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校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为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应重视对学生就业心理能力的培养,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心理资本,培养其积极的就业心理,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职校生;就业心理;心理资本
一、就业心理
就业心理是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就业的准备工作、就业的矛盾冲突、就业的反馈调整等心理过程。学生的就业心理可理解为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心理预期,以及在自主择业的准备过程中为顺利实现就业而产生的心理现象,会贯穿学生整个求学生涯。
面对市场竞争,职业学校学生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和矛盾冲突,如就业过程中所谓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热点地区”与“偏远地区”等。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努力提升自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条件,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找出原因所在,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心理资本对就业心理的影响
心理资本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自信、乐观、希望、坚韧。心理资本可分为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体现在工作态度、工作意识和自我激励等方面,与自我管理、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型心理资本则包括自我管理、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是个体在人际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团队合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处理人际关系时的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心态,个体既需要事务型心理资本去设定职业目标,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也需要人际型心理资本去与他人沟通协作。但事务型心理资本相对于人际型心理资本的培养更具有挑战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从被动交往到有意识地主动交往,人际型心理资本自然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事务型心理资本是学生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如若改变则需要得到更多的自主训练和培养。因此,个体应该加强对事务型心理资本的培养。
三、就业心理的培育
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将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作为研究对象,为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1.职业规划的确定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因而,制订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而制订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各不相同,所从事的职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有差异,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
2.工作岗位的适应
大多数毕业生离开学校时对未来的就业都有美好的憧憬。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职业能力的不足、工作经验的欠缺、往往让其遭遇职业生涯的“滑铁卢”。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在学生学习期间,引导其正确对待职业期望与岗位实际,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就业心理,尽快适应从学习生涯到职业生涯的改变。
3.生活方式的改变
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非常有限,对职业的认知往往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从学生到职业人,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也会有较大改变。为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职业学校毕业生应主动调整心理状态,客观认识自己面临的社会现实,冷静地面对职业发展状况。
4.职业发展的提升
个体需求的最高层次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在职业发展方面就是在职业发展领域里成为专家。当职业选择和个人兴趣达成一致时,学生完成职业发展任务就会精益求精,自然而然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当职业选择与自我职业发展设计相违背而个人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学生应逐渐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慢慢积累工作经验,从而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无论哪种情形,就业者具有积极就业心理更有利于职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提升。
职业学校在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若能认真接受积极就业心理的培养,在迎接就业挑战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必将大大提高。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容易使职校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适应工作岗位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励骅.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2]姜尔林.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3]付玉华.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辅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4).
[4]赵可斌.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法[J].学周刊,201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項目(BJA130094)课题研究。
关键词:职校生;就业心理;心理资本
一、就业心理
就业心理是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就业的准备工作、就业的矛盾冲突、就业的反馈调整等心理过程。学生的就业心理可理解为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心理预期,以及在自主择业的准备过程中为顺利实现就业而产生的心理现象,会贯穿学生整个求学生涯。
面对市场竞争,职业学校学生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和矛盾冲突,如就业过程中所谓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热点地区”与“偏远地区”等。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努力提升自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条件,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找出原因所在,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心理资本对就业心理的影响
心理资本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自信、乐观、希望、坚韧。心理资本可分为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体现在工作态度、工作意识和自我激励等方面,与自我管理、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型心理资本则包括自我管理、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是个体在人际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团队合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处理人际关系时的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心态,个体既需要事务型心理资本去设定职业目标,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也需要人际型心理资本去与他人沟通协作。但事务型心理资本相对于人际型心理资本的培养更具有挑战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从被动交往到有意识地主动交往,人际型心理资本自然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事务型心理资本是学生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如若改变则需要得到更多的自主训练和培养。因此,个体应该加强对事务型心理资本的培养。
三、就业心理的培育
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将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作为研究对象,为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1.职业规划的确定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因而,制订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而制订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各不相同,所从事的职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有差异,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
2.工作岗位的适应
大多数毕业生离开学校时对未来的就业都有美好的憧憬。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职业能力的不足、工作经验的欠缺、往往让其遭遇职业生涯的“滑铁卢”。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在学生学习期间,引导其正确对待职业期望与岗位实际,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就业心理,尽快适应从学习生涯到职业生涯的改变。
3.生活方式的改变
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非常有限,对职业的认知往往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从学生到职业人,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也会有较大改变。为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职业学校毕业生应主动调整心理状态,客观认识自己面临的社会现实,冷静地面对职业发展状况。
4.职业发展的提升
个体需求的最高层次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在职业发展方面就是在职业发展领域里成为专家。当职业选择和个人兴趣达成一致时,学生完成职业发展任务就会精益求精,自然而然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当职业选择与自我职业发展设计相违背而个人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学生应逐渐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慢慢积累工作经验,从而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无论哪种情形,就业者具有积极就业心理更有利于职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提升。
职业学校在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若能认真接受积极就业心理的培养,在迎接就业挑战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必将大大提高。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容易使职校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适应工作岗位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励骅.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2]姜尔林.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3]付玉华.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辅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4).
[4]赵可斌.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法[J].学周刊,201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項目(BJA130094)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