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画家,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画面效果,但画面中都有一项亘古不变的原则,就是笔墨的运用。纵观历代名家的精品画作,虽然有的追求作品的苍润雄厚,有的追求作品的清新雅逸,有的画面呈现出浑厚,庄重的山水形象,有的画面描绘出山峦平缓,绿意清雅的意境之美如此种种,其实都遵循着骨法用笔和墨韵生动。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笔墨的演变史,山水画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不断的发展,从对历史与前辈的笔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画一直注重的是荆浩所说的“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和张彦远的“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和五代开始独立,北宋时期趋于成熟,并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悉从笔墨而成”(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没有成熟的笔墨和生动的笔墨韵味,无论怎样的构图和空间感都达不到画面的意境感,笔墨语言是否精准又特点,又成为一幅画是否气韵生动的关键。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是经过笔墨通向意境向前发展的山水画有三美:构造美、笔墨美、意境美。笔墨作为构造山水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中国画主要是用笔墨造型,不同的画家根据自身经历和修养的不同,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笔墨特征,从而在画面上用不同的笔墨特征去描绘和表达各种山水形态,能够更好的让观者从画面中体会和感受到画家的精神世界和想要表达的意境之美。
一、笔墨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对于笔墨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在运笔用墨上总结唐人经验而自成一家,自谓:“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人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可见他的山水画是有笔有墨,笔墨结合的。他在自己的著作《笔法记》里就提出了“六要”:气、韻、思、景、笔、墨,又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龚贤认为“笔墨非二事也”,龚贤强调“墨气中见笔法,则墨气始灵。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始活。”龚贤是运用笔墨的高手,他的画面用“积墨”的方式弱化了线的功能,以大面积的墨控制整个画面,强调了笔墨的使用。
历代画家都把笔墨当做山水画创作的重要因素,力求可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笔墨特征,在画面中展现出来。宋代李成的用笔清瘦、淡墨如烟;范宽的笔墨枯老劲硬;米氏父子的“米点山水”等。元代以后对笔墨形式的追求普遍起来,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所谓书画同源,就如他题《秀石疏林图》所云:“石如飞白木如糟,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的这一见解,强化绘画中书法性的笔墨架构,加强了笔墨的艺术趣味与艺术表现力,对元代及以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四王”的笔墨也有其独到之处,笔的圆、侧、逆、转,墨的深、浅、浓、淡,他们运用如是,出入有致,画面呈现出清润素雅的感觉,使得在清代的时候虽没有新的创新笔墨出现,却也让传统书画的仿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到了近现代,在笔墨上有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善于用墨、成就最突出的画家就不得不提黄宾虹。他的山水画继承了传统的笔墨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个人的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笔墨艺术风格。黄宾虹在总结了前人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中国画技法的“五笔七墨”之说。五笔是:平、圆、留、重、变;七墨是指:浓、淡、破、泼、焦、宿、积,尤其是在晚年时期,创作出了“浑厚华滋”境界的艺术作品。干裂秋风的焦墨法、润含春雨的湿墨法、纵情悠性的泼墨法,浑厚华滋的积墨法等多种墨法在黄宾虹的作品中占据多数,而宿墨,用了易使画面发灰,黄宾虹却独善用之,出奇制胜,造成意外的笔墨效果。笔墨在传统山水画中一直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的笔墨也对后来的山水画创作有着极具价值的传承和借鉴,使当代山水画的笔墨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更丰富精彩的创新和发展。
二、笔墨美对营造意境美的作用
北宋中期,在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中,首次出现了山水画中的“意境”一词,这才出现了我国山水画中研究千年的“意境”的开端。绘画意义中的“意象”,同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一词是有所区别的。在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营造中,“意象”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哲学有云“境生象外”,意境恰恰就在“意象元素”之外表现出来。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唐代画家张璪的评述云:“张躁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首次提出了“意象”一词。
“意境”在山水画的表现中尤为重要,山水画不论要表达何种思想,展现何种意境,都要通过富有变化的笔墨表现出来,笔墨美对营造山水画的意境美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意境美得以展现的表现形式。在国画创作中,画面该表现出怎样的意境是画家们以绝妙的笔墨营造出的。笔墨是山水画的精髓,笔墨也是灵活的,它随着时代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今,笔墨表现的好坏是中国山水画作品艺术感染力强弱的关键。笔墨是内涵最丰富的中国式的绘画语言,笔墨对体现山水画构造美、营造山水画意境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山水画中的灵魂所在。当代的山水画要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求创新,开辟笔墨语言的新形式、新风格,使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髓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传席《山水画史话》[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王鲁湘.《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张仃》[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3]刘人岛.《中国十大山水名家名画下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姜子艺(1991.12—),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威海市,西安美术学院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国画,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研究。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笔墨的演变史,山水画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不断的发展,从对历史与前辈的笔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画一直注重的是荆浩所说的“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和张彦远的“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和五代开始独立,北宋时期趋于成熟,并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悉从笔墨而成”(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没有成熟的笔墨和生动的笔墨韵味,无论怎样的构图和空间感都达不到画面的意境感,笔墨语言是否精准又特点,又成为一幅画是否气韵生动的关键。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是经过笔墨通向意境向前发展的山水画有三美:构造美、笔墨美、意境美。笔墨作为构造山水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中国画主要是用笔墨造型,不同的画家根据自身经历和修养的不同,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笔墨特征,从而在画面上用不同的笔墨特征去描绘和表达各种山水形态,能够更好的让观者从画面中体会和感受到画家的精神世界和想要表达的意境之美。
一、笔墨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对于笔墨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在运笔用墨上总结唐人经验而自成一家,自谓:“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人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可见他的山水画是有笔有墨,笔墨结合的。他在自己的著作《笔法记》里就提出了“六要”:气、韻、思、景、笔、墨,又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龚贤认为“笔墨非二事也”,龚贤强调“墨气中见笔法,则墨气始灵。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始活。”龚贤是运用笔墨的高手,他的画面用“积墨”的方式弱化了线的功能,以大面积的墨控制整个画面,强调了笔墨的使用。
历代画家都把笔墨当做山水画创作的重要因素,力求可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笔墨特征,在画面中展现出来。宋代李成的用笔清瘦、淡墨如烟;范宽的笔墨枯老劲硬;米氏父子的“米点山水”等。元代以后对笔墨形式的追求普遍起来,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所谓书画同源,就如他题《秀石疏林图》所云:“石如飞白木如糟,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的这一见解,强化绘画中书法性的笔墨架构,加强了笔墨的艺术趣味与艺术表现力,对元代及以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四王”的笔墨也有其独到之处,笔的圆、侧、逆、转,墨的深、浅、浓、淡,他们运用如是,出入有致,画面呈现出清润素雅的感觉,使得在清代的时候虽没有新的创新笔墨出现,却也让传统书画的仿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到了近现代,在笔墨上有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善于用墨、成就最突出的画家就不得不提黄宾虹。他的山水画继承了传统的笔墨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个人的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笔墨艺术风格。黄宾虹在总结了前人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中国画技法的“五笔七墨”之说。五笔是:平、圆、留、重、变;七墨是指:浓、淡、破、泼、焦、宿、积,尤其是在晚年时期,创作出了“浑厚华滋”境界的艺术作品。干裂秋风的焦墨法、润含春雨的湿墨法、纵情悠性的泼墨法,浑厚华滋的积墨法等多种墨法在黄宾虹的作品中占据多数,而宿墨,用了易使画面发灰,黄宾虹却独善用之,出奇制胜,造成意外的笔墨效果。笔墨在传统山水画中一直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的笔墨也对后来的山水画创作有着极具价值的传承和借鉴,使当代山水画的笔墨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更丰富精彩的创新和发展。
二、笔墨美对营造意境美的作用
北宋中期,在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中,首次出现了山水画中的“意境”一词,这才出现了我国山水画中研究千年的“意境”的开端。绘画意义中的“意象”,同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一词是有所区别的。在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营造中,“意象”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哲学有云“境生象外”,意境恰恰就在“意象元素”之外表现出来。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唐代画家张璪的评述云:“张躁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首次提出了“意象”一词。
“意境”在山水画的表现中尤为重要,山水画不论要表达何种思想,展现何种意境,都要通过富有变化的笔墨表现出来,笔墨美对营造山水画的意境美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意境美得以展现的表现形式。在国画创作中,画面该表现出怎样的意境是画家们以绝妙的笔墨营造出的。笔墨是山水画的精髓,笔墨也是灵活的,它随着时代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今,笔墨表现的好坏是中国山水画作品艺术感染力强弱的关键。笔墨是内涵最丰富的中国式的绘画语言,笔墨对体现山水画构造美、营造山水画意境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山水画中的灵魂所在。当代的山水画要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求创新,开辟笔墨语言的新形式、新风格,使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髓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传席《山水画史话》[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王鲁湘.《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张仃》[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3]刘人岛.《中国十大山水名家名画下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姜子艺(1991.12—),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威海市,西安美术学院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国画,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