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写作教学重视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一、教后知困
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无法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作文教学。一开始我的困惑是面对作文教学不知从何入手。批改学生作文时总觉得文章中问题太多,有选材问题、立意问题、语言问题、开头结尾方面的问题等等,每次评讲花了大量精力,讲得面面俱到却又收效甚微。
后来阅读作文教学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我发现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就要把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立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个阶段、一个学期重点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高中三年,从纵向看,高一年级以记叙文训练为主,高二上学期引导有能力的同学进行散文写作和规范议论文的尝试,其他同学学习一些记叙文写作技巧,下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写作;高三时针对高考要求重点训练写作技法。从横向看,每一年级都建立审题、立意、选材、表达四大板块,随着年级的升高,四大板块的内容在难度、深度上不断提高。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作文教学收到了一点效果,学生的文章从框架上来说像模像样了。但一个新的困惑又产生了:三年里数百名学生的作文内容怎么总是干巴巴的?第一年学生就写雨中撑伞半边偏在我这边,半夜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几年之后学生写的内容差不多还是这些。有的学生给同样的材料加上不同的开头和结尾,居然充当好几次作文作业。更让我困惑的是,学生写在随笔本上的文段总比交给教师的课堂作文好,写得有内容,有思想,有激情,有文采。
二、省后求因
高一下学期我安排的作文训练重点是审题和选材。针对高一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特点,我只要求学生把握一个“准”字。曾经给过学生这样一道以“反省”为话题的作文题,这里摘录两篇作文中的片段:
片段一:有一次考试,班级中有七八个人都得了满分,我只得了99分。说来那一分扣得真不值,我本来可以做对那道题,却因为没有看清题目,结果与本来稳拿在手的100分失之交臂。还好我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在下一次考试中我认真仔细地审题,没有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失分。
片段二: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叫我们写小结,其实也就是反省,所以我们反省的次数很多。那是两年前的事。那天数学考试,我拿起试卷一看觉得挺简单,所以没花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做完后也没有检查,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吧!”下课后,我第一个把试卷交上去,回家后向父母保证考90分以上。第二天数学课上,老师报分数发考卷。报了好几张还没有报到我,我看看旁边的同学很紧张,就安慰他说:“不用怕,好的在后面……”话还没说完,老师报到我的分数:88分。这真是晴天霹雳。
经过统计,我发现这次作文有60%的学生选择了这类材料。这个题目学生可写的内容应该是很多的,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类似的材料?学生的一句话震醒了我:“作文也是一道题,哪种材料最利于解题我就选哪种。”原来学生写作文不是从表达、倾诉的需要出发,而是为了解题拿分。反思我自己的作文教学又何尝不存在这样的嫌疑呢?
按我自己设计的作文教学体系去指导训练学生作文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原因之一在于我建构它的根本出发点不是为学生服务的,而是想要解决我自己作文教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只力图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并没有针对学生作文的更大困惑:缺少写作激情和不知写什么的问题。
“对写作而言,第一位的还是在于掌握材料(事实和道理)的多寡以及作者对这些材料所具感情的丰歉。……有了真材实料,有了成熟见解,有激情涌动于胸,不在乎模式框架并不熟练,仍可自然进发出好的文章。”这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把这“诗”外的“功夫”练好呢?“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過程。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教程》)因此,中学生写作决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操作活动,不是只靠教师传授点拨写作技巧就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生活的客观外界发生碰撞,激发写作冲动,然后再进行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外在技能的训练。我们必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品味生活,了解生活。
三、行后得法
生活是写作的重要资源,但学生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并不都能成为写作资源,只有那些点燃了学生情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生活素材才能进入写作视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发和利用现实的作文资源呢?
1.挖掘身边资源,激发写作冲动。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重视选择生活中的作文资源及根据资源作出命题,它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也直接决定着学生写作的兴奋度。首先,资源的挖掘不要脱离学生瞬息万变的生活,不要为一节作文课去刻意地挖掘。作文资源的利用是由生活本身决定的,而不是由作文课决定的,是不可预设的。其次,中学生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家校两点一线,学生无法选择生活的宽度,但教师要用一颗细腻的心引领学生感受生活的深度。要随时抓住学生身边的偶发事件,以此为话题给学生提供表达机会。再次,作文的形式要自由多样,可以是家庭作业中的一个片段,是周末的一篇随笔,是班级活动中的一次发言……
2.多重角度评讲,促使学生深入感悟。浓厚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容易被激发,也很容易消失。当学生的表达得到回应、肯定、欣赏时,其写作的欲望就会得以延续,也才会急切地寻求下一次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对生活的各种形式的记录,哪怕是只言片语,教师都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评价。一个个小小的优点也被教师放大,这种生活中的作文资源最初激发出来的“简单感”就会演变为“表现欲”“成就感”。
3.推荐多彩话题,倾诉美丽心灵。教师毕竟在年龄、身份、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学生有很大差异,而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就多了。在学生具备一定感悟能力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推荐写作话题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感悟的意识。
4.长期坚持不懈,润物细无声。习惯有一个养成的过程,很多事情长期坚持就成了习惯。长期坚持上述两大环节,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一定会更细腻,对生活的思考一定会更深刻。那时,他们笔下的文字一定会烙上他们的思想、情感,形成自己的个性。
这样,作文就会在“教师示范,挖掘作文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冲动――展示点评学生文章――学生有所感悟,有表现欲和成就感――再关注生活并有所表达”中进入良性循环。
一、教后知困
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无法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作文教学。一开始我的困惑是面对作文教学不知从何入手。批改学生作文时总觉得文章中问题太多,有选材问题、立意问题、语言问题、开头结尾方面的问题等等,每次评讲花了大量精力,讲得面面俱到却又收效甚微。
后来阅读作文教学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我发现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就要把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立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个阶段、一个学期重点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高中三年,从纵向看,高一年级以记叙文训练为主,高二上学期引导有能力的同学进行散文写作和规范议论文的尝试,其他同学学习一些记叙文写作技巧,下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写作;高三时针对高考要求重点训练写作技法。从横向看,每一年级都建立审题、立意、选材、表达四大板块,随着年级的升高,四大板块的内容在难度、深度上不断提高。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作文教学收到了一点效果,学生的文章从框架上来说像模像样了。但一个新的困惑又产生了:三年里数百名学生的作文内容怎么总是干巴巴的?第一年学生就写雨中撑伞半边偏在我这边,半夜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几年之后学生写的内容差不多还是这些。有的学生给同样的材料加上不同的开头和结尾,居然充当好几次作文作业。更让我困惑的是,学生写在随笔本上的文段总比交给教师的课堂作文好,写得有内容,有思想,有激情,有文采。
二、省后求因
高一下学期我安排的作文训练重点是审题和选材。针对高一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特点,我只要求学生把握一个“准”字。曾经给过学生这样一道以“反省”为话题的作文题,这里摘录两篇作文中的片段:
片段一:有一次考试,班级中有七八个人都得了满分,我只得了99分。说来那一分扣得真不值,我本来可以做对那道题,却因为没有看清题目,结果与本来稳拿在手的100分失之交臂。还好我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在下一次考试中我认真仔细地审题,没有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失分。
片段二: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叫我们写小结,其实也就是反省,所以我们反省的次数很多。那是两年前的事。那天数学考试,我拿起试卷一看觉得挺简单,所以没花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做完后也没有检查,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吧!”下课后,我第一个把试卷交上去,回家后向父母保证考90分以上。第二天数学课上,老师报分数发考卷。报了好几张还没有报到我,我看看旁边的同学很紧张,就安慰他说:“不用怕,好的在后面……”话还没说完,老师报到我的分数:88分。这真是晴天霹雳。
经过统计,我发现这次作文有60%的学生选择了这类材料。这个题目学生可写的内容应该是很多的,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类似的材料?学生的一句话震醒了我:“作文也是一道题,哪种材料最利于解题我就选哪种。”原来学生写作文不是从表达、倾诉的需要出发,而是为了解题拿分。反思我自己的作文教学又何尝不存在这样的嫌疑呢?
按我自己设计的作文教学体系去指导训练学生作文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原因之一在于我建构它的根本出发点不是为学生服务的,而是想要解决我自己作文教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只力图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并没有针对学生作文的更大困惑:缺少写作激情和不知写什么的问题。
“对写作而言,第一位的还是在于掌握材料(事实和道理)的多寡以及作者对这些材料所具感情的丰歉。……有了真材实料,有了成熟见解,有激情涌动于胸,不在乎模式框架并不熟练,仍可自然进发出好的文章。”这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把这“诗”外的“功夫”练好呢?“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過程。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教程》)因此,中学生写作决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操作活动,不是只靠教师传授点拨写作技巧就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生活的客观外界发生碰撞,激发写作冲动,然后再进行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外在技能的训练。我们必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品味生活,了解生活。
三、行后得法
生活是写作的重要资源,但学生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并不都能成为写作资源,只有那些点燃了学生情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生活素材才能进入写作视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发和利用现实的作文资源呢?
1.挖掘身边资源,激发写作冲动。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重视选择生活中的作文资源及根据资源作出命题,它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也直接决定着学生写作的兴奋度。首先,资源的挖掘不要脱离学生瞬息万变的生活,不要为一节作文课去刻意地挖掘。作文资源的利用是由生活本身决定的,而不是由作文课决定的,是不可预设的。其次,中学生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家校两点一线,学生无法选择生活的宽度,但教师要用一颗细腻的心引领学生感受生活的深度。要随时抓住学生身边的偶发事件,以此为话题给学生提供表达机会。再次,作文的形式要自由多样,可以是家庭作业中的一个片段,是周末的一篇随笔,是班级活动中的一次发言……
2.多重角度评讲,促使学生深入感悟。浓厚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容易被激发,也很容易消失。当学生的表达得到回应、肯定、欣赏时,其写作的欲望就会得以延续,也才会急切地寻求下一次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对生活的各种形式的记录,哪怕是只言片语,教师都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评价。一个个小小的优点也被教师放大,这种生活中的作文资源最初激发出来的“简单感”就会演变为“表现欲”“成就感”。
3.推荐多彩话题,倾诉美丽心灵。教师毕竟在年龄、身份、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学生有很大差异,而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就多了。在学生具备一定感悟能力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推荐写作话题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感悟的意识。
4.长期坚持不懈,润物细无声。习惯有一个养成的过程,很多事情长期坚持就成了习惯。长期坚持上述两大环节,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一定会更细腻,对生活的思考一定会更深刻。那时,他们笔下的文字一定会烙上他们的思想、情感,形成自己的个性。
这样,作文就会在“教师示范,挖掘作文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冲动――展示点评学生文章――学生有所感悟,有表现欲和成就感――再关注生活并有所表达”中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