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识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完成单位和个人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据此,介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模式、收集方法,分析了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人事档案改革的前景。
一、引言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人事档案能历史全面地记载个人经历、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信息,使企业的各类人才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认识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完成单位和个人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新的模式,主要有内向型封闭式和社会化开放式两种。
1、内向型封闭式管理模式此种模式是指人事档案由单位内部的组织、人事档案部门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供领导和组织部门利用,一般不对外开放。目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的国家公务员、教师、科研人员等人事档案大多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收集和管理。由于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可以较全面系统地收集。同时,由于本单位工作内容大体相同,对人事档案的分类、排列、鉴定可采用比较一致的标准,便于管理。(2)便于本单位领导及时利用人事档案。由于本单位保管人事档案,当领导需要了解有关人员的经历、成果等情况时,就能很快从本单位人事档案机构中查阅到。(3)有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议事档案材料是组织部门在考察了解和使用人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它记载的有关内容由组织部门统一掌握和利用,对人事档案的保密具有较大作用。
2、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1999年5月17日,中国政府上网工程主网站宣布正式开通,许多省级、县级地方政府也相继上网,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办公费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而且使公民能公开查阅行政机关的有关电子文件,积极参与决策。人事档案开放式管理模式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它具有以下特点:
(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经济组织形式,它们对人才的吸纳、流动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代理制度等应运而生,从而使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的职能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而是面向社会。(2)人事档案的来源与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来源单一,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来自社区范围内的各类人员。由于各类人员的身份不同,集中起来就显得复杂,其档案内容自然是丰富多样。
三、人事档案的收集方法
根据人事档案形成、补充的特点和来源渠道,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收集方法:
1、定向收集。就是向形成人事档案或与形成人事档案有关的单位和部门收集。因为个人工作的现单位、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含职称评定和科技成果评定、奖励部门)可能形成有关人员的人事材料。为了做到不致遗漏,可根据有关人员的经历和社会活动变化情况,列出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名单,逐一进行收集。
2、按时收集。由于人事档案的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其收集工作必须坚持经常化。所谓按时收集,包括随时收集、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三种情况。随时收集,是根据形成人事档案的时间特点和掌握的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收集。定期收集,是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季度或每半年与有关部门联系,收集在一定阶段内形成的人事材料。不定期收集,就是从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确定收集的具体时间。这三种收集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灵活掌握,使收集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
四、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时代的变迁,利用目的的转移,人事档案利用率下降。在那个偏激的年代里,人事档案可主宰一个人的政治前途,人事档案让人望而生畏。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人们关心政治的少了,人事档案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与以前相比不大了,更严重的是在选拔任用干部、聘用人上,某些领导不看该同志的人事档案,而是凭主观感觉好坏下结论。在人员流动上,有些单位特别是个体、外资企业录用人员只需一个学历证明,本人填一份个人履历表即可确定是否录用,把人事档案看成是可有可无之物。
2、人事档案材料内容中存在片面、不真实等问题。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专业特点材料少,鉴定考核材料中成绩多是千篇一律赞扬术语,缺点是千人一面的希望之词。为了某一时期的个人需要,人事档案中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及学历记载前后不一,不尊重事实的情况,某些领导干部档案也存在此类现象,流动人員档案中这类情况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两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各有利弊,虽然服务的主体不同,但服务的准则与目的相同。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在一定时期内。两种模式将并存发展,共同为人力资源提供扩展的空间。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人才流动的数最与质量的逐步增强,未来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更加完善。
一、引言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人事档案能历史全面地记载个人经历、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信息,使企业的各类人才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认识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完成单位和个人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新的模式,主要有内向型封闭式和社会化开放式两种。
1、内向型封闭式管理模式此种模式是指人事档案由单位内部的组织、人事档案部门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供领导和组织部门利用,一般不对外开放。目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的国家公务员、教师、科研人员等人事档案大多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收集和管理。由于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可以较全面系统地收集。同时,由于本单位工作内容大体相同,对人事档案的分类、排列、鉴定可采用比较一致的标准,便于管理。(2)便于本单位领导及时利用人事档案。由于本单位保管人事档案,当领导需要了解有关人员的经历、成果等情况时,就能很快从本单位人事档案机构中查阅到。(3)有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议事档案材料是组织部门在考察了解和使用人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它记载的有关内容由组织部门统一掌握和利用,对人事档案的保密具有较大作用。
2、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1999年5月17日,中国政府上网工程主网站宣布正式开通,许多省级、县级地方政府也相继上网,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办公费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而且使公民能公开查阅行政机关的有关电子文件,积极参与决策。人事档案开放式管理模式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它具有以下特点:
(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经济组织形式,它们对人才的吸纳、流动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代理制度等应运而生,从而使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的职能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而是面向社会。(2)人事档案的来源与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来源单一,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来自社区范围内的各类人员。由于各类人员的身份不同,集中起来就显得复杂,其档案内容自然是丰富多样。
三、人事档案的收集方法
根据人事档案形成、补充的特点和来源渠道,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收集方法:
1、定向收集。就是向形成人事档案或与形成人事档案有关的单位和部门收集。因为个人工作的现单位、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含职称评定和科技成果评定、奖励部门)可能形成有关人员的人事材料。为了做到不致遗漏,可根据有关人员的经历和社会活动变化情况,列出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名单,逐一进行收集。
2、按时收集。由于人事档案的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其收集工作必须坚持经常化。所谓按时收集,包括随时收集、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三种情况。随时收集,是根据形成人事档案的时间特点和掌握的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收集。定期收集,是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季度或每半年与有关部门联系,收集在一定阶段内形成的人事材料。不定期收集,就是从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确定收集的具体时间。这三种收集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灵活掌握,使收集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
四、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时代的变迁,利用目的的转移,人事档案利用率下降。在那个偏激的年代里,人事档案可主宰一个人的政治前途,人事档案让人望而生畏。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人们关心政治的少了,人事档案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与以前相比不大了,更严重的是在选拔任用干部、聘用人上,某些领导不看该同志的人事档案,而是凭主观感觉好坏下结论。在人员流动上,有些单位特别是个体、外资企业录用人员只需一个学历证明,本人填一份个人履历表即可确定是否录用,把人事档案看成是可有可无之物。
2、人事档案材料内容中存在片面、不真实等问题。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专业特点材料少,鉴定考核材料中成绩多是千篇一律赞扬术语,缺点是千人一面的希望之词。为了某一时期的个人需要,人事档案中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及学历记载前后不一,不尊重事实的情况,某些领导干部档案也存在此类现象,流动人員档案中这类情况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两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各有利弊,虽然服务的主体不同,但服务的准则与目的相同。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在一定时期内。两种模式将并存发展,共同为人力资源提供扩展的空间。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人才流动的数最与质量的逐步增强,未来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