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主而预算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30日,美国国会未能通过新财政年度临时拨款预算案。10月1日凌晨,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向各联邦政府机构发出备忘录,通知其“有序关门”。按照宪法规定,如果预算没有通过国会审查,政府将没有办公经费,其大部分功能将被迫暂停。从积极的角度看,此次预算僵局,反衬了美国人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如果你不能制定预算,你怎么能够治理国家?”
  直至建国百余年后的进步时代,美国人这一现代预算理念才姗姗来迟。

零碎的拨款法案


  现代预算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立法机构的预算监督;政府内部的集中控制;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
  在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案》通过之前,联邦层面实际运行的是一套由国会单独控制、碎片化且不为公众所知的预算体系。更准确地说,美国的预算体系只是一种零碎的拨款法案。
  吊诡的是,这种制度安排竟源于美国人对民主的珍视。出于对选举民主的执著信念和对行政权力集中的畏惧,美国宪法从一开始就将看管“钱袋子”的权力赋予国会:“非经国会拨款不得支出”,联邦政府各部门向国会申请财政拨款,并由财政部汇总后呈交国会审查。
  国会缺乏核心预算审核部门对财政事务进行精确评估,审查任务就分散到国会各委员会身上。内战后,为应对财政赤字,国会强化了拨款模式的“碎片化”:国家收入由众议院的赋税委员会和参议院的财政委员会共同负责;政府开支则由参众两院十多个委员会共同管理。各委员会“各吹各的号,各跑各的调”,必然削弱国会对“钱袋子”的实际控制能力,财政报告最终沦为一堆杂乱无章的事后报账单。
  在这种碎片化的拨款体制下,账目极其混乱,人们没法关注支出总数,也没法弄清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公共资金的巨大浪费在所难免。时任参议员奥德里奇宣称,在1909年这个赤字年度,国会通过的拨款中至少有5000万美元被浪费掉。被浪费的金额约占当年全年财政支出总额6.6亿美元的8%。
  市政层面的混乱现象不遑多让,拨款同样也只有一个总数,没有分类,更没有明细。费城1911年的预算报告笼统地表明,有2.5万美元用于“邮费、冰块、档案、餐饮、维修、广告、贷款、招待本市和来访官员,以及其他”。其时,市政府雇员都是以现金支付的方式领取工资,领多领少也没有专人负责。
  随着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经济和社会领域,财政支出规模也越来越大,加上毫无节制的浪费,财政赤字急剧上升,财政赤字反过来又会加重公众税负。事实上,预算改革前的美国税种极多,尤其在州及地方层级,凡是能够想出的名目都可用来向公众征税,以至于人们嘲讽说:“只要一看见商品就向它征税。”
  民主要求公众参与。改革前,各级政府的预算状况都是保密的,根本谈不上公众监督的问题。税收法案如何提出、如何通过,财政拨款支出多少,如何支出,公众均无从知晓。会计学者波兹指出:“美国的大多数城市和城镇没有公布财务报告;而那些公布的报告也严重缺乏有用的信息。例如,1895年密尔沃基市主审计长的报告长达290页,但支出仅仅是按照提款的账户报告的。波士顿市1890年的报告列举了过去30年公共图书馆所有受托人的名字,但对一项正在建筑中的图书馆的花费只字不提。”即使身为民意机构的议会,其审查活动也不公开进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到底如何审查收支草案。
  一个原本以珍视民主为出发点的财政制度,竟然导致公共资金的巨大浪費、公众福利的持续走低和税收负担的持续加码,走上了背离民主精神的不归路。民主之路需要光亮,而一个设计得更好的预算体系或许能够带来光亮。

现代预算之路


  1921年《预算和会计法案》的通过,被普遍视为美国现代预算体系诞生的标志。但美国人走向现代预算之路的故事,还得从“ABC三人组”及其领导的纽约市政研究局说起。
  “ABC三人组”是指艾伦(William Allen)、布鲁埃尔(Henry Bruere)和克里夫兰(Frederick Cleveland)这三位预算改革的先驱,因其姓氏的首写字母组合而得名。他们创造了预算改革的理念,强调预算不仅是一种效率工具,还是维系负责任的民主政府的关键。为了宣传这一预算理念,他们广泛运用了展览、讲课、媒体宣传、散发手册等形式,改变了美国人看待和管理政府财政的方式。
  理念被更多人分享时便会导向行动。1906年,旨在寻求“经济、效率与民主”的城市改良局成立,并于1907年重组为新的纽约市政研究局。在各种改革组织彼此竞争的情况下,研究局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和民众的公共机构,将自身定位于政府管理的医生,倡导将第一手的“科学”观察方法应用于诊断城市弊病,并坚定不移地依赖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开出药方,有效改变了政府内部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责关系。
  为推广改革方案,研究局从一开始就注重搞好与政府及其官员的关系。1907年,研究局与纽约市卫生局联合推行一项预算改革试点,并最终发表了名为《编制一份市政预算》的详细报告。同年,研究局与财政局及市政调查与统计局合作,为四个主要部门准备会计分类方案,并于1908年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以部门职能分类为基础的预算。
  尽管这份预算十分粗糙,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预算从理念变为现实、从经验行为提升为规范方法,效果令人惊喜:纽约市当年薪金拨款就减少31万美元;翌年,这方面的节省增至 108万美元;1910年,伴随薪金分级制的推行,这方面的节省达到了200万美元。
  研究局十分注重宣传推广。预算展览是艾伦打造的宣传形式,它以一种“最现代的广告方式向市民展示(城市的钱)是如何被花掉的”,有力地激发了公众对政府职能的幕后监视。1908年的第一次展览吸引了7万市民前来参观,到1911年的第四次展览,展览时间延续了将近一个月,参观人数超过100万,就连孩子们也流连忘返。从波士顿到洛杉矶,媒体在盛赞研究局所取得的成绩。   纽约预算改革的成功,为各地政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它们纷纷索要研究局编制的《市政会计手册》,派人到研究局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并开始举办自己的预算展览。此后,“‘预算’一词就像‘社会正义’或者‘美国主义’等词一样,成为了政治常用语”,预算改革成功地走向了全国。在1911年至1919年间,44个州通过了预算法。到1929年,除阿肯色州外,各州都采用了行政模式的预算体制。
  预算改革运动渐入高潮并扩展至联邦层面,塔夫脱总统及其组建的经济与效益委员会(俗称“塔夫脱委员会”)功不可没。1909年,塔夫脱就任总统,面对快速膨胀的联邦政府机构和连续五年的巨额财政赤字,他希望能够控制联邦支出的增长,消除财政资金的浪费与低效,于是组建了塔夫脱委员会,并任命“ABC三人组”中的克里夫兰担任主席。克里夫兰坚持认为,导致政府低效和浪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方法向国会提交一份明确而具体的预算。因此,在1912年题为《需要国家预算》的报告中,克里夫兰强调,为了实现经济和效益的最大化,为了加强民主,建议由总统编制统一的、全面的政府预算,然后提交国会审批。
  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案》最终由国会通过,这一里程碑式的法案禁止各行政机构将其支出申请直接提交给国会,而是经由新成立的预算局并直接对总统负责,从而强化了总统的权力,结束了政府内部支离破碎的现状,标志着现代预算制度在国家层面的建立。

看得见的政府


  回望美国人所走过的现代预算改革之路,可以发现两个要点:选举并不必然带来民主,在不触动政治体制根基的前提下,技术层面的预算改革也能助推政治民主的发展;如果国家预算不能对公众公开,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治理水平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公共资金的巨大浪费与政府官员的大面积贪腐问题也难以从制度上得到根治。
  国未及立,开国元勋们就呕心沥血地商定了一整套宪政设计,将民主愿景提升到“美国梦”的高度,希望借此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这套宪政设计蕴含着一种基本的民主信念:只要实现定期的、公开的选举,就可以促使民选出来的官员或议员对公众负责任。
  迄至19世纪末,人们发现,“执行宪法要比制定宪法困难得多”,即使是民选的政府,也同样可能腐敗横行、问题丛生。如何促使政府更好地对公众负责呢?进步人士发现,仅仅增加公民投票权并从道德上对那些以权谋私的官员予以谴责,并不能实现持久的改善。要使持久的改善成为现实,从技术层面入手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鉴于此,进步人士从管住“钱袋子”入手,通过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非暴力的制度控制”,逐步确立起现代预算体系,从而将“美国梦”坐实到可操作的层面。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进步时代所取得的成效来看,预算改革不单是一种提升政府经济和效益的技术改革,也是一种重塑美国治理结构的政治改革。
  在进步人士看来,“民主并不是一项旨在吸引大量旁观者的运动”,要想不成为民主运动的局外人,要想为民主大厦添砖加瓦,就应该想办法对政府中发生的事情多一些了解。了解政府有很多方式,但没有哪种方式比编制一份完善的预算更加全面和更加有效。因为预算是政府的血液,是政府正在做什么或打算做什么的财政反映,通过预算,人们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政府过去的情况、当前的状况和将来的计划,而且明确设定了责任和控制方式。
  在建国后百余年的历程中,由于政府内部的行政控制乏力,美国各级政府都没有一个预算可以全面、准确、详尽地反映政府的活动及其成本,因而,无论对行政首长还是对议会,抑或是对人民,政府都是“看不见的”。
  “看不见的政府”必然是“不负责任的政府”。预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看不见的政府”变成“看得见的政府”。通过引入和借助公众力量,预算改革不经意地重塑了总统与国会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政府内部的权力关系。说到底,公民的呼声,公民的行动,才是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根本力量。
其他文献
为什么市场经济在给中国造就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同样巨大的社会问题?归根到底,这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失衡的结果,也就是经济和社会失衡的结果。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的道理谁都懂,但很难在实际政策上表现出来并实施下去。  西方早期也出现这种情况,光有经济发展,没有社会建设。但在工人阶级运动兴起之后,统治阶级面临挑战,西方各国政府转向社会改革,努力建立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公共
期刊
沉寂多年之后,中国券商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IPO改革尚未完成,A股市场未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证券行业却在逐渐摆脱“靠天吃饭”的束缚。  从2013年开始,相比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同业,证券业净利润增速堪称一枝独秀。2014年上半年和2013年,整个证券业分别实现净利润323.49亿元和440.21亿元,同比净利润增长率为32.2%和33.7%。  这一增速远高于商业银行业,也高于与证券行业净
期刊
保罗·马祖斯基(Paul Mazursky)是好莱坞公认的全才,自己写剧本、自己当演员、制片人,还自己当导演。有时,他会在自己导演的作品中客串一个小角色,像《老人与猫》《不结婚的女人》等,都曾出现他的身影,同样毫不起眼。  其实,保罗年轻时最想当的是演员。在布鲁克林学院求学之际,他经常参加校园里的学生演出,毕业那年得到一次表演机会,于是离开校园一个多月,第一次参演一部影片。这部影片拍摄和表现手法均
期刊
最近日本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文学的,一件是漫画的,好像都算不上国家大事。先说文学。  文学家村上春树2013年末在《文艺春秋》月刊上发表了一短篇小说,主人公是舞台演员,给他开车的年轻女司机来自中顿别町,她把燃着的烟从车窗丢出去,主人公心想:大概在中顿别町一般都这么做吧。  中顿别町是真实的存在,真实存在的町议员上网看看本町在日本的名气发现了这个小说,大为恼火:中顿别町90%是森林,防火意识非常强,
期刊
1929年股市崩盘之后的萧条开启了此后八年更加惨淡的岁月,直到导致6000多万人丧生的“二战”带来巨大的经济刺激,复苏才开始。当复苏最终来临时,欧洲和亚洲大部已是一片焦土。  目前的全球状况没有那么悲观,但确实与1937年有相似之处。与当时一样,现在的人们也已失望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许多人甚至感到了绝望。他们对他们的长期经济未来变得更加恐慌,而这一恐慌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对
期刊
8月29日,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发布2014年中期业绩,公司净利润同比接近翻倍,在股票市场行情乏善可陈的背景下,中信证券不俗的业绩引得市场为之侧目。根据中报披露,按照可比口径,中信证券资本中介业务的收入占比提升至32%,而创新业务占用公司可运用资金超过九成。  近年来,通过证券行业主动创新及监管层对行业进行松绑,整个证券行业过度依赖股票市场生存的状态逐渐改善,以中信证券
期刊
在近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乾隆皇帝的形象呈现出丰富的混杂:一方面是各类戏说和民间故事里面频繁出现的人性化君主(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对他的痛切和鄙视。在近代史书的记载中,这种混杂换了一种方式:一方面乾隆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大致基础,另一方面他却拒绝了与世界沟通的机会,要为中国在近代的衰落与屈辱负责。  但无论是何种评价,大概都不会有人赞美乾隆的文化建树,所以当美国学者欧立德这本《乾隆帝
期刊
原本6月底纳入监管的股权众筹行业,又多了半年的缓冲期。  按照原来的时间表,国务院要求中国证监会5月前完成调研并出具征求意见初稿,6月底正式出台股权众筹管理办法。  6月中旬,证券业协会召集天使汇、原始会、大家投、银杏果四家股权众筹企业代表探讨监管的相关细则,但终因证监会主席肖钢对几家众筹公司的亲自调研而采取了慎重态度,将监管规则的出台至少延迟至年底。  股权众筹如何监管并没有现成的范本,美国率先
期刊
东莞一直处于新闻浪尖。  这个曾赶上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城市,享有世界“制造业之都”之称。IBM亚洲区一位高管曾说:“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  然而外需抽紧让东莞制造业遭遇重创。2009年到2011年,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制造业之都面临转型阵痛。孰料,今年春节后一场扫黄风暴又让东莞陷入形象危机的痛楚。  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成为关注焦点。
期刊
“新常态”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热词。8月4日起,《人民日报》连续几天在头版刊登特别报道和评论员文章,聚焦“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多角度阐释。  今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问计当前经济形势,又一次提到“适应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的表述,被视为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研判,也间接回应了此前种种出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