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彪悍人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事情是从我妈那边听来的,关于外婆。
  外婆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家里是根正苗红的贫农家庭,兄弟姐妹本来8人,由于家里太穷,最后剩下的只有4个孩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外婆是老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读了几年私塾后,外婆便早早出来混社会了。”我妈说。
  我不知道外婆那颗不安分的心是什么时候开始膨胀起来的。那个年代,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抗日战争,早混社会的她,居然参战了!是的,没有说错,参战了!当时家里极力反对。
  为了拴住她那颗不羁的心,家里便给她安排了婚事。对方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甚至还有些傻,外婆哪会看得起这号人?婚后一直不让我那所谓的外公上床。后来,外公也发了狠,想霸王硬上弓,结果被她一脚踹下床。外婆也趁机逃了出去,再也没回去。她逃婚了。
  据说,外婆逃婚时带上了嫁妆。其实也没有多少,仅有两只银镯子及一些首饰。就这样一路向北,她来到城里。城里人海茫茫,一个小女孩无依无靠,何以为生?不过,对于外婆来说这都不叫事。在街上混了两天后,她很快就找了个绣花的老师傅当起了学徒来,还包吃住。在她的信念里,任何时候都得先填饱肚子。在我认字那会儿,她就经常这样说:“有手有脚,从来就不存在逆境!”
  大约过了半年光景,外婆还是管不住自己。或许是觉得绣花太娘,配不上自己的彪悍,又可能是觉得自己读过两年私塾,应该从事脑力工作。尽管现在吃住无忧,但非理想所在。反正此后,她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去城里学校深造去了。
  那时候,读书人十分受人尊敬,且待遇不错。两年毕业后,外婆去了乡镇的公立学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也算是找到自己的职业所在。也是这个时候,她也找到了自己的感情归宿,成了家。我这个外公是一个在上海读过大学的才子,也只有他,是外婆亲口承认过的伴侣。
  在往下叙述之前,我先插播两件小时候记忆深刻的事:一是外婆会绣花。这个在我小时候真是足以炫耀很久的事。记得那时,外婆以幼教的名义,将捣蛋的我踢到幼儿园,给我买了个帆布包,上面就绣了我的名字,从而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还有一个是外婆写字十分用力。有个成语形容很贴切——力透纸背,终身楷书,像印刷一样。这个与父亲轻灵的行书不同。两位写字都很漂亮,但都没有传给后辈。
  学校在那个时候绝对是开风气之先,革命的思潮在知识分子里面是相当流行的,我那半路出家的外婆也一样深受影响。在学校期间,外婆就入了党。我妈对这些旧事没有多少印象,一是外婆少说,二是我妈也不太关心。只是知道,外婆好像参加了游击队,送过几次情报之类。
  有一次,外婆在乡下的老家住过一阵,接到任务要送份情报给县城的机关,外婆就与同村同志一起结伴同行,在半途被外婆的母亲得知,连忙一路追赶。可能是追得太紧,外婆只得让同伴一人送情报,自己回来了。其后的事有点意想不到,那个同伴不知什么原因被敌方发现了,当场在城里被击毙。尽管革命工作很危险,但外婆后来也想不到这些经历会给她带来莫大的帮助,甚至改变命运。
  “如果没有那些年的运动,生活可能会是另一番样子。”我妈经常说。结了婚的外婆在乡镇安稳地组建自己的家庭,生活起来,但这不是童话,什么从此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跟那个时代并不符。新中国成立后的那几年,外婆丢了自己的工作,外公也在运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外公是在半路出事的,家人没有找到他的遗体。那一年我妈11岁,我姨8岁。我看过外公唯一一张半身相片,英气凛然。或许是因为伤害太深,我妈对这件事总不愿意提起。
  在乡亲的接济下,外婆独自带孩子度日,相当清贫,一度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时间终究会抹杀心气,也可能是十几年的安稳一时让外婆已悄悄改变。想当年,以她的不羁脾性,你哪会想到她也会如此对生活丧失信心?不过,外婆终归是外婆,在历经一段无依无靠的生活后,在乡亲们的撮合下,外婆与第三个外公走在了一起。同样,她对这个男人也是不太认可,只不过这次,她向现实低头。我大概猜得出她当时的心态——找个男人,照顾子女。
  外婆对这位外公的无感表现在婚后不久便搬去县城居住,外公留在乡下,而我对外公的认识则是一位远房亲戚,一位木工做得很好的老爷爷。由于分居的缘故,外婆很少让外公出现在她的圈子里。这个很让外公介怀,且应该不止一次抱怨过,甚至有一次还和我爸说过:“外婆心氣高,只看得起读书人,他这个伴侣从来不放心上。”
  我记得有一次,邻居第一次见外公,便问这是谁。外婆说:“乡下的亲戚。”这件事,外公一直记着,后来说了好几年。
  因为舅公,也就是外婆的弟弟也参加过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进了公安局,境况好很多。那些年,他没少接济外婆,包括母亲的调职、外婆的平反、全家进城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连照顾子女的生存条件都解决后,外婆更是看不起外公了。
  往后的事情就平淡了。第二任外公的事情在舅公的帮助下,得到了平反,我妈顶了外公的职,在公立师范有了正式编制,但外婆依旧对现在的外公不咸不淡。
  我出世后,3岁时外婆教我习字,4岁时踢我进幼儿园。不知是不是用力过猛,8岁的我成了全校第一个戴眼镜的男人。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阳光、空气一样自然而然,不可或缺。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偏执,背后却是有一番考量的。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籍,却同时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此也有极深的感受,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叫《为什么读经典》。
期刊
亲爱的一一:  你好!  再过两个月,就是你两周岁的生日了。  以前我不知道,直到你的出现,我才发现,原来两周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因为在这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你要学会在没有妈妈的陪伴下,独立吃饭、睡觉,去幼儿园,迎接和开始你一生的学习之路。学校是学习的课堂,也是人生的课堂。你在教室中学习,我在生活中学习。  我想,在你还是个幼儿的时候,妈妈会给你讲古今中外的英雄故事,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
期刊
這幅画叫作《父亲的海》,线条粗壮无比,颜色剥蚀干净,细节如岁月骨骸,破碎但隐隐欲动。一片山的暗影,哑巴一样的灯塔,星星点点的秘密,铺排没有渲染,沦陷在眉宇间的褶皱里。  风把心情都带咸了,波浪像我一样动荡不安。我没有力气去追逐更深的画面,我沉进去,就找不到父亲了。一缕轻风绑架了我的远方,我只能想到“父亲”这个词,这个年近七旬的乡音,在眼珠里打滚儿,俨然成了我的大海,却又静默无声。  偶尔翻出陈年往
期刊
竹子可以做什么?  在竹林中,外公猶如在寻求宝藏,可他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无所获——粗的太粗了,细的太细了,都不是好料。正当外公“寻寻觅觅”之时,蓦然回首,那竹却在风中摇曳,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目标,一刻钟工夫,四棵竹子倒在路边。  在我把这一棵棵竹子排好之时,外公又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一把镰刀,先将竹子的枝砍断,再用锯子把它们锯成八段,正当我要把竹子的枝扔掉时,外公突然喊了一
期刊
小区坐落城北,远离市中心。昨夜的一场春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但却很快让小区陷入了湿漉漉的宁静。  起初,听到麻雀的叫声,我以为时间很晚了。当我睁开蒙眬的睡眼,伸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一看,才早上6点。我甚是恼火,这些不知好歹的家伙,这么早就起来吵吵嚷嚷,当年被列为“四害”之一,真是罪有应得!可我静下心来,细细聆听它们争先恐后叽叽喳喳的叫声后,竟慢慢听出许多乐趣。我想,这些城市中的小精灵,定是因为昨夜
期刊
今天陪妹妹看了一部电影,准确来说,是一部动画片:一只来自2019年的熊与一头远在三万年前的小狼的友谊……可如此真挚的友情,最后的结果依旧是分离。  看完这部电影,我时常不经意间回想起里面的情节。总是放学后一个人跑到江边,看着滚滚向东的江水,那江水常常又感觉像是静止了,然后突然回退。转眼间自己仿佛回到了三万年前,刹那間,酸、苦、涩、咸涌进了我的心窝窝里,翻腾着,呼啸着。直至,那五味杂陈中和在一起,成
期刊
周末,我和先生在公园小亭歇凉。  一对耋髦老人迎面走来,阿姨穿白衬衫,胸前绣着精致小花,下身一条碎花裙。老先生白T恤休闲裤,带着老顽童的俏皮劲儿。他们满头银发,踏着行走T台的步伐,十指相扣,笑容可掬,款款而来,那份岁月积淀的怡然自得,顿时令蝉屏住了呼吸,湖水泛起涟漪,杨柳也在频频惊叹……  原来,美无关年龄,無关财富,无关场合,只关乎内在的优雅和生活的态度。
期刊
老家的房子旁边有一块菜地,每天吃过早饭,奶奶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一把小钉耙,给蔬菜施肥、浇水和锄草。这一圈下来,累出一身的汗,至少得两个小时。  “勤劳”,是奶奶的代名词。奶奶每天依旧乐此不疲。奶奶菜园里的菜,是整个村里长得最茂盛的,各类时蔬总是早于邻居们品尝到。每每这个时候,奶奶总要提着篮子,带着我,挨家挨户给四周的邻居们送去新鲜的蔬菜。  奶奶七十多歲了,一共养育了四个子女,我爸爸和我的伯伯
期刊
星期五晚上,我做了一个可怕的噩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青蛙!  梦里,我正在一个池塘边悠闲地散步,突然“咚”的一声,一个易拉罐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砸到了我头顶,“哎哟喂!”我头上立刻肿起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大包。“呱呱呱,痛死我了……天啊!”蛙声未落,不远处,一个饮料瓶正画着美丽的弧线朝我飞来,“天啊,太恐怖了!”此时不躲还待何时?我赶緊往旁边一跃,“呱”的一声躲过了这一劫!算了算了,这样下去,我肯定活不
期刊
我至今在想:那天我走后,那些刚发蒙上学的孩子们,有人来给他们上课吗?  大约1968年吧 ,一天,我转悠到离家不远的北街小学,去找在那里代课的小学同学余四凤借书看。我和她当时皆为初三毕业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学校停课,贫农、烈属家庭出身的她,到手的师范入学通知书作废了,所幸有一份临时的代课工作;而我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则接到一封未被高中也未被中专学校录取的“安慰信”,信中似有要我做好“一颗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