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坚持以人为本,2014年继续深化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科学全程监管,不断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制度,努力探索科学监管的方法和途径。监管部门坚持以“三个从严”抓队伍(从严的纪律约束、从严的工作标准、从严的管理措施)、“五个最严”抓监管(最严的准入、最严的监管、最严的执法、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的要求,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和宣传培训,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格局。
一、总体情况
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6.7%,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52/10万,年食品抽检数达到11.3件/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得分为80.4分,上海市食品安全咨询和投诉举报按时答复率100%。上海市2014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情况
(一)行政许可情况
目前,上海市有效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等许可证共219 090张。目前,共有1 543户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 617张;《食品流通许可证》150 022张;《餐饮服务许可证》65 871张,其中,公共餐饮单位48 969户【特大型饭店109户、大型饭店2 506户、中型饭店7 786户、小型饭店8 935户、其他29 633户(包括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等)】、食堂15 089户、集体用餐配送单位340户、中央厨房133户、现制现售1 327户、其他餐饮单位13户;有564户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获得580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014年上海持有效许可证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55户,均已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要求,共获得382张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共有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1家牛羊肉定点屠宰场(清真,设置在宝山区)。2014年屠宰生猪556.7万头,屠宰牛羊2 137头;共有445户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29户食品企业获得出口食品企业备案证书,52户食品原料种植、养殖企业获得出口备案资格,对2 972户进口食品收货人进行了备案。
(二)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监管情况
为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2014年度继续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1.食品生产企业:目前上海共有A级企业353家,同比增加3.6%,B级(921家)、C级(269家)同比减少。
2.食品流通企业:对上海市食品流通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按违法情况进行分级管理:无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一类企业,有60 004家;有轻微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二类企业,有4 058家;有一般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三类企业,有1 464家;有严重违法记录的,认定为四类企业,有997家。
17
食品与生活 2015-03
3.餐饮服务单位:对上海市65 871户持证餐饮单位中处于经营状态的47 924户餐饮单位实施了动态等级评定。已实施动态等级评定单位中,笑脸(良好)有14 089家(29.4%);平脸(一般)有30 703(64.1%);哭脸(较差)有3 132家(6.5%)。
4.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对上海市537户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分级管理(另外27户压力锅和食品商用电热设备生产企业作为一般风险产品未纳入分级管理)。A级企业(150家)同比增加4%,B级(333家)和C级(54家)企业有所减少。
5.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符合条件的198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分级管理,其中A级146户(食品生产单位10户,餐饮单位99户,食品经营单位37户),B级51户(餐饮单位17户,食品经营单位34户),C级1户。
(三)食品供应情况
目前,上海市农产品批发市场50个,年批发交易粮食、肉类等各类食用农产品约1 500万吨,约占上海市消费总量70%;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约2 100万吨,外省市供沪量约占上海市消费量70%。上海市2014年食品工业企业总销售额约为1 057.6亿元,比2013年预计下降1.63%。
上海市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440户,地产蔬菜年上市供应330万吨;年出栏千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270家,地产生猪年出栏290.2万头;水产品养殖基地1 133个,年供应量15万吨。
2014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含食品添加剂)12.27万批,347万吨,价值96.8亿美元,其中占前三位的是食用植物油、乳与乳制品、动物源性食品(肉类)。2014年上海地区出口食品(含食品添加剂)2.1万批,21.7万吨,价值7.35亿美元,其中占前三位的食品分别是饮料与冷冻饮品、肠衣、食品添加剂。
(四)食品监督性抽检情况
2014年上海市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品259 116件,同比增长0.9%;合格率为97.8%。快速检测166.7万项次,同比增长0.4%,快速检测筛检阳性率为0.51%。
根据食品抽检结果分析,导致上海市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见图1)如下:
1.从主要食用农产品抽检情况看,上海市地产农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但市场销售的部分农产品还存在一些危害因素,主要是水产品中渔药残留不合格。
2.从生产加工环节抽检情况看,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原因:一是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营养标签标示不规范;二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主要涉及瓶装或桶装饮用水、糕点、散装豆制品中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三是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主要是部分食品中山梨酸、硫酸铝钾、二氧化硫超标。
3.从食品流通环节抽检情况看,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原因:一是熟肉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等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二是市售蔬菜、水产品农药、渔药残留超标;三是食品添加剂超标。
4.从餐饮服务环节抽检情况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即食食品表面环节(含餐饮具)、色拉、熟肉制品、现制饮料、生食水产品、面包糕点等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二是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合成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超标。
5.从食品相关产品抽检情况看,不合格的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材质质量引起的安全问题,如金属制品重金属迁移超标;二是产品设计存在缺陷,如电路设计不当;三是标签标识不符合相关标准。
6.从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情况看,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一是部分进口食品检出含有我国严禁进境的动物源性产品及未申报的转基因成分;二是部分进口食品检出不符合我国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理化项目不合格(含兽药残留超标等)、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三是中文标签符合性抽检不符合要求,版面内容不规范等;四是感官检验不合格,主要包括包装破损、超过保质期、霉变、胖听、无生产日期等。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一、总体情况
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6.7%,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52/10万,年食品抽检数达到11.3件/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得分为80.4分,上海市食品安全咨询和投诉举报按时答复率100%。上海市2014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情况
(一)行政许可情况
目前,上海市有效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等许可证共219 090张。目前,共有1 543户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 617张;《食品流通许可证》150 022张;《餐饮服务许可证》65 871张,其中,公共餐饮单位48 969户【特大型饭店109户、大型饭店2 506户、中型饭店7 786户、小型饭店8 935户、其他29 633户(包括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等)】、食堂15 089户、集体用餐配送单位340户、中央厨房133户、现制现售1 327户、其他餐饮单位13户;有564户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获得580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014年上海持有效许可证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55户,均已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要求,共获得382张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共有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1家牛羊肉定点屠宰场(清真,设置在宝山区)。2014年屠宰生猪556.7万头,屠宰牛羊2 137头;共有445户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29户食品企业获得出口食品企业备案证书,52户食品原料种植、养殖企业获得出口备案资格,对2 972户进口食品收货人进行了备案。
(二)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监管情况
为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2014年度继续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1.食品生产企业:目前上海共有A级企业353家,同比增加3.6%,B级(921家)、C级(269家)同比减少。
2.食品流通企业:对上海市食品流通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按违法情况进行分级管理:无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一类企业,有60 004家;有轻微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二类企业,有4 058家;有一般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三类企业,有1 464家;有严重违法记录的,认定为四类企业,有997家。
17
食品与生活 2015-03
3.餐饮服务单位:对上海市65 871户持证餐饮单位中处于经营状态的47 924户餐饮单位实施了动态等级评定。已实施动态等级评定单位中,笑脸(良好)有14 089家(29.4%);平脸(一般)有30 703(64.1%);哭脸(较差)有3 132家(6.5%)。
4.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对上海市537户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分级管理(另外27户压力锅和食品商用电热设备生产企业作为一般风险产品未纳入分级管理)。A级企业(150家)同比增加4%,B级(333家)和C级(54家)企业有所减少。
5.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符合条件的198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分级管理,其中A级146户(食品生产单位10户,餐饮单位99户,食品经营单位37户),B级51户(餐饮单位17户,食品经营单位34户),C级1户。
(三)食品供应情况
目前,上海市农产品批发市场50个,年批发交易粮食、肉类等各类食用农产品约1 500万吨,约占上海市消费总量70%;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约2 100万吨,外省市供沪量约占上海市消费量70%。上海市2014年食品工业企业总销售额约为1 057.6亿元,比2013年预计下降1.63%。
上海市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440户,地产蔬菜年上市供应330万吨;年出栏千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270家,地产生猪年出栏290.2万头;水产品养殖基地1 133个,年供应量15万吨。
2014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含食品添加剂)12.27万批,347万吨,价值96.8亿美元,其中占前三位的是食用植物油、乳与乳制品、动物源性食品(肉类)。2014年上海地区出口食品(含食品添加剂)2.1万批,21.7万吨,价值7.35亿美元,其中占前三位的食品分别是饮料与冷冻饮品、肠衣、食品添加剂。
(四)食品监督性抽检情况
2014年上海市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品259 116件,同比增长0.9%;合格率为97.8%。快速检测166.7万项次,同比增长0.4%,快速检测筛检阳性率为0.51%。
根据食品抽检结果分析,导致上海市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见图1)如下:
1.从主要食用农产品抽检情况看,上海市地产农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但市场销售的部分农产品还存在一些危害因素,主要是水产品中渔药残留不合格。
2.从生产加工环节抽检情况看,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原因:一是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营养标签标示不规范;二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主要涉及瓶装或桶装饮用水、糕点、散装豆制品中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三是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主要是部分食品中山梨酸、硫酸铝钾、二氧化硫超标。
3.从食品流通环节抽检情况看,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原因:一是熟肉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等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二是市售蔬菜、水产品农药、渔药残留超标;三是食品添加剂超标。
4.从餐饮服务环节抽检情况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即食食品表面环节(含餐饮具)、色拉、熟肉制品、现制饮料、生食水产品、面包糕点等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二是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合成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超标。
5.从食品相关产品抽检情况看,不合格的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材质质量引起的安全问题,如金属制品重金属迁移超标;二是产品设计存在缺陷,如电路设计不当;三是标签标识不符合相关标准。
6.从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情况看,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一是部分进口食品检出含有我国严禁进境的动物源性产品及未申报的转基因成分;二是部分进口食品检出不符合我国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理化项目不合格(含兽药残留超标等)、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三是中文标签符合性抽检不符合要求,版面内容不规范等;四是感官检验不合格,主要包括包装破损、超过保质期、霉变、胖听、无生产日期等。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