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从学科特点上是属于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对其教学模式是开放式的。然在传统科学知识观和教育理念的支配下,美术教学注重于正确有效地传递学科知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致使美术教学的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本文就结合新课程理念,从开放性美术教学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三方面做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高中开放性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253-01
美术课程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课程,已成为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创新作为开放教学主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美术课程从本质上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过于注重知识的有效传授,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创新能力被抹杀。因此,高中美术课堂走出传统的束缚,向开放性课堂发展已刻不容缓。
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当对象刺激主体时,主体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对于高中美术课程而言,注重的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要“眼到”方能“手到”、“心到”,也才能“由技入道”。这就对教学的内容提出了相应要求。
1.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摆脱教材的束缚,从“教材要求这样做”转变成“学生要我这样教”来,要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展示学生的主体性。以素描教学为例,要从“准确再现对象”、“三大面五调子”、“老师摆模特,学生照着画”走向“直观性教学为主理论为辅”的路子,从静态的室内走向动态的室外,从单一的炭笔、铅笔走向多色彩的素描。
1.2 多学科的融合
美术学科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互动的。因此,教学中应让美术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首先是和音乐的结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轻音乐或者摇滚乐都能让学生的情绪得到不同的激化。其次,与艺术作品的结合,美术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造型视觉去传递作者的的思想,而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影视作品则通过视觉效果来传递思想,虽然三者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是相通的。
2 开放的教学课堂
在大教学观中,开放的美术教学是自由的、和谐的、宽松的。按此观点,不难看出,要构建开放的美术教学活动,以下几方面不可缺少。
2.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应再是“授者”和“收者”的关系,而应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中是民主的、气氛上是和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特别对于高中生,在心理和年龄上趋于成熟,教师更应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同时让他们感受被尊重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比如欣赏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从油画的色彩、线条、人物想象塑造等对油画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从而感受到画中的纤夫既是苦难的生活底层的人们,更是有毅力的生活强者。通过学生对油画从外到内,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挖掘,不仅砥砺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2 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
环境影响人的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首先就得到一种心理的放松,在接受知识或方法的同时,效率更高。比如空间环境,反复的刺激往往导致反应的退化,而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刺激将促进反应的提升。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以写生课为例,学校内的写生和田园里的写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已经对学校的环境有了一定的反应定式,反应自然低些,而新的田园环境将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或者是学习欲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不错的常识。在比如心理环境,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固定心理模式,在认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偏差,特别是通过色彩或造型表达时,更可能偏离主题。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其中的差距,正确引导学生缩短差距,从事物的主要特征去表现自己的思想。
3 开放的教学方式
不同教学方式的采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将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下几种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3.1 互动式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互动已不是单一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特别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涉及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若有教师进行枯燥的讲解分析,学生会感到疲惫。若换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问题将迎刃而解。如在外国浪漫主义油画欣赏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对图画的展示,加些相应的音乐背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多方位地感受艺术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直观到抽象的方式也利于知识的消化。
3.2 生活化教学
知识来源与生活,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乡土美术的教学,这一方法更为奏效。教学中将生活或者乡土美术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这对作品的创造、知识的构建和爱国情怀的培养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如广东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木刻版画、潮汕的剪纸等,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资源,美术教学可以对民间的美术创作加以挖掘,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术学习中增进对生活的了解。此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外活动的组建,让学生经常带学生到户外写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之美,对学生美术学习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3.3 比赛式教学
此方式在实践课程中使用最多。学生都喜欢受到表扬或者说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赛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师可组织班级绘画比赛,教师可将班级进行分组,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中去完成作品,最后通过“组委会”(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进行评奖。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学会合作,相互讨论,在评比过程中,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为以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对于成功的同学而言,将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总而言之,开放性美术教学要求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教学的教材、教案、教学方式都将是开放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丹萍.开放式美术教学与社会资源整合[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论文集,2006.
[2] 阳生会.构建开放的美术课堂[J].现代特殊教育,2006(1).
关键词:高中开放性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253-01
美术课程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课程,已成为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创新作为开放教学主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美术课程从本质上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过于注重知识的有效传授,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创新能力被抹杀。因此,高中美术课堂走出传统的束缚,向开放性课堂发展已刻不容缓。
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当对象刺激主体时,主体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对于高中美术课程而言,注重的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要“眼到”方能“手到”、“心到”,也才能“由技入道”。这就对教学的内容提出了相应要求。
1.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摆脱教材的束缚,从“教材要求这样做”转变成“学生要我这样教”来,要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展示学生的主体性。以素描教学为例,要从“准确再现对象”、“三大面五调子”、“老师摆模特,学生照着画”走向“直观性教学为主理论为辅”的路子,从静态的室内走向动态的室外,从单一的炭笔、铅笔走向多色彩的素描。
1.2 多学科的融合
美术学科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互动的。因此,教学中应让美术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首先是和音乐的结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轻音乐或者摇滚乐都能让学生的情绪得到不同的激化。其次,与艺术作品的结合,美术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造型视觉去传递作者的的思想,而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影视作品则通过视觉效果来传递思想,虽然三者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是相通的。
2 开放的教学课堂
在大教学观中,开放的美术教学是自由的、和谐的、宽松的。按此观点,不难看出,要构建开放的美术教学活动,以下几方面不可缺少。
2.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应再是“授者”和“收者”的关系,而应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中是民主的、气氛上是和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特别对于高中生,在心理和年龄上趋于成熟,教师更应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同时让他们感受被尊重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比如欣赏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从油画的色彩、线条、人物想象塑造等对油画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从而感受到画中的纤夫既是苦难的生活底层的人们,更是有毅力的生活强者。通过学生对油画从外到内,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挖掘,不仅砥砺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2 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
环境影响人的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首先就得到一种心理的放松,在接受知识或方法的同时,效率更高。比如空间环境,反复的刺激往往导致反应的退化,而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刺激将促进反应的提升。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以写生课为例,学校内的写生和田园里的写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已经对学校的环境有了一定的反应定式,反应自然低些,而新的田园环境将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或者是学习欲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不错的常识。在比如心理环境,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固定心理模式,在认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偏差,特别是通过色彩或造型表达时,更可能偏离主题。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其中的差距,正确引导学生缩短差距,从事物的主要特征去表现自己的思想。
3 开放的教学方式
不同教学方式的采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将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下几种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3.1 互动式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互动已不是单一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特别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涉及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若有教师进行枯燥的讲解分析,学生会感到疲惫。若换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问题将迎刃而解。如在外国浪漫主义油画欣赏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对图画的展示,加些相应的音乐背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多方位地感受艺术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直观到抽象的方式也利于知识的消化。
3.2 生活化教学
知识来源与生活,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乡土美术的教学,这一方法更为奏效。教学中将生活或者乡土美术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这对作品的创造、知识的构建和爱国情怀的培养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如广东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木刻版画、潮汕的剪纸等,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资源,美术教学可以对民间的美术创作加以挖掘,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术学习中增进对生活的了解。此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外活动的组建,让学生经常带学生到户外写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之美,对学生美术学习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3.3 比赛式教学
此方式在实践课程中使用最多。学生都喜欢受到表扬或者说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赛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师可组织班级绘画比赛,教师可将班级进行分组,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中去完成作品,最后通过“组委会”(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进行评奖。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学会合作,相互讨论,在评比过程中,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为以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对于成功的同学而言,将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总而言之,开放性美术教学要求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教学的教材、教案、教学方式都将是开放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丹萍.开放式美术教学与社会资源整合[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论文集,2006.
[2] 阳生会.构建开放的美术课堂[J].现代特殊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