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阳光、空气一样自然而然,不可或缺。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偏执,背后却是有一番考量的。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籍,却同时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此也有极深的感受,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叫《为什么读经典》。书中,他为经典作品下了诸多定义,其中第一条便是,“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思想文化大数据实验室”2019城市阅读报告》从图书消费和数字阅读两个重要维度出发,总结过去一年的阅读现象,把脉城市的阅读风尚。报告显示,在当下中国,《浮生六记》等经典著作依然是畅销、长销作品。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在人大图书馆“人图领读者”讲座中,就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一贯主张:人生太短,好书太多,要读经典。经典作品反复接受一代又一代人洗礼,总能跨越时代,进人群体的记忆中。即便这些作品需要你花力气、下功夫阅读,也是非常值得的。不读经典,何以自立?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许多网友赞成阅读经典著作,认为阅读经典有助于了解世界、提高自身素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认为,经典阅读有对人类普遍性和本源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观照自我,实实在在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养料。也有网友称:“重视经典阅读,就是重视思想绵延,重视质疑和思考,就是寻找人生意义的科学途径。”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在翰林院值夜班,读杜牧的《阿房宫赋》直至深夜四鼓,仍诵读不倦。郑板桥在《板桥自叙》中也曾谈到,“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他还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说:“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
當然,读书除了熟读深思之外,还要注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要读什么,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在这方面,首先要建好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但仅仅有专业文化修养还是不够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我们最稀缺的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和高瞻远瞩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盲区”,然后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为基础,去找需要读的书籍。
人生本来是一场旅行,如果一开始就只图一个快字,急匆匆直杀奔终点而去,忘却了沿途的风景,意义又何在呢?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本好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放慢生活的节奏,静下心来,在阅读中感悟一种时光的静谧和美好。
责任编辑:黄艳秋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偏执,背后却是有一番考量的。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籍,却同时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此也有极深的感受,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叫《为什么读经典》。书中,他为经典作品下了诸多定义,其中第一条便是,“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思想文化大数据实验室”2019城市阅读报告》从图书消费和数字阅读两个重要维度出发,总结过去一年的阅读现象,把脉城市的阅读风尚。报告显示,在当下中国,《浮生六记》等经典著作依然是畅销、长销作品。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在人大图书馆“人图领读者”讲座中,就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一贯主张:人生太短,好书太多,要读经典。经典作品反复接受一代又一代人洗礼,总能跨越时代,进人群体的记忆中。即便这些作品需要你花力气、下功夫阅读,也是非常值得的。不读经典,何以自立?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许多网友赞成阅读经典著作,认为阅读经典有助于了解世界、提高自身素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认为,经典阅读有对人类普遍性和本源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观照自我,实实在在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养料。也有网友称:“重视经典阅读,就是重视思想绵延,重视质疑和思考,就是寻找人生意义的科学途径。”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在翰林院值夜班,读杜牧的《阿房宫赋》直至深夜四鼓,仍诵读不倦。郑板桥在《板桥自叙》中也曾谈到,“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他还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说:“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
當然,读书除了熟读深思之外,还要注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要读什么,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在这方面,首先要建好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但仅仅有专业文化修养还是不够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我们最稀缺的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和高瞻远瞩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盲区”,然后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为基础,去找需要读的书籍。
人生本来是一场旅行,如果一开始就只图一个快字,急匆匆直杀奔终点而去,忘却了沿途的风景,意义又何在呢?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本好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放慢生活的节奏,静下心来,在阅读中感悟一种时光的静谧和美好。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