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学科化服务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主体。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应以知识服务为理念,全面涵盖、扩展和提升传统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化服务 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核心,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为手段,为教学科研的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一.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性
学科化服务,是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是具有专业需求的用户群体的必然要求,是传统参考咨询向纵深发展、向主动服务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基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为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和相互渗透,学科化服务理念已成为图书馆深化服务功能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学科化服务的实行,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不仅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带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建设,促进图书馆向个性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
二.学科化服务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学科化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获取、组织、检索、存储、传递与提供利用信息资源,从而使信息服务学科化,服务内容知识化,最终达到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的目标。
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和全新的服务机制,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研究性、学术性和知识性三方面。学科化服务的对象,是学科用户,特别是参与学科建设的用户团队;学科化服务的目标,学科化服务的思想来源于学科建设,也将服务于学科建设这一目标,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升用户信息处理能力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学科化服务的方式,包括学科信息存取服务和学科情报分析服务两个方面,不同的學科、处于不同学科建设阶段的同一学科需要不同形式的服务,学科化服务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科资源建设、学科资源导航、学科咨询、课题查新、学科态势分析、学科前沿跟踪,等等;学科化服务的主体,是学科馆员,或者是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服务团队。
三.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
目前,制约学科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学科馆员制度有待于完善、学科馆员的素质能力有待于提高、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有待于明确。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实际上分为三个层次:学科信息联络员、学科咨询馆员和学科情报教育专家。学科馆员既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要精通图书馆业务,而且要具有开展学科服务的工作热情、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学科馆员服务内容更加侧重于与专业读者的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科资源和信息导航,深入读者的科研或教学活动过程中,为读者的研究和工作提供针对性很强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
四.如何优化学科化服务
1.明确学科化服务的原则
学科化服务应着重贯彻以下几个原则:重点建设原则,即根据本学校学科建设的重点,确立学科化服务的重点,围绕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提炼和发展本馆的优势和特色;制度保障原则,即通过制定一些相应的制度,保证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有序地进行;协作互动原则,即学科化服务需要用户的全面参与,只有充分实现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之间和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学科化服务才可能取得实效。
2.提高学科馆员的素质
学科馆员的基本素质是学科化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科馆员首先要树立融入学科机构为学科用户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观念,而且要居其职,谋其位;其次,要提高学科知识素质,树立营销理念和公关意识;第三,要通晓某一学科或某几个学科馆内馆外资源,加强信息能力训练,提升复杂环境下进行前瞻性情报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必须要对本学科专业各个方面都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具体专业及其文献情况,提倡并鼓励学科馆员参与院系会议、旁听院系核心课程,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现有服务项目和馆藏,定期进行评估并向图书馆决策部门建议新的服务项目。
3.建设学科信息资源库
学科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基石。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全面掌握本馆内各学科现有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各学科资源经费的配置、学科导航库建设以及学科机构现有信息资源与图书馆相关资源的整合情况,还要了解国内外高校的学科构成和学术队伍状况,建立相关学科专家信息库、资源信息档案、学科网络导航库,并将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动态信息、学科专题网、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会议等学科资源进行整合。
4.提高学科用户的信息能力
高校图书馆应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培训形式,使其具备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的技能。通过对相关专业信息资源的主要分布、媒体形式、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以及各类信息源的载体形态及信息存取特性,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等培训,提高用户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能力。
5.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机制
优化学科化服务,需要建立并完善管理保障机制,以避免出现不利于学科化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开展学科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应建立馆领导负责的学科化服务工作委员会,致力于图书馆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与学科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负责制订服务计划,确定学科馆员的任命、继续教育、考核和激励措施,评估服务实施效果,组织交流和宣传学科化服务等等。
总之,学科化服务是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它立足于某一特定学科,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面向学科用户,通过学科信息存取和学科情报分析来满足用户在学科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并帮助用户提升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应从“学科”这一特殊的角度,以知识服务为理念,全面涵盖、扩展和提升传统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图书馆成立学科化服务工作组[J].学科化信息服务通讯,2006,(1):2-3.
[2]李武.美国大学学科馆员服务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4,(7):38-40.
[3]张群,何丽梅.“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8,(5):49-52.
[4]张沙丽.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J].图书情报工作,2008,(2):15-19.
[5]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68.
[6]陈艺.融入教学科研应用之中的学科化服务[J].现代情报,2007,(11):116-118.
[7]胡琪君.我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6,(5):53-55.
作者简介:
程静,潍坊学院图书馆,馆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化服务 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核心,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为手段,为教学科研的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一.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性
学科化服务,是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是具有专业需求的用户群体的必然要求,是传统参考咨询向纵深发展、向主动服务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基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为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和相互渗透,学科化服务理念已成为图书馆深化服务功能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学科化服务的实行,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不仅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带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建设,促进图书馆向个性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
二.学科化服务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学科化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获取、组织、检索、存储、传递与提供利用信息资源,从而使信息服务学科化,服务内容知识化,最终达到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的目标。
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和全新的服务机制,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研究性、学术性和知识性三方面。学科化服务的对象,是学科用户,特别是参与学科建设的用户团队;学科化服务的目标,学科化服务的思想来源于学科建设,也将服务于学科建设这一目标,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升用户信息处理能力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学科化服务的方式,包括学科信息存取服务和学科情报分析服务两个方面,不同的學科、处于不同学科建设阶段的同一学科需要不同形式的服务,学科化服务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科资源建设、学科资源导航、学科咨询、课题查新、学科态势分析、学科前沿跟踪,等等;学科化服务的主体,是学科馆员,或者是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服务团队。
三.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
目前,制约学科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学科馆员制度有待于完善、学科馆员的素质能力有待于提高、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有待于明确。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实际上分为三个层次:学科信息联络员、学科咨询馆员和学科情报教育专家。学科馆员既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要精通图书馆业务,而且要具有开展学科服务的工作热情、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学科馆员服务内容更加侧重于与专业读者的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科资源和信息导航,深入读者的科研或教学活动过程中,为读者的研究和工作提供针对性很强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
四.如何优化学科化服务
1.明确学科化服务的原则
学科化服务应着重贯彻以下几个原则:重点建设原则,即根据本学校学科建设的重点,确立学科化服务的重点,围绕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提炼和发展本馆的优势和特色;制度保障原则,即通过制定一些相应的制度,保证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有序地进行;协作互动原则,即学科化服务需要用户的全面参与,只有充分实现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之间和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学科化服务才可能取得实效。
2.提高学科馆员的素质
学科馆员的基本素质是学科化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科馆员首先要树立融入学科机构为学科用户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观念,而且要居其职,谋其位;其次,要提高学科知识素质,树立营销理念和公关意识;第三,要通晓某一学科或某几个学科馆内馆外资源,加强信息能力训练,提升复杂环境下进行前瞻性情报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必须要对本学科专业各个方面都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具体专业及其文献情况,提倡并鼓励学科馆员参与院系会议、旁听院系核心课程,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现有服务项目和馆藏,定期进行评估并向图书馆决策部门建议新的服务项目。
3.建设学科信息资源库
学科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基石。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全面掌握本馆内各学科现有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各学科资源经费的配置、学科导航库建设以及学科机构现有信息资源与图书馆相关资源的整合情况,还要了解国内外高校的学科构成和学术队伍状况,建立相关学科专家信息库、资源信息档案、学科网络导航库,并将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动态信息、学科专题网、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会议等学科资源进行整合。
4.提高学科用户的信息能力
高校图书馆应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培训形式,使其具备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的技能。通过对相关专业信息资源的主要分布、媒体形式、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以及各类信息源的载体形态及信息存取特性,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等培训,提高用户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能力。
5.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机制
优化学科化服务,需要建立并完善管理保障机制,以避免出现不利于学科化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开展学科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应建立馆领导负责的学科化服务工作委员会,致力于图书馆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与学科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负责制订服务计划,确定学科馆员的任命、继续教育、考核和激励措施,评估服务实施效果,组织交流和宣传学科化服务等等。
总之,学科化服务是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它立足于某一特定学科,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面向学科用户,通过学科信息存取和学科情报分析来满足用户在学科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并帮助用户提升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应从“学科”这一特殊的角度,以知识服务为理念,全面涵盖、扩展和提升传统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图书馆成立学科化服务工作组[J].学科化信息服务通讯,2006,(1):2-3.
[2]李武.美国大学学科馆员服务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4,(7):38-40.
[3]张群,何丽梅.“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8,(5):49-52.
[4]张沙丽.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J].图书情报工作,2008,(2):15-19.
[5]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68.
[6]陈艺.融入教学科研应用之中的学科化服务[J].现代情报,2007,(11):116-118.
[7]胡琪君.我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6,(5):53-55.
作者简介:
程静,潍坊学院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