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伟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晓伟,1989 年生于安徽。2016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高茜老师,现就职于安徽大学。作品曾参加“对岸·新工笔又十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提名展、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对岸(第三季)—独立于“泛水墨语境”之外的“新工笔”、第七届安徽美术大展、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推介展、第八届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对岸(第二季)—艺术现代语境下的“我”的立场、第三届水墨新浪—70/80/90 当代水墨画展、以西养中—“反观工笔”第二回全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再绘早春—当代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上海艺术博览会、对岸—当代青年画家作品邀请展等展览。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大多数画家总是在不断找寻更适合自己表达的题材。谷晓伟前几年画的多为梅兰竹菊等传统文人画家偏好的题材。这两年她将一些类似神话、传说的题材引入画面,以她一直钟爱的手卷形式展开,精巧绘制云雾升腾、楼阁缥缈等如梦似幻的画面场景,画面有比较好的故事性,可读。
  谷晓伟创作自述
  创作来源于灵感,灵感来源于生活。每次创作时,我并没有带着绝对的目的性。我创作的灵感往往来自书籍中的只言片语,顺着内心生发的灵感去“捕风捉影”,描绘吾心之所感。我很享受这种浮想联翩的轻快感,这种思维方式虽说随性,但能帮助我描绘出突破常规的客观环境,或许怪诞奇幻,抑或是疯癫魔幻,就像同类频率的声音相互感应,同类的气息相互求合。
  好的画面气息源自画家内心,这就要求画家要勤“修身”、养“气韵”。而好的艺术创作同样要气韵生动、底气十足。我在创作《阆苑》《鸾舆》《遁》等作品时,与其说是在琢磨怎样描绘氤氲的云雾,毋宁说是在画面中找寻与自己气息相糅合的契合点。云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可虚可实的物质,没有绝对的形态,可有形,亦可无形。而正是因为云气形态多样的可塑性,才可以在不同的画面意境中,展现出云雾的萦绕,更利于画家情感的表达。
  “笔墨当随时代”,创作离不开创新。“师法古人”又“独具一格”应当是每一位画家不断追求的目标。就如在创作“云”题材作品时,我就自然而然联想到神龙这个契合点。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灵物,能够通灵变化,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见首不见尾。在创作《九龙图》时,我着重用线勾勒出龙的各种姿态,以墨色渲染,再以云气渲染衬托,以此表达出缥缈、虚实相应的气息和意境。
  今天每位艺术家都在努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努力让艺术获得完美的平衡,这就需要每位艺术家真实地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存感触融入藝术创作中去,展现出自己的艺术“态度”。
其他文献
中国文化的特质决定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最终由文人阶层来促成这一特点,也必然地形成了—条绘画与诗文、书法等共结同盟进而归于以天人性命之学为基础的人格修养融通之路。在中国文化语境里,诗书画号称姊妹艺术,如唐人有云:“书画异名而同体。”(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宋人郭若虚在《林泉高致》中道:“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声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吾人所师。”东坡居士更有“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
期刊
恽南田在《南田画跋》中记:“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者不生情。”这里,恽南田用了四个“情”字,说明情的不同表现,都是心灵对印象的直接反映。纵观中国历代的花乌画,从宋代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明代徐渭的《杂花图卷》,到清代恽南田的《五色菊花图》、郑板桥的《丛竹图》等,我们都可以细微地欣赏到这种“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文人最高意境,彰显中国花鸟画的生机盎然、摇曳生姿
期刊
11年前,策展人吴东在南京策划组织了“首届新工笔邀请展”,自此,“新工笔”一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这之前,著名美术理论家、策展人杭春晓曾于2005年组织过有关由后来新工笔主要成员参加的活动,并撰写了《灰色的影调——“新工笔”收藏价值浅说》一文。此后,他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策划了多场有关新工笔的展览。之后,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有关新工笔的展览时有举办,相关出版物也不断出现在市
期刊
越元始,越真纯;越古老,越元气。  看温中良的山水作品,恍若穿越千万年前的元始大地的惊艳,静谧到惊心动魄,犹如看另—个时空的山川,看另—个时空的自己,字里行间,鼓荡着远古的风声,陌生而熟悉,空洞而切近。  回归远古是—种理想的诉求,开启远古之初的探索,有着宿命式的执着。语境不再的当下,温中良抓住转瞬即逝的原始生态。对远古山水的本真的现代性书写,是远古的回声,是—种审美内质的重新建构,让迷茫的审美和
期刊
内容提要:工笔画是我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科技发展到当下,不仅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复原受损的古代艺术精品,还可以对已有的艺术精品进行艺术性的拓展。本文立足宋代工笔画风动画短片《美丽的森林》,以作品为文本进行分析,对动画与工笔画的美学特征进行梳理,剖析工笔画与动画融合后作品的艺术特点,并将阐述工笔动画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工笔画;《美丽的森林》;“奇”;“神”;“真”  2010
期刊
关键词:孙隆;花鸟画;写生;尚意  明初占画坛主导地位的宫廷绘画,以花鸟画成就最为突出,且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主要以边景昭、吕纪、林良和孙隆四家最为显著。孙隆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徐崇嗣的设色没骨风格,以其独特的画风引领一时风骚,并不断展现出革新求变的创造力,其对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孙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写生册》。我们通过对孙隆的《写生册》《花鸟草
期刊
余素与山东有缘,朋辈知交多出其地,而从学诸生贯籍齐鲁者亦十之七八。盖儒门圣地,风会不远,人物自是有别,不乏盛德君子、浑金璞玉之贤,故为余所喜。聊城赵辉,乃吾徒之迥然秀出者,恂恂有礼,肆力于学而业有所成。余嘉其心志勤苦,故为说学书之本末。  生自幼喜书,庭前受训,初学描红,颇得良师指授,唐楷汉隶,多所涉猎。后经乡贤高笑云先生点拨,遂属意于《雁塔圣教序》,积年苦学,由此入门。然闻见不广,心胸未豁,乃负
期刊
陈大羽|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国画大家  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佩新是我们南艺的校友,我给他上过课,他离开南艺20多年了,笔耕不辍,很不容易。此次展出的画给我的感受,一是他很重视传统,基本功很扎实,功底很深。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中年人急于求成,不太肯在传统上下功夫,想一夜成名,作品经不起推敲。二是他立足于生活,着眼于创新。他的作品跟人家不一样,
期刊
陕西历来是文人荟萃之地,书画领域更是名家辈出,各具风流。当今,中青年书画家鲁建就是以其独特的书法风貌和他在绘画、文学领域里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鲁建是土生土长的蓝田人,因其自幼受家庭的影响,而始习书法。他从篆书入手,后又诸体皆涉。特别是近年来,他书画相融,用篆法书写草书并以此入画,在山水画中注入石鼓文的古趣,由此形成了既蕴传统功力,又有自己元素的个性风貌。  探寻鲁建的艺术发展之
期刊
唐勇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陈川的工笔画就是采用“工笔意写”的方式,讲究绘画语言的随心随势,富于写意性,传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借物以抒情;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的表现因素,对写意性进行创造性理解与拓展延伸,画面气息传达出儒雅的人文风骨和时代气息。  陈川具有非常好的造型基础,又有相当好的工笔画思维,发展前景必然广阔。同时,他有较好的古典文学修养,能诗善书,具有当代青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