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ugh9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PCABG)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1月—2016年12月行OPCABG病人883例,经影像学检查[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22例(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8例(对照组),采取1:4配对研究设计。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22例(2.5%)病人发生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体重指数[(24.6±1.9)kg/m~2和(23.5±2.3)kg/m~2,P=0.01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6.8±3.7)mmHg和(40.2±2.9)mmHg,P=0.000]水平较高,高血压、卒中史、术中低血压、术中酸中毒、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OPCABG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史(OR=5.170,95%CI 1.714~15.595,P=0.004)、术中低血压(OR=3.649,95%CI 1.559~8.542,P=0.003)、颈动脉狭窄(OR=2.532,95%CI 1.476~4.343,P=0.001)是OPCABG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脑卒中史,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在行OPCABG时注重围术期麻醉管理,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对于减少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着显著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2015年2月—2016年8月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
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在锂铁氧体材料表面,制备了Cu-Ti复合金属波导膜系。本文简单介绍了设备的改造特点,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制备的Cu-Ti复合金属波导膜系进行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包括绿色管理责任、清洁生产责任、信息公开责任和回收利用责任。为保证企业责任的实现,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如制裁机制、激励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