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 抒写真情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0624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常常听到其他老师各种各样的抱怨,学生写不出语言优美的作文,即使写出也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作文训练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想改变目前作文的状况,真正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广泛积累素材,从中感悟人生,培养感情。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有了生活,才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才精彩,才富有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抒写真情呢?
  一、用心观察,学会感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有平淡无奇的小事。大事固然引人注目,但这些小事之中往往蕴含着非同寻常的哲理,表现了生活中不同寻常的真、善、美。在生活的细节中,父母在与自己交流中那深情的目光,包含着期待,蕴藏着希冀,我们是否观察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生活中,我们与同学的一次交往,那种温馨,那种友情,又意味着什么,我们从中领略到了什么。当我们与一位路人发生争执时,我们是恶言相出,还是好言相待,不同的态度,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感悟。感悟的来源是琐屑的事情。这种琐事,生活中到处可见,但我们很多同学往往不用心观察,感悟不到什么,而有的同学却能产生丰富的联想,有着深刻的感悟,其关键就在于是否能用心观察生活,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
  二、善于借鉴,悟出至理
  我们的教材内容广泛,很多优秀的篇章都包含着生活的哲理,有的还运用着前人留下的格言、警句阐发事理。这些格言、警句是前人对生活感悟的结果,是至理。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挖掘出来,并让学生进行评论,收获将是不菲的。比如,巴尔扎克言:“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教师把它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看了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命、情感结合起来,产生了共鸣,引发了感触。久而久之,遇到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学生自然就感悟顿生。这种方式效果很好,既谈了感受,作文时又能运用,真是一举两得,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立足生活,感受真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习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那就是要立足于生活。常言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舞台有多大,作文的空间就有多广。学生习作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情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体验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读书生活,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体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感情,并用作文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实践证明,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拓宽作文渠道,增加作文教学的广度;能提炼生活,挖掘作文的主题,能增加作文教学的深度。多样的生活,不同的体验,能让学生感受真感情,抒写真个性。
  四、广泛交流,抒写真情
  让学生交流,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愿意公开表露自己的心迹,对一些事物虽然有自己的见解,但总认为心与心的交流只能在小范围进行。所以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从自己做起,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远的可以谈自己对自然的感恩、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近的可以谈自己对学校发生事情的看法、谈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然后让学生借鉴仿效。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做到能与学生平等地交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倾吐衷肠的氛围。有了这种良好的氛围,加之教师的鼓励,学生就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了学生的活动,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思考问题,用心地感受生活,进而去表达对生活的态度,抒写对生活的真情。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学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储备到一定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便逐渐萌动,最后就一发而不可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真情,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具备了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才能轻松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具有鲜明特点和独具个性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航空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振动值超上限,分解发现主轴承保持架断裂,从轴承的损伤特征、保持架表面粗糙度Ra、兜孔转角R尺寸、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保持架的失效性质,
依据标准JJF1059-1999对直读光谱仪分析法测定钢中碳的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碳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举例计算并推导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值。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网络课程的开设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本文在分析电教馆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归纳了网络课程的基本特征,说明网络课程的一般形式。通过对师生关系、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分析,希望对正在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学校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课程 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    苏州市电教馆的网络课程是基于魔灯(Moodle)平台下的课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