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增收节支、创造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成本优势做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成本 控制 降低
一、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资金是有成本的,但是企业成本管理中,往往存在忽视资金成本的存在、资金浪费、随意占用情况等情况,使资金无法进行合理配置,使用效率低下。
(二)物资采购成本偏高
对于生产制造性企业,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总成本。如果采购员只是为了完成采购任务,不去“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就必然会导致物资采购成本偏高。
(三)生产消耗、损失、浪费较大
有的企业生产能力低下,为了生产而生产,缺乏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消耗量大、损失大、浪费现象严重;管理者对生产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产品损失率加大。
(四)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改造不足
社会在不断进步,生产工艺也是如此,如果不创新,原有的生产工艺就会逐渐落后,就意味着比同行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大生产成本,最终导致产品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力。
(五)企业人员成本意识薄弱
把成本管理看做是财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需按照规定执行就行,成本意识淡漠。
二、建立成本优势的对策
(一)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所以,企业应该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一是推进资金集中管理,避免过于分散。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合理选择营运资金政策、制定商业信用政策、预测现金流量,把各个环节的资金占用降低至最合理的水平。三是加速资金周转,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等方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控制材料采购成本
物资采购工作是企业生产运行的第一个环节。控制采购成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分析供货市场,调整采购策略。根据企业全年材料预算,合理避开原料需求高峰,避开高价采购时间区域,利用采购时间差,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合理决定经济订货量。第二,进一步推进集中采购制,建立原材料、辅助材料、外协外包等的统一采购平台,实现价格、供应商等资源共享。第三,稳定老客户,立足长远发展。在保证资源基本需求的同时,要与一些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能够在今后的物资采购中获得一定的折扣,以此来降低采购成本。第四,建立采购责任制,强化采购人员、审价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五,探索建立采购奖罚制度,与领导、个人收入挂钩,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
(三)加强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生产环节是企业生产运行的第二个环节,在此过程中降低产品成本最为关键。
1.降低材料消耗成本。在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产成品中,材料的成本占到大约60%到70%,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一要制定产品的单位材料消耗定额,即确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所需消耗某种材料的数量标准,一般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二要由计划部门下达生产任务单,依据材料消耗定额向物资采购部门下达材料采购计划。三要实行限额领料管理制度,建立材料限额卡,填写限额领料单。四要对生产部门加大考核力度,对超定额领料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
2.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就减少了。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除此之外,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材料等方式实现。
3.控制生产过程中损失的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都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必须不断提高工艺水平、降低消耗定额、开拓市场减少停工时间等减少生产损失。
4.降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水电暖、房屋设备折旧、低值易耗品、修理费等,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进费用不断降低。
(四)重视知识因素,加大技术改造,开辟降低生产成本新途径
首先要重视知识因素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市场经济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构成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且处于主导地位。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的总价值中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衡量产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企业从而拥有发展生产的主动权,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其次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注重工艺技术改革,积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节能降耗,从根本上减少材料的消耗,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在实施技改项目建设中注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注重以较少的投入求得较多的回报。
(五)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效益
对一个企业来说,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效益,重要的不是个别人、一部分人,而是全体人员,只有把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成本控制才会真正落到实处。为此,企业应建立“人人节约、人人有奖”、“人人贡献、人人获益”的激励机制。一是根据成本控制目标的量化目标和要求,完善绩效评估制度;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组织激励,确保成本控制有效开展;三是建立“成本控制”个人奖励基金,加强个人激励,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增收节支、创造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的主要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开源节流,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建立成本优势,使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耘.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J].河南税务,2000.7.
[2]独金平.加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技术与措施[D].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作者简介:崔军军(1979-),男,山西洪洞人,现从事财务工作,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关键词】成本 控制 降低
一、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资金是有成本的,但是企业成本管理中,往往存在忽视资金成本的存在、资金浪费、随意占用情况等情况,使资金无法进行合理配置,使用效率低下。
(二)物资采购成本偏高
对于生产制造性企业,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总成本。如果采购员只是为了完成采购任务,不去“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就必然会导致物资采购成本偏高。
(三)生产消耗、损失、浪费较大
有的企业生产能力低下,为了生产而生产,缺乏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消耗量大、损失大、浪费现象严重;管理者对生产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产品损失率加大。
(四)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改造不足
社会在不断进步,生产工艺也是如此,如果不创新,原有的生产工艺就会逐渐落后,就意味着比同行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大生产成本,最终导致产品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力。
(五)企业人员成本意识薄弱
把成本管理看做是财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需按照规定执行就行,成本意识淡漠。
二、建立成本优势的对策
(一)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所以,企业应该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一是推进资金集中管理,避免过于分散。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合理选择营运资金政策、制定商业信用政策、预测现金流量,把各个环节的资金占用降低至最合理的水平。三是加速资金周转,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等方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控制材料采购成本
物资采购工作是企业生产运行的第一个环节。控制采购成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分析供货市场,调整采购策略。根据企业全年材料预算,合理避开原料需求高峰,避开高价采购时间区域,利用采购时间差,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合理决定经济订货量。第二,进一步推进集中采购制,建立原材料、辅助材料、外协外包等的统一采购平台,实现价格、供应商等资源共享。第三,稳定老客户,立足长远发展。在保证资源基本需求的同时,要与一些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能够在今后的物资采购中获得一定的折扣,以此来降低采购成本。第四,建立采购责任制,强化采购人员、审价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五,探索建立采购奖罚制度,与领导、个人收入挂钩,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
(三)加强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生产环节是企业生产运行的第二个环节,在此过程中降低产品成本最为关键。
1.降低材料消耗成本。在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产成品中,材料的成本占到大约60%到70%,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一要制定产品的单位材料消耗定额,即确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所需消耗某种材料的数量标准,一般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二要由计划部门下达生产任务单,依据材料消耗定额向物资采购部门下达材料采购计划。三要实行限额领料管理制度,建立材料限额卡,填写限额领料单。四要对生产部门加大考核力度,对超定额领料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
2.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就减少了。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除此之外,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材料等方式实现。
3.控制生产过程中损失的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都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必须不断提高工艺水平、降低消耗定额、开拓市场减少停工时间等减少生产损失。
4.降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水电暖、房屋设备折旧、低值易耗品、修理费等,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进费用不断降低。
(四)重视知识因素,加大技术改造,开辟降低生产成本新途径
首先要重视知识因素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市场经济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构成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且处于主导地位。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的总价值中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衡量产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企业从而拥有发展生产的主动权,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其次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注重工艺技术改革,积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节能降耗,从根本上减少材料的消耗,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在实施技改项目建设中注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注重以较少的投入求得较多的回报。
(五)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效益
对一个企业来说,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效益,重要的不是个别人、一部分人,而是全体人员,只有把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成本控制才会真正落到实处。为此,企业应建立“人人节约、人人有奖”、“人人贡献、人人获益”的激励机制。一是根据成本控制目标的量化目标和要求,完善绩效评估制度;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组织激励,确保成本控制有效开展;三是建立“成本控制”个人奖励基金,加强个人激励,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增收节支、创造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的主要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开源节流,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建立成本优势,使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耘.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J].河南税务,2000.7.
[2]独金平.加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技术与措施[D].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作者简介:崔军军(1979-),男,山西洪洞人,现从事财务工作,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