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探究式教学设计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粒子之间有间隙》的概念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创设富于探究性的活动情境,开展活动探究式教学,达到科学大概念的规律自然建构,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心素养;探究;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做想讲”相结合。这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是学生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形成科学基本能力和具有科学基本价值取向。
  笔者以“粒子之间有间隙”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科学素养的意识。首先用作业汇报的形式,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通过活动一趣味性的验证固体粒子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宏观和模拟微观两个活动,让学生了解液体粒子之间也是有间隙的;气体粒子有间隙通过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作为小的升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处处是科学”的思想。通过对《粒子模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和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本节课主要通过4个学生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数据分析、动手实验、记录结果、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物质粒子模型》主题内容是对小学《自然》课程的深化,把原先接触的较感性、零碎的知识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学习内容。学生前期学习了“物质与材料的性质”、“物质与材料的组成”、“物质的变化”,知道了物质有三态,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体会了世界是物质的。而本主题的学习则是建立在这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从宏观现象推断微观结构,建立“物质的粒子模型”。
  《粒子之间存在间隙》是 《物质粒子模型》第三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粒子的大小”和“粒子的运动”基础上,进一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同时也为下一课“用粒子模型描述物质的三态”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整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自主探究物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基于这个定位本堂课用作业汇报的形式,引入课题,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又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与记录、收集数据的习惯。借助学生儿时常见的气球玩具,完成氢氧化钠溶液隔着气球也能使酚酞试纸变红的实验,验证固体粒子之间存在间隙,增加实验趣味性,引起学生好奇心,通过模拟动画表述原因,直观、易理解,有助于将粒子间间隙的概念形象化,并为接下来学生自己绘图表述实验现象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完成液体混合实验用宏观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用宏观现象模拟微观过程,将抽象概念可视化,画水粒子和酒精粒子混合前后的模型,直观而形象,也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让学生了解液体粒子之间也是有间隙的;气体粒子有间隙通过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处处是科学”的思想。
  学情分析:
  1.从知识层面上:生活经验和第一、二节的学习已经让学生知道了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且知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但是学生很难很直观地认识到“粒子之间有间隙”。
  2.从能力层面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笔者将从生活中的感性现象、宏观实验现象或模拟实验等为依据创设活动情景,学生在感受到现象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猜想和推理粒子的运动状况,理解粒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性实验“气球漏气啦”、液体混合实验、黄豆小米混合实验、针筒压缩实验知道物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并能从物质的宏观现象推断出物质的微观结构;
  2、通过自行设计气体粒子存在间隙实验,能够完成或设计某些说明粒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简单实验,能运用绘图的方法来表述实验的现象;
  3、通过对生活中的现象举例和图片展示,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拓展人类视野上的贡献。
  教学重点:能够完成或设计某些说明粒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简单实验;并能运用绘图的方法来表述实验的现象。
  教学难点:能从物质的宏观现象推断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资源:
  【器材】气球、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纸、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已装有一半的红色水)、酒精、水、滴管、针筒、量筒、黄豆、小米、烧杯、试管架、活动单
  【资源】实物投影仪、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汇报:课前1周给学生发了充气气球,让学生每天同济气球的大小。请1组同学汇报汇报三天中测得的气球周长;1组同学汇报三天中拍摄的气球照片
  2.提出疑问,做出假设,探究气球变小的原因
  【新课引入的教学设计:  通过了解调查结果,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并引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猜想。】
  二、新课教学:
  活动Ⅰ 通过氢氧化钠和遇酚酞试纸变红,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观察装有氢氧化钠气球上贴的酚酞试纸变红,引起探究的欲望。
  通过观看小动画,思考引起实验现象的原因。
  【活动Ⅰ的教学设计:“酚酞试纸变红”增加实验趣味性,验证橡皮膜粒子之间存在间隙,激起学生兴趣。通过模拟动画表述气球变小的原因,直观、易理解,有助于将粒子间间隙的概念形象化,并为接下来学生自己绘图表述实验现象打下基础,知道固体粒子之间有间隙。】
  活动Ⅱ 在做液体混合实验前,先让学生预测结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确实验中的关注点。
  1.首先猜测活动二的实验结果
  2.1/2容积的水和1/2容积的水混合,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3. 1/2容积水和1/2容积的酒精混合,观察总体积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思考产生实验结果原因
  【活动Ⅱ的教学设计:先用水与水混合,再用酒精和水混合,是为了进行对照,不同的实验结果,引发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动Ⅲ 在活动1和活动2后,让学生看到现象,猜测粒子之间有间隙的结论,在通过宏观模拟实验,验证猜想。
  1.学生实验:用黄豆小米混合混合,进行模拟实验。
  2.观看黄豆小米混合模拟动画,并参考模拟实验,绘制水粒子和酒精粒子混合前后的模型,思考:为什么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
  【活动Ⅲ的教学设计:通过“模拟活动推测微观”:将抽象概念可视化。有助于学生获取证据,体验总体积变小了,明白液体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活动Ⅳ l根据教师给定实验器材(针筒),结合活动单,设计并完成气体粒子有间隙的验证实验。并用通过绘图表述实验现象,直观而形象。
  【活动Ⅳ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如“压缩针筒内的气体”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气体粒子之间有间隙。】
  教学反思:
  教师充分挖掘教科书的素材,设置生活化和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情境,以情激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合作交流,寻找共性,归纳和总结规律,达到分子动理论的自然生成以及应用分子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从生活中观察引入新课,调动学生探求的欲望,注重体验,让学生在“做、想、讲”中主动接受知识,通过探究实验达到活用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提出假設,并验证假设,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去支持假设。在实验设计中,有整体连贯性的思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将知识条理化,学会如何正确的思考问题。l
  每个环节都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大胆猜想,建立假设,适当引导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假设,产生悬念激发学生对未知的产物进行实验探究的求知欲设计实验时,遵循探究实验的实验步骤,给出实验步骤的大致框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分小组进行不同的实验,在动脑、动手中让他们自主探索新知,过程中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又能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新授环节的实验,先教师演示实验,验证固体粒子有间隙,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为主体,完成实验,验证液体粒子之间有间隙,最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验证气体粒子之间有间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落实,给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中生物课程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有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全面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如何就新时代背景下采取多样化教学措施,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强化课堂教学效率效果,是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进行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研究,并介绍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表现出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各种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翻转课堂便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同时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
期刊
摘 要:为满足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教学系统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进行研究,对基于互联网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模式设计进行分析,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期刊
摘 要:编程通常被认为很难,跟程序员划等号,小学生对它遥不可及,实际上这种认识对编程过于片面,学习编程可以是一种孩子用电脑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也可以是学习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兴趣带领大脑的学习方法。总而言之,小学生学习编程,如果方法得当,可行、有益且有用。  关键词:小学生;编程;scratch  对于小学生来说,编程最重要的是兴趣,就是能驱使他编程的动力,甚至我认为小学生学编程,重要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课实验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
期刊
摘 要:学生家庭生活背景以及接受教育经历的不同,使得学生在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时,所呈现出的知识认知效果也不同,而对知识认知效果较差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而如何针对数学课堂中的学困生进行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也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笔者从自身数学课程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追根溯源、开展合作,以及有效鼓励等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致困原因;合作;鼓励  学困生是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行,教育界为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制定了更高标准。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有着重要启蒙作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该项能力比较弱,缜密的数学思想和严密的数学推理过程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十分困扰。因此,在新路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着力于攻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计算能力不强等难题,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严密的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学科的英语教学作为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因此,本文将立足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在
期刊
摘 要: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识,那么必然可以让语文教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措施  前言  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教学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工作者对“阳光体育”这一教学计划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阳光体育” 背景下,更加关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参与性,重视老师和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投身于体育教学与学习中来。针对“阳光体育”这一教学计划,各个学校也应当积极主动,科学的制定教学方案,开展相关课程,并对体育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提升教学效益,在充分落实和完善阳光体育这一教学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