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之中,教学模式又是核心。教学模式是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中介,也是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的桥梁。
“互联网 教育”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对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分析,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3-0144-02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2015年国家政府报告中,明确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 ”计划开始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互联网 ”作为一个新兴词汇,不断与各个行业相融合,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 教育”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点,是通过“互联网 软件 教育”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研究。
1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能够实现的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1 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指导教学的理论依据,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思想上的,不同的教育观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
1.2 教学保障
不同的课程对教学条件及环境要求不同,为了保障教学效果,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来制订,同样的,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每一所学校都要优化和完善教学环境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1.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它明确指出了课程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制定教学活动,确定课程的教学知识点与技能点等。
1.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步骤及任务要求,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变化,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5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教学取得的成效,是学生完成课程后达到的能力水平。每门课程在制定目标时都有一个标价标准,教学效果也是检验教师授课水平及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标准。
教学模式的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要有好的教学思想,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再配合优化的教学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反观目前高职院校常见的教学模式,虽然经过了一些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教学思想需转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处在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讲的永远都是对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难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最后造成的局面是教师仅仅是上完课程,对于学生接受情况不大清楚,学生有问题也不愿意请教教师。
2.2教学保障不足
随着高校学生的扩招,教室资源越来越紧张,特别是机房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更新换代较快,有些学生在这些方面提供保障不足,不能学习到最先进的软件。教师有时候会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2.3教学目标需改进
一般,教学目标在某门课程开设之后就已经制订好,然后这门课程任课教师都会一直按照教学目标授课,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或者社会的需要,有些教学目标不适合需求,需要完善。
2.4教学过程单一
现在大部分课程教学仍然以讲授PPT为主,模式比较单一,给学生的感觉是走马观花,一节课下来内容不多,能听进去的知识较少,教师也感觉教学过单一枯燥。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使得课堂“低头族”正大规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课堂。作为笔者,有时候对于出现课堂上出现的这种现象也感到无能为力,经过笔者课堂下的反思,如何让这些“低头族”变成“抬头族”,如何将手机变成对学习有利的辅助工具,或许是解决课堂上这些问题的另一个手段。
3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笔者经过调研,将智能手机进行课堂是可行的,智能手机结合丰富的教学APP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 手机”有着以下优势:
3.1实时互动成为可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遇到问题只能在教室利用课间或课后通过聊天工具留言的形式向教师提问,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也存着一定的滞后性。
“互联网 手机”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利用手机的频率较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定时间实时互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解放,让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平等沟通。
3.2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配备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 “互联网 手机”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教学APP,上传教学资源,如:教学PPT、教案、教学视频、教学要求等,因为手机的便捷及使用频率,可以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对于难点可以进行反复的巩固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室资源不足,机房不够用的问题。
3.3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自己学习目标,对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以进行加强学习,扩展知识,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前岗位需求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制作教学资源。
3.4教学过程多样化成为可能
“互联网 手机”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来辅助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可以设计课堂测试;课程过程中,老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布置相应的任务;课后可以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畅谈学习难点及感受,提出意见,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改善,使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选择能够运用于教学的信息化手段,精心设计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优化课程资源,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的有效融合,营造学生抬头学习、低头也在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孙敏.互联网 下基于学习通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
[2] 胡玲.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软件导刊,2017(36).
[3] 彭北萍,娄瑞娟.探索互联网 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3).
“互联网 教育”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对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分析,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3-0144-02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2015年国家政府报告中,明确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 ”计划开始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互联网 ”作为一个新兴词汇,不断与各个行业相融合,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 教育”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点,是通过“互联网 软件 教育”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研究。
1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能够实现的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1 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指导教学的理论依据,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思想上的,不同的教育观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
1.2 教学保障
不同的课程对教学条件及环境要求不同,为了保障教学效果,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来制订,同样的,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每一所学校都要优化和完善教学环境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1.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它明确指出了课程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制定教学活动,确定课程的教学知识点与技能点等。
1.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步骤及任务要求,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变化,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5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教学取得的成效,是学生完成课程后达到的能力水平。每门课程在制定目标时都有一个标价标准,教学效果也是检验教师授课水平及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标准。
教学模式的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要有好的教学思想,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再配合优化的教学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反观目前高职院校常见的教学模式,虽然经过了一些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教学思想需转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处在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讲的永远都是对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难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最后造成的局面是教师仅仅是上完课程,对于学生接受情况不大清楚,学生有问题也不愿意请教教师。
2.2教学保障不足
随着高校学生的扩招,教室资源越来越紧张,特别是机房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更新换代较快,有些学生在这些方面提供保障不足,不能学习到最先进的软件。教师有时候会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2.3教学目标需改进
一般,教学目标在某门课程开设之后就已经制订好,然后这门课程任课教师都会一直按照教学目标授课,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或者社会的需要,有些教学目标不适合需求,需要完善。
2.4教学过程单一
现在大部分课程教学仍然以讲授PPT为主,模式比较单一,给学生的感觉是走马观花,一节课下来内容不多,能听进去的知识较少,教师也感觉教学过单一枯燥。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使得课堂“低头族”正大规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课堂。作为笔者,有时候对于出现课堂上出现的这种现象也感到无能为力,经过笔者课堂下的反思,如何让这些“低头族”变成“抬头族”,如何将手机变成对学习有利的辅助工具,或许是解决课堂上这些问题的另一个手段。
3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笔者经过调研,将智能手机进行课堂是可行的,智能手机结合丰富的教学APP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 手机”有着以下优势:
3.1实时互动成为可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遇到问题只能在教室利用课间或课后通过聊天工具留言的形式向教师提问,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也存着一定的滞后性。
“互联网 手机”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利用手机的频率较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定时间实时互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解放,让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平等沟通。
3.2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配备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 “互联网 手机”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教学APP,上传教学资源,如:教学PPT、教案、教学视频、教学要求等,因为手机的便捷及使用频率,可以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对于难点可以进行反复的巩固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室资源不足,机房不够用的问题。
3.3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自己学习目标,对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以进行加强学习,扩展知识,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前岗位需求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制作教学资源。
3.4教学过程多样化成为可能
“互联网 手机”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来辅助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可以设计课堂测试;课程过程中,老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布置相应的任务;课后可以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畅谈学习难点及感受,提出意见,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改善,使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选择能够运用于教学的信息化手段,精心设计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优化课程资源,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的有效融合,营造学生抬头学习、低头也在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孙敏.互联网 下基于学习通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
[2] 胡玲.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软件导刊,2017(36).
[3] 彭北萍,娄瑞娟.探索互联网 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