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保从城市人的专利变成了现在的全民福祉。“现在的社会保障已经变成了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
4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不断向前推进,从只保障国企职工到基于劳动权保障所有劳动者,从保障全体劳动者再到对全体居民的保障,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也对国民实现了全覆盖。
“改革开放40年来,社保的最大特点是促进了人的解放,提升了社会的公平性。”全國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人的解放”,在这里指人的社会化过程,正是人的社会化流动促进了中国经济过去40年间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免除了人们在社会性流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公平”,则是指社保从城市人的专利变成现在的全民福祉。“现在的社会保障已经变成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郑功成如此定义。
社保概念从无到有
顾青豫(化名)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段岁月时说:“都是单位管,大家都一样,水平肯定不如今天。”顾青豫今年73岁,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原隶属于邮电部(工信部前身)的一家国营电缆厂。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他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而彼时的保障很简单,每月固定的级别工资、公费医疗及定期从单位领手套、口罩、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单位退休职工则按月领取退休金。
那个年代,顾青豫还是知足的,因为在他老家的村里,兄弟姐妹还都得从地里“刨食”,除了能解决温饱,与自己在国有厂矿里的生活根本没法比。
我国社保制度起源于1951年2月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然而,社会保障概念的提出却是在1986年。
郑功成认为,1986年是社保制度改革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国务院和当时的劳动人事部相继出台3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规定、条例和政策性文件,正是这3个文件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大方向。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不仅首次提出“社会保障”的概念,而且设单独章节阐述了社会保障改革与社会化问题。
3个月后,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试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国营企业将以劳动合同制取代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同时规定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并由企业和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
7月28日,《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条例》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当年年底,劳动人事部出台政策性文件,所有外资机构、企业雇佣中方雇员都要缴纳劳动保险费。
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随后,国企职工开始陆续办理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手续,也就是由原来的“单位退休”变成了“社会退休”。
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而这个决定,在业内专家看来,实现了社会保障从原来的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过渡。
矫正社保改革方向
1997年,顾青豫的妻子退休,但按照工厂劳资科的说法,退休之后并不能马上领取到足额退休金,至于原因,厂里给的说法是:经营出现困难,由厂里负责上缴的养老保险费用并未足额上缴。
所幸,那时没有退休的顾青豫收入还不错,家庭生活质量也没有因为妻子退休收入骤减而下降。但领不到足额退休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顾青豫妻子的一个心病。
1998年社保改革之前,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上千万退休人员领不到足额退休金,国有企业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加上教育产业化、住房私有化改革……这些造成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及恐惧感。
在这个背景下,中央及时作出调整,提出“两个确保”(即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三条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
与此同时,对于社保体系,中央确定了“收支两条线”—即便用人单位因为效益不好没有足额缴纳社会养老金,退休职工仍能足额领取退休金。按郑功成的解读,此举也保证了社保的社会公平性。
1998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建,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得以统一;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管理服务社会化,成为建设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独立存在的基本的社会制度。
1999年1月,《失业保险条例》颁布。2003年4月,《工伤保险条例》颁布。2004年11月,《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颁布。
2005年1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纪之交,国家推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金融改革,都是大刀阔斧的,同时有了3800万下岗职工,但整个国家社会比较平稳,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为今后近20年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那个时候,社会保障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郑功成说。
全民社保解后顾之忧
2003年,刚满22岁的顾晨(化名)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父亲顾青豫已接近退休,儿子和父亲的生活轨迹有了很大不同,顾晨成了地地道道的“社会人”,顾青豫却在已濒临破产的国企继续坚持,等着退休。
对于父母生活的一成不变,顾晨很理解,但他没有父母的那种顾虑,因为年轻,因为不管到哪儿都可以靠自己的学识,靠自己的拼搏挣得一份生活。
2009年,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是又一个关键时间点,整个社会保障事业开始大踏步前行。其标志是明确3个大的目标:实现养老制度全民覆盖,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以及大规模兴建保障性住房,确保人民住有所居。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当世界各国都在为经济下滑一筹莫展时,中国却快速走出泥潭,社会经济稳定向好。
郑功成说:“社会保障体系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开始越来越明显。首先,全民养老解决了百姓后顾之忧,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让百姓看得起病;其次,加快城乡保障房建设,让一些买不起房的群众看到拥有自己优质住房的希望;最后,解决了百姓后顾之忧,最明显的变化是促进全社会的消费,进而为国家经济提供巨大引擎,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他举例,实行全民养老金保障后,连农村放鞭炮都比往年多了。“虽然开始的时候最低是每人每月55元,老两口就是110元,一年1300多元。但给百姓吃了定心丸,让大家有信心消费而不用担心今后的生活,这就是社保的力量。”
全面建成 尽快实现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由此,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强调的是‘全面建成,尽快实现’。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成熟的、定型的制度安排,有别于前些年不断试验;尽快实现就是表明其紧迫性,是要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郑功成说。
他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而接下来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则彰显了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不断推向前进的决心。2018年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撤掉了8个正部级单位、7个副部级单位,但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包括人社部、民政部、卫健委依然在列,还增加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医保局这一部一局,充分说明社会保障事业在未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在郑功成看来,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社会里,人人能够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合理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同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真正做到互助共济,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孤有所助、伤有所治、残有所扶、死有所葬、遭灾者有救助、失业者能解困”等目标,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4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不断向前推进,从只保障国企职工到基于劳动权保障所有劳动者,从保障全体劳动者再到对全体居民的保障,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也对国民实现了全覆盖。
“改革开放40年来,社保的最大特点是促进了人的解放,提升了社会的公平性。”全國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人的解放”,在这里指人的社会化过程,正是人的社会化流动促进了中国经济过去40年间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免除了人们在社会性流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公平”,则是指社保从城市人的专利变成现在的全民福祉。“现在的社会保障已经变成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郑功成如此定义。
社保概念从无到有
顾青豫(化名)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段岁月时说:“都是单位管,大家都一样,水平肯定不如今天。”顾青豫今年73岁,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原隶属于邮电部(工信部前身)的一家国营电缆厂。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他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而彼时的保障很简单,每月固定的级别工资、公费医疗及定期从单位领手套、口罩、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单位退休职工则按月领取退休金。
那个年代,顾青豫还是知足的,因为在他老家的村里,兄弟姐妹还都得从地里“刨食”,除了能解决温饱,与自己在国有厂矿里的生活根本没法比。
我国社保制度起源于1951年2月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然而,社会保障概念的提出却是在1986年。
郑功成认为,1986年是社保制度改革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国务院和当时的劳动人事部相继出台3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规定、条例和政策性文件,正是这3个文件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大方向。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不仅首次提出“社会保障”的概念,而且设单独章节阐述了社会保障改革与社会化问题。
3个月后,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试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国营企业将以劳动合同制取代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同时规定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并由企业和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
7月28日,《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条例》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当年年底,劳动人事部出台政策性文件,所有外资机构、企业雇佣中方雇员都要缴纳劳动保险费。
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随后,国企职工开始陆续办理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手续,也就是由原来的“单位退休”变成了“社会退休”。
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而这个决定,在业内专家看来,实现了社会保障从原来的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过渡。
矫正社保改革方向
1997年,顾青豫的妻子退休,但按照工厂劳资科的说法,退休之后并不能马上领取到足额退休金,至于原因,厂里给的说法是:经营出现困难,由厂里负责上缴的养老保险费用并未足额上缴。
所幸,那时没有退休的顾青豫收入还不错,家庭生活质量也没有因为妻子退休收入骤减而下降。但领不到足额退休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顾青豫妻子的一个心病。
1998年社保改革之前,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上千万退休人员领不到足额退休金,国有企业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加上教育产业化、住房私有化改革……这些造成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及恐惧感。
在这个背景下,中央及时作出调整,提出“两个确保”(即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三条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
与此同时,对于社保体系,中央确定了“收支两条线”—即便用人单位因为效益不好没有足额缴纳社会养老金,退休职工仍能足额领取退休金。按郑功成的解读,此举也保证了社保的社会公平性。
1998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建,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得以统一;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管理服务社会化,成为建设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独立存在的基本的社会制度。
1999年1月,《失业保险条例》颁布。2003年4月,《工伤保险条例》颁布。2004年11月,《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颁布。
2005年1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纪之交,国家推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金融改革,都是大刀阔斧的,同时有了3800万下岗职工,但整个国家社会比较平稳,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为今后近20年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那个时候,社会保障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郑功成说。
全民社保解后顾之忧
2003年,刚满22岁的顾晨(化名)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父亲顾青豫已接近退休,儿子和父亲的生活轨迹有了很大不同,顾晨成了地地道道的“社会人”,顾青豫却在已濒临破产的国企继续坚持,等着退休。
对于父母生活的一成不变,顾晨很理解,但他没有父母的那种顾虑,因为年轻,因为不管到哪儿都可以靠自己的学识,靠自己的拼搏挣得一份生活。
2009年,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是又一个关键时间点,整个社会保障事业开始大踏步前行。其标志是明确3个大的目标:实现养老制度全民覆盖,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以及大规模兴建保障性住房,确保人民住有所居。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当世界各国都在为经济下滑一筹莫展时,中国却快速走出泥潭,社会经济稳定向好。
郑功成说:“社会保障体系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开始越来越明显。首先,全民养老解决了百姓后顾之忧,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让百姓看得起病;其次,加快城乡保障房建设,让一些买不起房的群众看到拥有自己优质住房的希望;最后,解决了百姓后顾之忧,最明显的变化是促进全社会的消费,进而为国家经济提供巨大引擎,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他举例,实行全民养老金保障后,连农村放鞭炮都比往年多了。“虽然开始的时候最低是每人每月55元,老两口就是110元,一年1300多元。但给百姓吃了定心丸,让大家有信心消费而不用担心今后的生活,这就是社保的力量。”
全面建成 尽快实现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由此,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强调的是‘全面建成,尽快实现’。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成熟的、定型的制度安排,有别于前些年不断试验;尽快实现就是表明其紧迫性,是要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郑功成说。
他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而接下来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则彰显了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不断推向前进的决心。2018年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撤掉了8个正部级单位、7个副部级单位,但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包括人社部、民政部、卫健委依然在列,还增加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医保局这一部一局,充分说明社会保障事业在未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在郑功成看来,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社会里,人人能够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合理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同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真正做到互助共济,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孤有所助、伤有所治、残有所扶、死有所葬、遭灾者有救助、失业者能解困”等目标,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