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相关性,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设计了《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并得到教学实践的验证。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合作学习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建构主義学习理论及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获得,学习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进行的。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1.2 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格拉赛首倡的,他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应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尽管中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角度不同,但是合作学习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二是合作学习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三是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四是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五是合作学习个体责任明确,由教师分配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合作学习的关联性
  首先,两者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强调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者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合作中学生之间通过别人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其次,两者都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合作学习是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再次,两者都重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合作学习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共同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
  最后,两者都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建构主义教学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因而当他们完成任务时,获得的自我成就感就更大。同时当他们集中关注思维和理解在合作中共同进步时,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案例应用(以《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为例)
  3.1 教学目标设计
  3.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概念。(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3)能够描述常见凸透镜的三种典型代表(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3.1.2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完善人格品质。
  3.2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重点:定性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难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3.3 教学对象分析
  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是被人们普遍利用和认识的,而凸透镜抽象的“成实像”原理对于初二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本案例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创设一个情景,通过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深刻、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3.4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实验研究、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对学习结论进一步完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协商,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和其他传统的光学实验教具等教学手段。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特长,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3.5 教学过程设计与问题分析
  3.5.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引言]电视报道某地住户窗台上放置的的圆心鱼缸(装水变构成凸透镜) 汇聚了强烈的太阳光使窗帘着火而发生火灾的案例。
  老年人带老花镜(凸透镜)看到放大的书本文字,我们看电影是看到放大几百倍电影胶片的画面,两种成像有什么区别?
  [设计思路与问题分析] 建构主义强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与虚像呈现方式和位置及形成原理不同。
  3.5.2 协作探讨,加深理解
  教师给每一小组分发几个凸透镜,让学生彼此通过凸透镜观察对方的手指,由近及远看凸透镜里手指有何变化。
  由多媒体来展示凸透镜的相关概念,如焦点、焦距、光心。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为实验探究做好知识准备。
  [设计思路与问题分析]通过建构主义的协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察,保证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3.5.3 问题会话,初步实验,形成感性认识   (1)猜想一的产生
  [老师提问] 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看到什么?
  [学生轮流实验、观察、交流思想并做回答]
  [老师提问]将凸透镜逐渐遠离近处的字,连续变化的像呈现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 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
  (2)猜想二的产生
  [提问]①是否在凸透镜移动的过程中一直可以看到像?②在凸透镜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时候看不到像?③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并做回答]
  (3)猜想三的产生
  [提问] ①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②当物距无穷远时,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形成猜想三]
  (4)猜想四的产生
  [提问]在上述猜想的基础上,请总结: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形成猜想四]
  [设计思路与问题分析]通过建构主义的会话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对实验准结论有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猜想一:凸透镜要想成虚像需要近物距离;猜想二:成虚像要求物距在一倍焦距内。看不到像时,刚好物距等于焦距;猜想三:当物距无穷远时不能成虚像,则能成实像;猜想四:系统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3.5.4 近一步实验,意义建构,验证结论
  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提供实验数据纪录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老师引导学生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让学生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使物距不同,再移动光屏找像。
  教师指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完善;分析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师动手操作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动画课件,让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特征形成具体、表象、系统性的认识。
  [提问]①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在什么地方?②凸透镜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在什么地方?[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与问题分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认识逐渐全面、深入。小组分工边实验边记录,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当>2 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 <<2 (照相机)。(2)当=2 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且 = 2 。(3)当 <<2 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2 (幻灯机)。(4)当< 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二倍焦距处:是物体所成像是放大、缩小的分界点;一倍焦距处:是物体所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3.5.5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来讲解幻灯机、照相机的内部结构、成像特点和原理,引发学生与实际相联系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参考文献
  [1] 赵呈领,杨琳,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24-26.
  [2] 刘春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其比较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4.
  [3] 舒少锋.打破常规教学——关于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课例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1(02):20-23.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钟秀社区为例,论述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分析当前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 社区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钟秀社区位于泸西县环东路,社区总面积约二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七千多人。辖区有泸西电力公司、人民医院、恒远意通百货商城等十三家重点单位,有各类学校四所,还要宾馆、饭店等场所,是一
期刊
摘 要 公选领导干部正成为干部选拔,尤其是成为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的用人制度,为需要上升渠道的年轻人提供上升空间。而对于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干部岗位上的年轻干部来讲,由于新的工作岗位和原来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在领域不是很相近,因此,如何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下展开工作,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笔者作为曾参加过公选的候选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公选干部如何在新的岗位上、新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关键词 新岗位
期刊
摘 要 《隆中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设计之一,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所谓“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长期以来有着非常高度的评价。然而过高估计其价值和所起的作用,却未免有悖于历史真实。《隆中对》中,诸葛亮冷静客观地审时度势,制定相应的策略,提出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蜀汉因此而成功建国;但也多有书生之见,“跨有荆益”和联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再加之蜀汉弱小却意图分兵北伐,而且“三分天下”本身就是一种非
期刊
摘 要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审计学教学方法迫在眉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改进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
期刊
摘 要 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学做一体、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按照教学进程围绕农时安排,教学内容围绕农事设计,教学场地围绕农田布置的思想改革课程体系;通过整合基础课程、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增设《生产实践》课、集中生产实训、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改革背景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浙江省中小学为例,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从发展基础、发展机会、发展媒介、经验借鉴等方面探讨越剧在中小学中普及可行性。  关键词 越剧进课堂 可行性 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浙江省有越剧进课堂开展的肥沃土壤  200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曾向人大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传统艺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议》的提案
期刊
摘 要 尚武精神的实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甘落后、不屈不挠、奋发有为,敢于战胜困难,敢于战胜敌人的一种民族气质的外在体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尚武精神萎缩,重铸大学生的尚武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迫切任务。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军事理论课、加强军事技能训练和发展军事爱好者协会等途径铸造大学生的尚武精神。  关键词 尚武精神 国防教育 军事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从某种程度上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与所学专业课程相脱节等问题,应充分利用ESP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 大学英语 ESP 实用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高等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英语教学却迟迟没有
期刊
摘 要 协同创新赋予了传统产学研合作新的时代内涵,是产学研合作的深化与升华,也是创新理论的一种新发展。协同创新的提出,是对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一次更新。本文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出发,在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模式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于高校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有效推进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合作 模式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班主任职级制的成功实施,让每一个老师都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每个教师可以把班主任当成一项事业,终身发展和受益。班主任职级制让班主任们体会到了成就和荣誉,让班主任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让班主任能在“传帮带”中体会成长和快乐。职级制让每个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看到自我,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有效缓解了班主任职业倦怠。  关键词 班主任 积极性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