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我依据生物知识特点,学生学习活动及心理特点,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下面谈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建立师生感情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课任教师的感情密切相关。学生认为你对他们好,他们会对你任教的学科感兴趣。上课时,学生学习兴趣越高,课堂气氛则越加活跃,心理更加放松,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为此,要求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学生。经常深入学生中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讲究教学艺术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语如设计精当,安排贴切,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可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逸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讲到鲫鱼外部形态时,如果设问去掉鲫鱼胸腹部的鳍,鲫鱼在游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假如去掉背鳍又会怎样?倘若去掉尾鳍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对学生讨论不做正面回答,而要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做出判断,通过这样创设课堂情景,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教学目标,培养间接兴趣
俗语说:“有志定能有趣,有趣必有志,趣从志生,志能生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生物学科对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但又把握不住重点,无从下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社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需要阐述每节课的重要性,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污染(沙尘暴)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说明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兴趣因素
1.介绍生物科学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也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反应,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再如,DNA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利用DNA攻克癌症。
2.利用插图教具,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插图以及有关教具,形象、直观,内容科学、丰富,易看易懂,蕴含着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能力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结合有关内容,灵活运用,促使学生的认识从简单的兴趣阶段过度到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意向阶段。例如观察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可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双螺旋结构;讲我们周围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叶的形态、花的结构等内容时,带学生到花圃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相当不错。又如有些生物个体太小,学生看不清,教学可以出示挂图、投影,指示它各部分的结构,然后在结合挂图和模型,拿出实物,边讲边让学生观察,由此提高教学效果。
3.重视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不易持久,常使实验课教学难以组织,不易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必须要做到:①每次实验前先阐明实验目的,让同学们心中有数,目的明确。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时的主观能动性。③ 实验尽可能采用实物,加强实验效果。④带领学生共同小结,并提出问题,进行课后总结提高,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⑤ 对于实验完成较好的同学,教师可当场给予表扬,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认真完成实验。
4.联系生活实际,集中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如讲“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时,补充世界及我国的人口状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内容。特别增加人们认识较晚的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污染的认识更为全面,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种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错误作法。讲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后,引导学生认识烧树叶、树枝及其它垃圾的危害,以增强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感,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能通过知识的灵活应用发展学生的兴趣。对于启迪学生的智慧,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技能都有很大帮助。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比如带领学生参观生物标本室、种花植树、参观校园花圃;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春游或秋游活动,到野外实地考察;指导学生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搞社会调查;组织生物知识竞赛;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等。
总之,生物教学中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今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不断探索生物教学的新路子,真正做到在教学中以趣激学,寓学于乐。
一、建立师生感情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课任教师的感情密切相关。学生认为你对他们好,他们会对你任教的学科感兴趣。上课时,学生学习兴趣越高,课堂气氛则越加活跃,心理更加放松,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为此,要求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学生。经常深入学生中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讲究教学艺术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语如设计精当,安排贴切,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可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逸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讲到鲫鱼外部形态时,如果设问去掉鲫鱼胸腹部的鳍,鲫鱼在游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假如去掉背鳍又会怎样?倘若去掉尾鳍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对学生讨论不做正面回答,而要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做出判断,通过这样创设课堂情景,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教学目标,培养间接兴趣
俗语说:“有志定能有趣,有趣必有志,趣从志生,志能生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生物学科对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但又把握不住重点,无从下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社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需要阐述每节课的重要性,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污染(沙尘暴)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说明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兴趣因素
1.介绍生物科学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也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反应,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再如,DNA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利用DNA攻克癌症。
2.利用插图教具,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插图以及有关教具,形象、直观,内容科学、丰富,易看易懂,蕴含着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能力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结合有关内容,灵活运用,促使学生的认识从简单的兴趣阶段过度到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意向阶段。例如观察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可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双螺旋结构;讲我们周围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叶的形态、花的结构等内容时,带学生到花圃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相当不错。又如有些生物个体太小,学生看不清,教学可以出示挂图、投影,指示它各部分的结构,然后在结合挂图和模型,拿出实物,边讲边让学生观察,由此提高教学效果。
3.重视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不易持久,常使实验课教学难以组织,不易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必须要做到:①每次实验前先阐明实验目的,让同学们心中有数,目的明确。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时的主观能动性。③ 实验尽可能采用实物,加强实验效果。④带领学生共同小结,并提出问题,进行课后总结提高,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⑤ 对于实验完成较好的同学,教师可当场给予表扬,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认真完成实验。
4.联系生活实际,集中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如讲“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时,补充世界及我国的人口状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内容。特别增加人们认识较晚的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污染的认识更为全面,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种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错误作法。讲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后,引导学生认识烧树叶、树枝及其它垃圾的危害,以增强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感,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能通过知识的灵活应用发展学生的兴趣。对于启迪学生的智慧,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技能都有很大帮助。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比如带领学生参观生物标本室、种花植树、参观校园花圃;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春游或秋游活动,到野外实地考察;指导学生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搞社会调查;组织生物知识竞赛;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等。
总之,生物教学中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今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不断探索生物教学的新路子,真正做到在教学中以趣激学,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