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背景下,做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主动获得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分析、思考问题。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教学时适时的穿插一些趣味性话题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1】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时,教师讲述:我们知道,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顺势也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
  二、 创设求异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就失去了根本。学生不仅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资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创新,就要关注个性,关注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当一个学生表现得与众不同时,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学生的个性,而不应该把它看成是缺点,这种个性就是一种宝贵的课堂教学情境。做为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
   【案例2】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节课内容时,提出问题:“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哪些生活及卫生习惯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吸烟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吗?”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展开想象,进行发散思维,学生们按步就班地说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能够引起癌变的现象及习惯,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吸烟与癌症的发病率无关。”并说吸烟可以减缓疲劳,提神等作用。对这样的问题不要急于否定,要善于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境,既顺利而自然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情境的问题应该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期待欲,像海面上浮动的冰山把“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探索,同时要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要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设置多个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巧妙地引入教学情境。成功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索新知识。
   【案例3】在学习“细胞呼吸”一节内容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2)剧烈运动后四肢骨胳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3)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4)水淹时高等植物能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水退后有些不能成活?(5)水稻等植物的根又为什么能比较长时间在水中生存?(6)水生生物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身边事,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又似懂非懂,不懂装懂,兴致高涨,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向纵深处发展。
  四、 创设矛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难点。
  针对某些特殊的生物问题,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住切入点,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中的问题情境,形成心灵上的一种“欲望”,当学生急于解决这种“欲望”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案例4】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我在课堂中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精细胞?”大多数学生不加思索,信口而答:“4种”。
  显然,学生学习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得到了这样的一个错误答案。当时我没有评价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接着又问:“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2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尽管对我这样的设问感到意外,但大多数学生开始回忆相关的知识。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假如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4种精细胞,那么按照上面的理论,这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就能产生8个精细胞了。”
  总之,通过科学、合理、有效、丰富并充满乐趣的问题情境创设来完成整个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教学,是新课标理论指导下的新一轮教学创业。学以致用,教以树人,新课标理论的科学内涵正是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唯有充分地进行科学的问题情境创设,知识的有效传播才能得到更好地实行。
  (陕西省洋县中学)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情境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得天独厚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导语,先声夺人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连结“温故”与“知
期刊
作为班主任,在一年级新生报名之后的那一个月,我一直在着力培养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天地——小学,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小学生。告诉他们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遵守的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学做一个守规矩的小学生;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学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和同学和睦相处,怎样自我保护,学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告诉他们现在的
期刊
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必然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而人才的培养则依赖于教育。教育培养人主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课程就是围绕教育目的而规划的具体的培养人的蓝图。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因此,我们要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一种大课程观,各门学科教学要从单纯传授知识,应付考试的圈子中跳出来,进而从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着眼,使每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和完善,着眼于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统一。  
期刊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信任学生,就是爱的最好诠释。  对于从教多年的我来说,我认为:信任也就是敢于托付。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而没有对学生的信任,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信任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一个人只要执教为师,就应该以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说明他缺乏最基本的师德修养,毫不夸张的说:对学生是否信任,不仅是一个教
期刊
所谓“有效教学”从评价标准的角度来解释是指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索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节约资源最直接的体现是不要以牺牲学生的业余时间或身体健康为代价,努力让学生在课内就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认识上,从不
期刊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出的战略性规划.融人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探索出的几种设计策略.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
期刊
阅读理解部分是任何一种英语考试中占分数最多的一个项目。可见,阅读理解这部分的成绩,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通过考试或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如何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尤其是掌握阅读理解的应试技术,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阅读理解中的文章,内容牵涉到两大类:一类是科技方面的,如有关医学、动植物、海洋、地质、遗传、语言、天文、空间技术等。另一类是社会方面的,如历史、文化、家庭、婚姻、教育、伦理、犯罪、娱乐、交
期刊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引导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归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贴近生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从而做到真正的“教学合一”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
期刊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来讲,北师大版的教材有它自己特有的地方,比如教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以活动为线;落实过程性;主题图内涵丰富,有创新价值;数学文化内容多,突出人文性等等。  作为一种新教材,北师大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教材内容的跳跃性比较大,知识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明显,对于个别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