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道德品质和信念的过程。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从强化教育的开放意识和整体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定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等方面促进道德内化。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内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道德内化是指个体不仅真诚地信服、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且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融入自己思想品德之中,使之成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并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的过程。在现今倡导和谐社会的环境下,重视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并帮助大学生完成道德内化尤显重要。
1 道德内化的类型
道德内化通常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的。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必须通过准确认知其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形成恰当的期望并通过扮演技巧按照角色规定进行。根据动因可将此过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惩罚性强制内化。该类型是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此类道德内化的动机来自于避免惩罚,并非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可以说是最低层次的“内化”;二是移情式内化。此类过程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其促使动力可能来源于被某人的道德行为所感动。这种感动激发了个体内心的道德要求;三是理解和认知式内化。这种类型是指个体经常性的认识、理解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将所处的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吸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第三种类型的道德内化是道德内化的高级层次。
2 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前因变量
道德内化的前因变量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部分。我们把前因变量分为三类:社会环境、道德教育和心理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属于外因,心理因素属于内因,而道德教化是二者统一融合的关键。
(1)社会环境。个体的道德内化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直接相关。首先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外因基础。其次,个体道德内化的内容也是随着社会交往而越发丰富和深刻。最后,个体道德内化的速度和程度也受到社会环境性质的制约。
(2)道德教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需要通过一定的道德教育来灌输。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等原因使得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等都还不成熟,受到各种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影响。因此有效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的道德内化。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道德内化的作用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自我意识。认知机制通过整合作用使个体逐步掌握道德规则与规范,进而使其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个体道德意识形成打下基础。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以及在一定道德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都对情绪体验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感情机制的催化,促使个体道德意识逐渐形成。意志机制在个体道德内化过程中具有凝聚、调控和导向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强化,是大学生最有特点的心理现象之一。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上述各因素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各因素积极活动、协调一致,才能实现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
3 道德内化的措施
(1)增进教育的开放意识和整体意识。首先要善于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捕捉和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社会思潮。通过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等学生身边的实例,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来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
(2)制定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指引学生按照学校德育目标,促进道德内化的无形的手。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其行为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才会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一贯性。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是说教型,而应该转为启发式。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组织起来,根据自身的情感需要,由学生自己创造、自己选择德育模式,通过亲身体验,从而提升自身道德品质。
(4)完善道德教育方法,拓宽道德教育途径。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多样。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方法侧重于灌输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道德观念的主动形成和道德行为内化和转化,使得学生头脑中虽有道德知识和信息,却不能付诸实践。因此,仅靠单一的灌输道德观念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5)构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内化平台。首先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调控机制,强化大学生道德的认知。其次优化外部条件,促使道德内化。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林斌.论大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矛盾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25-27.
[2] 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 裴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内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道德内化是指个体不仅真诚地信服、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且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融入自己思想品德之中,使之成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并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的过程。在现今倡导和谐社会的环境下,重视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并帮助大学生完成道德内化尤显重要。
1 道德内化的类型
道德内化通常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的。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必须通过准确认知其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形成恰当的期望并通过扮演技巧按照角色规定进行。根据动因可将此过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惩罚性强制内化。该类型是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此类道德内化的动机来自于避免惩罚,并非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可以说是最低层次的“内化”;二是移情式内化。此类过程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其促使动力可能来源于被某人的道德行为所感动。这种感动激发了个体内心的道德要求;三是理解和认知式内化。这种类型是指个体经常性的认识、理解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将所处的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吸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第三种类型的道德内化是道德内化的高级层次。
2 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前因变量
道德内化的前因变量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部分。我们把前因变量分为三类:社会环境、道德教育和心理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属于外因,心理因素属于内因,而道德教化是二者统一融合的关键。
(1)社会环境。个体的道德内化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直接相关。首先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外因基础。其次,个体道德内化的内容也是随着社会交往而越发丰富和深刻。最后,个体道德内化的速度和程度也受到社会环境性质的制约。
(2)道德教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需要通过一定的道德教育来灌输。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等原因使得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等都还不成熟,受到各种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影响。因此有效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的道德内化。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道德内化的作用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自我意识。认知机制通过整合作用使个体逐步掌握道德规则与规范,进而使其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个体道德意识形成打下基础。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以及在一定道德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都对情绪体验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感情机制的催化,促使个体道德意识逐渐形成。意志机制在个体道德内化过程中具有凝聚、调控和导向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强化,是大学生最有特点的心理现象之一。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上述各因素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各因素积极活动、协调一致,才能实现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
3 道德内化的措施
(1)增进教育的开放意识和整体意识。首先要善于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捕捉和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社会思潮。通过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等学生身边的实例,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来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
(2)制定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指引学生按照学校德育目标,促进道德内化的无形的手。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其行为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才会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一贯性。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是说教型,而应该转为启发式。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组织起来,根据自身的情感需要,由学生自己创造、自己选择德育模式,通过亲身体验,从而提升自身道德品质。
(4)完善道德教育方法,拓宽道德教育途径。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多样。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方法侧重于灌输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道德观念的主动形成和道德行为内化和转化,使得学生头脑中虽有道德知识和信息,却不能付诸实践。因此,仅靠单一的灌输道德观念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5)构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内化平台。首先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调控机制,强化大学生道德的认知。其次优化外部条件,促使道德内化。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林斌.论大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矛盾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25-27.
[2] 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 裴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