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进入21世纪,多媒体犹如盛开的鲜花,为语文教学这一窗前之“月”注入新的活力,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构筑新的语文课程不但要扎根于传统,更要面向未来。相信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有效的整合,将是21世纪语文课程发展的模式之一。
一、引发语文课程五大“质变”
(一)教学环境的变化。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包括“学习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随着教学活动进程的展开,教学环境中的情况和条件也不断发生变化。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三)教学过程的转变。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学过程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转变。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媒体正逐渐向现代教学媒体转变。教学媒体不再只是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引导学生交流、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创造条件。
(五)师生角色的变化。教师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而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教师互动、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积极、丰富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与探索
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些实践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下面,就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三个方面,简单一分析。
(一)多媒体与阅读教学整合。当前各地探索出了许多阅读整合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一些有趣的图像、动画,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再向学生出示课文的学习目标,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人“自主学习、协作会话”的环节。
2.主学习,协作会话。“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信息,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结合,进行信息的初步筛选、整理。
3.教师指导,建构应用。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逐次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要领的理解,培养“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协作下,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二)多媒体与写作教学整合。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通过多媒体,可为学生创设的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冲动。学生耳闻目睹“真实情境”,容易触发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
2.搜集素材,讨论构思。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可从网络上寻找有用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不怕无“米”下锅。当然,教师要指导学生紧紧围绕中心合理选择素材。学生搜集好素材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初步形成文章观点和框架。学生之间也可互相讨论,激发彼此的思想火花,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多媒体与口语交际教学整合。多媒体的口语交际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模拟情境,学生能在这一情境中,交流互动,真正在“活动”中操练口语,学会表达,传递信息和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整合无论是教学流程的设计,还是具体的教学环节,都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多媒体不但成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总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较好的发挥了教师扩导作用,使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一、引发语文课程五大“质变”
(一)教学环境的变化。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包括“学习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随着教学活动进程的展开,教学环境中的情况和条件也不断发生变化。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三)教学过程的转变。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学过程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转变。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媒体正逐渐向现代教学媒体转变。教学媒体不再只是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引导学生交流、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创造条件。
(五)师生角色的变化。教师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而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教师互动、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积极、丰富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与探索
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些实践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下面,就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三个方面,简单一分析。
(一)多媒体与阅读教学整合。当前各地探索出了许多阅读整合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一些有趣的图像、动画,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再向学生出示课文的学习目标,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人“自主学习、协作会话”的环节。
2.主学习,协作会话。“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信息,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结合,进行信息的初步筛选、整理。
3.教师指导,建构应用。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逐次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要领的理解,培养“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协作下,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二)多媒体与写作教学整合。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通过多媒体,可为学生创设的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冲动。学生耳闻目睹“真实情境”,容易触发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
2.搜集素材,讨论构思。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可从网络上寻找有用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不怕无“米”下锅。当然,教师要指导学生紧紧围绕中心合理选择素材。学生搜集好素材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初步形成文章观点和框架。学生之间也可互相讨论,激发彼此的思想火花,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多媒体与口语交际教学整合。多媒体的口语交际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模拟情境,学生能在这一情境中,交流互动,真正在“活动”中操练口语,学会表达,传递信息和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整合无论是教学流程的设计,还是具体的教学环节,都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多媒体不但成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总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较好的发挥了教师扩导作用,使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