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汽车公司拥有18.51亿元权益的韩国双龙汽车已陷入破产边缘。现在,双龙汽车提出企业回生申请,若被批准,则可以进入法律程序来协调各利益相关方,为解决危机提供更快的途径。
双龙面临破产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其自身产品无法应对市场变化。双龙汽车偏重于SUV和大型轿车的产品机构本身就存在问题。Chairman W、爱腾(Actyon)、享御(Kyron)等主要产品都是SUV和大型轿车,如果SUV和大型轿车不畅销,完全没有代替的中小型汽车。据记者了解,上汽收购双龙汽车之前,双龙汽车在韩国国内掀起的SUV热潮下,通过雷斯特(Rexton)等车型的畅销保持了盈利结构。但是,双龙汽车被上汽收购之后,SUV热潮逐渐消退,导致经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持续恶化。除了2007年通过节约费用创造115亿韩元的盈利外,每年都出现1000亿~2000亿韩元的亏损。
尽管上海汽车在挽救双龙汽车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韩国媒体却指责上汽要为双龙汽车面临的危机负首要责任,其理由是上汽收购双龙汽车以后的4年里,在提高双龙汽车生产效率、使产品结构多样化、提高竞争力方面完全失败。上汽没有履行进一步投资10亿美元的承诺,原有的新车开发计划也陆续被推迟。
及时抽身,也许是上汽明智的选择。
近日,韩国双龙汽车称其董事会已决定申请企业回生流程,这预示双龙进入类似于破产保护的程序。对此,上汽集团表示,双龙汽车提出回生申请是无奈之举,也是上海汽车在尽最后的努力挽救这个企业。一直以来,上海汽车为了挽救双龙进行了多种积极努力,不断与双龙管理层、工会、银行及政府进行沟通,但未能取得各方一致意见。
汽车专家贾新光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龙这块鸡肋,让上汽赔了夫人又折兵,或许到了选择退出的时候,陷入亏损困境的双龙显然会拖累上汽。也许,上汽和双龙将重现菲亚特和通用分手的历史。”
输血解困
什么原因让双龙到了现在的地步呢?贾新光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双龙主导产品以高油耗的SUV车型为主,这是其在金融风暴冲击下濒临破产的主要原因。目前双龙在韩国本土和海外的需求都在下滑,陷入危机不可避免,但这是系统性危机。如果政府、上汽、双龙管理层和工会几方继续博弈,双龙可能被拖到破产,受害最大的是韩国汽车工人和上汽。”
2008年12月以来,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罢工、扣押上汽员工、要求注资,给其母公司——上汽集团,制造的麻烦不断。据最新报道称,嗷嗷待哺的双龙再次从上汽获得259亿韩元“输血”。
双龙汽车董事会在近日的声明中表示,最近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韩国国内销售的急剧下降以及出口装船量的减少,扩大了经营亏损,再加上金融市场信用紧缩的影响,无法实现正常的融资,双龙面临着严重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双龙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其总销量仅为9.2665万辆,比2007年减少了29.6%。其中2008年12月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50%以上。双龙除2007年实现盈利(2.1亿元人民币)外,2005年、2006年、2008年(预计)累计亏损为28.58亿元人民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李师忠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收购双龙曾经是上汽引以为傲的海外并购壮举,但是从收购之初到现在,双龙汽车的问题是一言难尽,上汽此次注资也只能暂时缓解双龙的危机,上汽为双龙花了很多钱,目前进退两难。”
全球化难题
贾新光说:“如果企业回生程度被批准,上汽作为第一大股东的经营权可能被中止行使,这个中国汽车业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海外并购也将宣告失败。”
据记者了解,回生程序是在法院主导下,调整股东、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法律关系,促使面临危机的企业恢复经营的一种法定程序。作为回生计划的一部分,股东的股权有可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债权人也会丧失部分或全部利益。上汽发布的提示性公告表示,作为双龙的最大股东,上海汽车拥有双龙的权益为18.51亿元,目前正对财务方面的具体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测算。
据悉,上汽于2004年10月斥资5900亿韩元入股双龙并成为其最大股东。虽然上汽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但想借韩国双龙汽车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并不容易。据了解,上汽集团曾提出可以为双龙公司提供2亿美元的救济性租金援助,条件是双龙公司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但由于工会组织十分强势,双龙汽车削减人员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尝试一直没有成功。
李师忠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这件事足以让中国汽车企业清醒一下,认识自身的不足。去海外投资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慎重,应先具备在国外运作的能力。走出国门,不仅代表企业本身的利益,更代表中国的形象。”
前途难卜
李师忠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为了避免今后更大的损失,上汽确实应该放弃双龙。尽管结局有些意外,但有志于国际化经营的中国车企,将会从上汽和双龙的故事里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直以来,为了挽救双龙汽车,上汽已进行了多种积极努力,甚至在2008年底向双龙汽车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技术合作资金。可是从长远看,受众多非经营方面因素的影响,双龙的前途渺茫。
据报道,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一方面在强调双龙对韩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推三阻四,始终不愿伸出援手。韩国产业银行甚至表示,要求上汽先出至少2亿美金,然后再“考虑”救助的问题。一家韩国上市公司,银行和政府不救援,居然要求大股东直接注资。这和欧美国家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双龙工会拒绝双龙管理层提出的为应对眼下危机的结构调整和裁员措施,还威胁再次罢工。
贾新光说:“作为豪华型高档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及休闲车领域的专门制造商之一,双龙汽车正极尽全力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在全球市场竖立其品牌形象。然而在油价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双龙因产品结构过分倚重SUV等高油耗产品首当其冲,欧洲和日本中、大型SUV产品则强力挤压双龙的市场,现在美国三大都被逼要转型,双龙根本就不具备转型的条件。放弃双龙,是上汽最明智的选择。”
双龙面临破产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其自身产品无法应对市场变化。双龙汽车偏重于SUV和大型轿车的产品机构本身就存在问题。Chairman W、爱腾(Actyon)、享御(Kyron)等主要产品都是SUV和大型轿车,如果SUV和大型轿车不畅销,完全没有代替的中小型汽车。据记者了解,上汽收购双龙汽车之前,双龙汽车在韩国国内掀起的SUV热潮下,通过雷斯特(Rexton)等车型的畅销保持了盈利结构。但是,双龙汽车被上汽收购之后,SUV热潮逐渐消退,导致经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持续恶化。除了2007年通过节约费用创造115亿韩元的盈利外,每年都出现1000亿~2000亿韩元的亏损。
尽管上海汽车在挽救双龙汽车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韩国媒体却指责上汽要为双龙汽车面临的危机负首要责任,其理由是上汽收购双龙汽车以后的4年里,在提高双龙汽车生产效率、使产品结构多样化、提高竞争力方面完全失败。上汽没有履行进一步投资10亿美元的承诺,原有的新车开发计划也陆续被推迟。
及时抽身,也许是上汽明智的选择。
近日,韩国双龙汽车称其董事会已决定申请企业回生流程,这预示双龙进入类似于破产保护的程序。对此,上汽集团表示,双龙汽车提出回生申请是无奈之举,也是上海汽车在尽最后的努力挽救这个企业。一直以来,上海汽车为了挽救双龙进行了多种积极努力,不断与双龙管理层、工会、银行及政府进行沟通,但未能取得各方一致意见。
汽车专家贾新光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龙这块鸡肋,让上汽赔了夫人又折兵,或许到了选择退出的时候,陷入亏损困境的双龙显然会拖累上汽。也许,上汽和双龙将重现菲亚特和通用分手的历史。”
输血解困
什么原因让双龙到了现在的地步呢?贾新光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双龙主导产品以高油耗的SUV车型为主,这是其在金融风暴冲击下濒临破产的主要原因。目前双龙在韩国本土和海外的需求都在下滑,陷入危机不可避免,但这是系统性危机。如果政府、上汽、双龙管理层和工会几方继续博弈,双龙可能被拖到破产,受害最大的是韩国汽车工人和上汽。”
2008年12月以来,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罢工、扣押上汽员工、要求注资,给其母公司——上汽集团,制造的麻烦不断。据最新报道称,嗷嗷待哺的双龙再次从上汽获得259亿韩元“输血”。
双龙汽车董事会在近日的声明中表示,最近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韩国国内销售的急剧下降以及出口装船量的减少,扩大了经营亏损,再加上金融市场信用紧缩的影响,无法实现正常的融资,双龙面临着严重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双龙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其总销量仅为9.2665万辆,比2007年减少了29.6%。其中2008年12月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50%以上。双龙除2007年实现盈利(2.1亿元人民币)外,2005年、2006年、2008年(预计)累计亏损为28.58亿元人民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李师忠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收购双龙曾经是上汽引以为傲的海外并购壮举,但是从收购之初到现在,双龙汽车的问题是一言难尽,上汽此次注资也只能暂时缓解双龙的危机,上汽为双龙花了很多钱,目前进退两难。”
全球化难题
贾新光说:“如果企业回生程度被批准,上汽作为第一大股东的经营权可能被中止行使,这个中国汽车业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海外并购也将宣告失败。”
据记者了解,回生程序是在法院主导下,调整股东、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法律关系,促使面临危机的企业恢复经营的一种法定程序。作为回生计划的一部分,股东的股权有可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债权人也会丧失部分或全部利益。上汽发布的提示性公告表示,作为双龙的最大股东,上海汽车拥有双龙的权益为18.51亿元,目前正对财务方面的具体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测算。
据悉,上汽于2004年10月斥资5900亿韩元入股双龙并成为其最大股东。虽然上汽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但想借韩国双龙汽车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并不容易。据了解,上汽集团曾提出可以为双龙公司提供2亿美元的救济性租金援助,条件是双龙公司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但由于工会组织十分强势,双龙汽车削减人员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尝试一直没有成功。
李师忠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这件事足以让中国汽车企业清醒一下,认识自身的不足。去海外投资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慎重,应先具备在国外运作的能力。走出国门,不仅代表企业本身的利益,更代表中国的形象。”
前途难卜
李师忠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为了避免今后更大的损失,上汽确实应该放弃双龙。尽管结局有些意外,但有志于国际化经营的中国车企,将会从上汽和双龙的故事里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直以来,为了挽救双龙汽车,上汽已进行了多种积极努力,甚至在2008年底向双龙汽车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技术合作资金。可是从长远看,受众多非经营方面因素的影响,双龙的前途渺茫。
据报道,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一方面在强调双龙对韩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推三阻四,始终不愿伸出援手。韩国产业银行甚至表示,要求上汽先出至少2亿美金,然后再“考虑”救助的问题。一家韩国上市公司,银行和政府不救援,居然要求大股东直接注资。这和欧美国家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双龙工会拒绝双龙管理层提出的为应对眼下危机的结构调整和裁员措施,还威胁再次罢工。
贾新光说:“作为豪华型高档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及休闲车领域的专门制造商之一,双龙汽车正极尽全力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在全球市场竖立其品牌形象。然而在油价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双龙因产品结构过分倚重SUV等高油耗产品首当其冲,欧洲和日本中、大型SUV产品则强力挤压双龙的市场,现在美国三大都被逼要转型,双龙根本就不具备转型的条件。放弃双龙,是上汽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