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U形开口透明敷贴加高强度外科胶带的改良式腹腔导管固定法在肝癌腹水引流中的效果。
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将108例需要留置腹腔导管引流的肝癌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3M透明敷贴加纸胶布固定,实验组采用带U形开口透明敷贴加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两组固定方法均加用自制纱布绷带将导管连接引流袋固定于腰部。比较两组患者在腹腔引流过程中导管脱出率、敷料更换频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腔导管脱出率、敷料更换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验组固定腹腔导管方法具有牢固安全、经济实用的优点,可显著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护士的工作量。
关键词:引流敷贴导管固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75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61-01
当肝癌癌肿压迫门静脉、肝静脉时,可引起患者腹水形成,从而出现乏力、腹部膨隆、腹胀不适,呼吸短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可加速病情恶化[1],临床采用14G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穿刺留置引流,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导管质软、管细,常规采用3M透明敷贴及纸胶布固定,仍易发生移位、脱管现象。因此,妥善固定腹腔引流导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降低导管脱管率、敷贴更换频率,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病人经济费用、减少对患者反复的穿刺,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U形开口透明敷贴及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导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1.1.1病例来源:选择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需要进行腹腔置管的住院肝癌腹水患者108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25例,年龄23-65岁,置管时间7-15天。
1.1.2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2]的肝癌诊断标准。
1.1.3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癌诊断标准;②肝癌晚期行腹腔置管引流放腹水者;③年龄18-70岁。
1.1.4排除标准:①肝昏迷;②过敏体质患者;③腹部皮肤感染者;④有腹腔置管禁忌症者;⑤精神障碍者。
1.2材料。两组患者均采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贝康牌14G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1626 TegadermTM透明敷贴(10×12cm);实验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1635 TegadermTM透明敷帖(8.5×10.5cm)即U形开口透明敷贴,美国3M公司生产的高强度外科胶带。
1.3病例分组与固定方法。
1.3.1分组情况:10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40例,女1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7±11.1岁,置管时间12.0±2.4天;实验组患者男43例,女1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6±11.0岁,置管时间11.8±2.5天。经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2对照组固定方法:腹腔留置导管后,护士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以腹腔引流管的穿刺点为中心,将导管刻度向外以S型摆放,覆盖3M透明敷贴,在距敷贴外缘3cm处以纸胶布固定。
1.3.3实验组固定方法:将导管刻度向外以S型摆放,将带U形开口敷贴的透明部分以腹腔引流管的穿刺点为中心覆盖,开口部分重叠固定导管,在距敷贴边缘3cm处采用2cm宽高强度外科胶带贴于皮肤,另取一条1cm宽高强度外科胶带用高举平抬法将导管在两弹力胶布之间塑形固定(如图1所示)。
1.4评价方法。
1.4.1导管脱出率:依据导管脱出判断标准,即在使用导管治疗期间,患者导管脱出长度<2cm,为轻度脱出,脱出长度>2cm为重度脱出[3]。
1.4.2敷贴更换条件:敷贴油腻,敷贴失去粘性,边缘卷起。
1.5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成组等级频数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导管脱出率的比较。对照组有40例患者的导管未脱出,占77%,轻度脱出8例,脱出率为15%,重度脱出4例,脱出率达8%。而实验组共53例患者的导管未脱出,高达95%,轻度脱出仅为2例,脱出率仅为3%,重度脱出1例,脱出率为2%。两组导管脱出率经秩和检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1。
2.2敷料更换频率的比较。52例对照组患者的导管敷料更换频率每周更换一次的为14例,每周更换两次为22例,每周更换三次为16例。而实验组,每周更换一次为30例,每周更换两次为18例,每周换三次的仅为8例。两组敷料更换频率经秩和检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2。
3讨论
3.1采用改良式腹腔导管固定方法可显著降低导管的脱管率。近年来,临床使用14G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癌患者顽固性腹水的引流治疗,因其留置时间较长,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交叉感染,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4]。但因导管较细,固定不牢固,易导致导管脱出。腹腔穿刺术后,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是确保引流通畅,防止导管脱出,保证导管正常使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发现临床采用的3M透明敷贴加纸胶布的固定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易受温度及潮湿等情况的影响,使胶布粘性降低以及患者活动及穿脱衣服时,纸胶布固定强度较低不能满足患者的活动要求,不利于腹腔导管的固定,易造成导管脱落。采用改良式腹腔导管固定方法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敷贴透气性好,开口部分重叠固定导管,固定牢固,再加上导管从两层弹力胶布中穿过,两层高强度外科胶带粘贴紧密,能够起到良好固定作用,在患者牵拉导管时,弹力胶带可起到缓冲牵拉作用,有效固定导管,明显减少导管脱管率。
3.2采用改良式腹腔导管固定方法可减少敷贴更换的频率。对照组使用的腹腔导管固定方法易受温度及皮肤湿度的影响,胶布受潮易失去粘性,敷贴易卷边,常需要及时更换,既增加护理工作量,又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使用U形开口敷贴,开口两边重叠覆盖导管,增加导管固定强度,此外高强度外科胶带不易产生残胶、溢胶,并利用其具有的延展性及良好的透气性,两层胶布融合粘贴使固定的导管不易移动,延长了固定时间,减少了更换敷贴次数,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从而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4小结
综上所述,患者在留置腹腔导管期间,最重要的是防止导管脱落,因此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是临床有效治疗的保证[5]。本研究表明,使用U形开口敷贴加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腹腔导管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导管脱出率,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岩菊.腹腔内灌注羟基喜树碱联合微波热疗治疗恶性腹水[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143
[2]吴在德,吴肇汉,等.外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2-485
[3]黄顺,李洪云,秦玉玲等.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防止慢性肝衰竭患者腹腔留置导管脱出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711
[4]江晓,林彭娜.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积液穿刺引流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43-44
[5]雷丽婵,潘锡珊,陈玉娣,等.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胸腔引流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44-45
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将108例需要留置腹腔导管引流的肝癌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3M透明敷贴加纸胶布固定,实验组采用带U形开口透明敷贴加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两组固定方法均加用自制纱布绷带将导管连接引流袋固定于腰部。比较两组患者在腹腔引流过程中导管脱出率、敷料更换频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腔导管脱出率、敷料更换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验组固定腹腔导管方法具有牢固安全、经济实用的优点,可显著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护士的工作量。
关键词:引流敷贴导管固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75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61-01
当肝癌癌肿压迫门静脉、肝静脉时,可引起患者腹水形成,从而出现乏力、腹部膨隆、腹胀不适,呼吸短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可加速病情恶化[1],临床采用14G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穿刺留置引流,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导管质软、管细,常规采用3M透明敷贴及纸胶布固定,仍易发生移位、脱管现象。因此,妥善固定腹腔引流导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降低导管脱管率、敷贴更换频率,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病人经济费用、减少对患者反复的穿刺,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U形开口透明敷贴及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导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1.1.1病例来源:选择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需要进行腹腔置管的住院肝癌腹水患者108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25例,年龄23-65岁,置管时间7-15天。
1.1.2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2]的肝癌诊断标准。
1.1.3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癌诊断标准;②肝癌晚期行腹腔置管引流放腹水者;③年龄18-70岁。
1.1.4排除标准:①肝昏迷;②过敏体质患者;③腹部皮肤感染者;④有腹腔置管禁忌症者;⑤精神障碍者。
1.2材料。两组患者均采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贝康牌14G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1626 TegadermTM透明敷贴(10×12cm);实验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1635 TegadermTM透明敷帖(8.5×10.5cm)即U形开口透明敷贴,美国3M公司生产的高强度外科胶带。
1.3病例分组与固定方法。
1.3.1分组情况:10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40例,女1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7±11.1岁,置管时间12.0±2.4天;实验组患者男43例,女1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6±11.0岁,置管时间11.8±2.5天。经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2对照组固定方法:腹腔留置导管后,护士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以腹腔引流管的穿刺点为中心,将导管刻度向外以S型摆放,覆盖3M透明敷贴,在距敷贴外缘3cm处以纸胶布固定。
1.3.3实验组固定方法:将导管刻度向外以S型摆放,将带U形开口敷贴的透明部分以腹腔引流管的穿刺点为中心覆盖,开口部分重叠固定导管,在距敷贴边缘3cm处采用2cm宽高强度外科胶带贴于皮肤,另取一条1cm宽高强度外科胶带用高举平抬法将导管在两弹力胶布之间塑形固定(如图1所示)。
1.4评价方法。
1.4.1导管脱出率:依据导管脱出判断标准,即在使用导管治疗期间,患者导管脱出长度<2cm,为轻度脱出,脱出长度>2cm为重度脱出[3]。
1.4.2敷贴更换条件:敷贴油腻,敷贴失去粘性,边缘卷起。
1.5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成组等级频数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导管脱出率的比较。对照组有40例患者的导管未脱出,占77%,轻度脱出8例,脱出率为15%,重度脱出4例,脱出率达8%。而实验组共53例患者的导管未脱出,高达95%,轻度脱出仅为2例,脱出率仅为3%,重度脱出1例,脱出率为2%。两组导管脱出率经秩和检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1。
2.2敷料更换频率的比较。52例对照组患者的导管敷料更换频率每周更换一次的为14例,每周更换两次为22例,每周更换三次为16例。而实验组,每周更换一次为30例,每周更换两次为18例,每周换三次的仅为8例。两组敷料更换频率经秩和检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2。
3讨论
3.1采用改良式腹腔导管固定方法可显著降低导管的脱管率。近年来,临床使用14G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癌患者顽固性腹水的引流治疗,因其留置时间较长,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交叉感染,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4]。但因导管较细,固定不牢固,易导致导管脱出。腹腔穿刺术后,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是确保引流通畅,防止导管脱出,保证导管正常使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发现临床采用的3M透明敷贴加纸胶布的固定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易受温度及潮湿等情况的影响,使胶布粘性降低以及患者活动及穿脱衣服时,纸胶布固定强度较低不能满足患者的活动要求,不利于腹腔导管的固定,易造成导管脱落。采用改良式腹腔导管固定方法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敷贴透气性好,开口部分重叠固定导管,固定牢固,再加上导管从两层弹力胶布中穿过,两层高强度外科胶带粘贴紧密,能够起到良好固定作用,在患者牵拉导管时,弹力胶带可起到缓冲牵拉作用,有效固定导管,明显减少导管脱管率。
3.2采用改良式腹腔导管固定方法可减少敷贴更换的频率。对照组使用的腹腔导管固定方法易受温度及皮肤湿度的影响,胶布受潮易失去粘性,敷贴易卷边,常需要及时更换,既增加护理工作量,又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使用U形开口敷贴,开口两边重叠覆盖导管,增加导管固定强度,此外高强度外科胶带不易产生残胶、溢胶,并利用其具有的延展性及良好的透气性,两层胶布融合粘贴使固定的导管不易移动,延长了固定时间,减少了更换敷贴次数,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从而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4小结
综上所述,患者在留置腹腔导管期间,最重要的是防止导管脱落,因此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是临床有效治疗的保证[5]。本研究表明,使用U形开口敷贴加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腹腔导管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导管脱出率,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岩菊.腹腔内灌注羟基喜树碱联合微波热疗治疗恶性腹水[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143
[2]吴在德,吴肇汉,等.外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2-485
[3]黄顺,李洪云,秦玉玲等.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防止慢性肝衰竭患者腹腔留置导管脱出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711
[4]江晓,林彭娜.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积液穿刺引流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43-44
[5]雷丽婵,潘锡珊,陈玉娣,等.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胸腔引流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