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log学习共同体在隐性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an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隐性知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不仅揭示了知识创新的内在过程,而且给知识创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通过构建基于blog的学习共同体使隐性知识在学习者之间进行传播从而促进知识创新,为隐性知识传递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A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生博客圈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分析博客圈子使这个理论研究有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blog 隐性知识 SECI 博客圈子
  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着重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对人们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管理过程提出新要求,在发扬团队精神的现代社会,在一个团体中团队知识的创新及个人创新思维的培养又有了新途径,通过搭建平台实现协作交流,知识在团体成员中流动,不断被个体吸收同化加工再次传递给团队,从而实现知识的不断增值和个人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在web2.0迅速发展的今天,博客圈子成了这样一个合适的平台,它在经验交流、知识共享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一、SECI模型及隐性知识
  (一)SECI模型
  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根据日本企业的管理架构,以波兰尼的知识两分法为基础,对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提出了SECI模型,是一个“知识创造螺旋”的动态概念。
  他们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隐性知识指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在特定情境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它与个人的感觉、经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洞察力信念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显性知识的来源。而显性知识则指通过文字、公式、图形等表述或通过语言、行为表述并体现于纸、光盘、磁带等客观存在的载体介质上的知识。显隐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其转化过程为: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
  SECI模型实质上是给我们提供一个知识创新的模式,知识在一个团体中想要实现创新实质上是通过个人隐性知识让团体共知,然后团体将这些隐性知识显性化,最后被个体吸收内化为自己隐性知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以后的工作学习。
  (二)野中裕次郎的局限
  在野中裕次郎的SECI模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识创新的过程,但是他的理论没有给我们提供具体有哪些途径实现显隐知识的转化或者表述的模糊而不具有普遍性,尤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毕竟他的模型是依据企业的管理架构提出的。在教学研究尤其迫切需要创新的研究生教育领域有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实现这样的知识转换。
  基于隐性知识的特点及现有的网络web2.0工具,本文提出建构基于blog的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学习。
  二、构建基于blog的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个体成长。由于web2.0工具的发展,blog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而blog具备了组建社区的功能,目前blog圈子把有共同爱好的人组合在一起,从内涵上更接近学习共同体。因此将其称为blog学习共同体。
  (二)blog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学习理论及实践基础
  1.隐性知识的转化条件
  隐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行为中体现出来,被他人观摩到,但无法被本人用言语描述清晰,同时隐性知识的体现需要具体情境,是一种被实践的知识。隐性知识学习:①需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只有在特定情境中与具体任务相结合,隐性知识才能发挥其作用,也就是说在“做”中学。②需要一个协作过程。③需要协作群体的认真观察和反思。④需要融洽、严谨、交互良好的学习氛围。
  2.blog平台的优势
  (1)技术优势:Blog低门槛,零成本,开放,自由不受技术,形式理念的约束,是人们筛选、整理、反思和记录自己思想历程的场所。
  (2)表现形式的优势: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表达自己思想,交流、评价、协作任务往往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时间、地点、表达方式等。而博客不受上述限制,同时主要是采用一种叙事性表达方式,恰好给隐性知识学习提供便利。
  (3)圈子优势:通过博客圈子形成的blog共同体不仅继承个人博客的优点,同时能更好地实现协作概念。个人的博客一旦更新能很快被共同体全体成员知道,使其他成员及时做出响应,形成群体思辨、梳理和整合的动力,是高凝聚力的网络社群。
  (三)隐性知识在blog学习共同体中传递
  在SECI模型中隐性知识在知识创造的过程中,显隐知识的相互转化包含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他人的隐性知识和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及他人的显性知识,这些转换过程在blog学习共同体中能很好地被实践。
  1.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他人的隐性知识
  (1)个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blog学习共同体的成员经常来自同一个实体组织或者面临相同的任务或主题,对同一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解决方案,通过博客圈子,每个成员都可以“观摩”到他人处理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为个体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2)学习过程及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往往是一种原生态的没有经过个人加工的,不成体系的,但是带有明显个人标签的经历。成员不用考虑这些经历是否有价值或者促进问题解决,仅仅是一种个人体验,而共同体中别的成员就可以参考这样的经验,潜移默化地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2.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和他人的显性知识   (1)自我反思,知识梳理。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每天都有大量繁杂的信息充斥大脑。这些信息就是一种非良构的知识,而通过书写博客,可以将这些信息精心筛选、整理、反思和记录。日积月累的资料整理和记录有助于知识体系化、明朗化。
  (2)对讨论主题发表见解。博客的书写,除了个人对知识创新的渴望外,还有组织的纪律性。在blog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通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规定性任务,如书写读书笔记,就某一话题进行深层次讨论,研究型学习小结等这些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可以避免个人书写博客的散漫性和随意性。这也是个人博客和blog学习共同体的区别。
  (3)与他人互动,激发灵感。隐性知识是缄默的,无法描述的一种知识,如果个体不发掘,则可能永远在角落里发挥着独自的作用,而对整个团队无益。当有个良好的互动气氛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开始就某个问题进行彻底思考的时候,大脑的潜力会被开发,就会在别人言语中有隐性感悟,或者双方在思想碰撞中,共同发掘出各自体内的隐性知识,更快地显性化而达到共享目的。
  三、A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客圈子
  A大学教育技术学系的研究生在C老师的带领下,于2009年11月14日在新浪创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博客圈子,最初实质上是一门专业课的课程博客,旨在让研究生在博客上分享经验,所思所得,课堂活动的总结,以及上交作业。
  由于C老师在研究博客应用方面有极大热情,同时是中国教育博客研究的领跑者。在他的带领下,A大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生们对博客的热情非常高,同时吸引了一批国内其他高校教育技术老师和研究生的参与,目前这个博客圈子已经有84位成员,访问量1598,博文总数751。
  圈子成员是同班同学,平时在一块上课,课堂上通常接受相同知识和思考同样的问题,课后有相同的作业任务,现实中班集体的气氛很好,加上每个人积极性都很高,协作也很愉快,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志同道合的小圈子人,大家相互留言、相互鼓励,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形成融洽的学习气氛,因此在博客圈子中他们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会更加明确和直接,也会更有效。
  这个博客圈子中有两个核心成员,分别是C老师和B大学的D老师,在精华博文中核心成员的博文占了33%。通过浏览博文,笔者发现,C老师的博客主要集中在对会议学术精神的传达和课堂知识的扩展,而D老师的博文主要集中在对热题的见解和个人的自述。因为C老师是这个团队中最核心的任务,并且圈子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A大学的学生,因此他的博文的影响力更大些。
  作为课堂知识的延伸,他会经常在博文中给同学布置作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资料,同时会发表一些激励同学的话语和个人的一些看法,他的存在起到了监督、验收、评价的作用,对维持团队活力有很大作用。
  在观察A大学博客圈子的过程中笔者同样发现了一些问题:①成员间互相“串门”,尤其直接到C老师博客参观的次数要多于他们到圈子中浏览的次数。②成员之间对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通常只是简单地评述表达支持和鼓励。③博客圈子的论坛的帖子至今寥寥无几。
  从该博客圈子的运行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构建一个良好的blog共同体需具备的条件。
  (一)成员的同质性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任务是构建blog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特别是工作,学习博客圈子的成员一般都有相同的知识背景,这样成员之间能找到相同的话题,知识的共享才能流畅,共同的经历减少了交流和知识转换的壁垒。
  (二)具有现实的社会网络基础
  现实网络基础对隐性知识的传递来说是必要的。毕竟隐性知识是一种行为的而非言传的知识,在博客上叙事性表达能将作者的行为过程和思路描述出来,现实中人员网络通常是公司或者学校的团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把文字描述和真实的行为过程结合起来。
  (三)核心成员的引导
  Blog共同体中的核心人物是影响共同体的关键因素。核心人物通常享有较高的威望,是信息的主要发源地,这些人引导着整个共同体运转。他们在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又控制着信息流动。
  (四)有组织的交互
  Blog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团体,不是个人的即兴博客。共同体中会组织专题讨论,有步骤地解决问题,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四、结语
  博客圈子不论在促进知识共享还是知识创新方面都有很多需要改进,不过可以看到它在促进隐性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仍然是显著的,并且可以被深层次挖掘。
  参考文献:
  [1]高国元,张景生,洪智凤.隐性知识及其在网络中的传递[J].电化教育研究,2008.3:45-48.
  [2]陈向东,方群,唐辉.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1:40-44.
  [3]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3:72-75.
  [4]何芳.Blog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3: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作者在分析了语用能力培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后,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以期为学生语用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语用能力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其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
一、选择“生物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完成概念教学”进行研究的原因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素养的基础。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课程目标之一,因此必然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生物教学中,老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上的重要性认识存在问题,错误地认为概念教学一直是我们的强项;错误地认为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活动而非生物学知识;追求各种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忽视重要概念知识的
期刊
摘 要: 生物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对生物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对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感兴趣,丰富生物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主要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回归生活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同行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回归生活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