生动而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节奏带来的无穷变化以及生动的艺术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笔者认为,节奏教学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师生的共同策划和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师,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让有生命的节奏变得只剩单一的传授与机械的练习。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学生潜在的节奏意识,加以开发和挖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勤动脑,多动手,将各感官积极调动起来进行多层次的节奏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能力。
其他文献
在军校管理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配置应当遵循党的领导、学术优先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并通过制度化的规制,合理划分、规范运行、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建立创新型军校这
学前教育专业点的声乐课一直以来是该专业中较为难以把握的课程。从专业角度来说,声乐演唱中的相关技巧与学生进入社会后所从事的专业有着很大的差距。与此同时,随着各大院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声乐教学也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方法过于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声乐表演人才的现实需求。因此,只有进一步优化高校声乐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寻找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新方法,才能使文学教育高校声乐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学生艺术表
<正>付费电视软件解决方案开发商Wyplay与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宣布,Canal+Group的新款CubeS机顶盒采用了F
东北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贴演化历史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而早古生代岩浆记录的发现无疑对该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黑龙江省嫩江依克特地区识别出了早古生代闪长岩
English-language schooling 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for the Chinese education sector,since English has become the communicative means for global political,cul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