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汉语课程教学的重新定位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是凸显新时代人才培养理念的全新课程观,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结合课程特点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达到育人目标。语言文字既是人际交流、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的社会普遍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才素质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内容,语言课程本身既有极强的现实价值,更有丰富的思政蕴涵。学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当结合语言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增强专业教师思政意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在人才培养方面“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其他文献
发挥高校纪委监督职能,完善学校管理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夯实学校基层治理基础,建立学校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服务队伍,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从高校绩效评估工作现状研判出发,聚焦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和发挥监督作用有效实施绩效评估两个方面,浅谈发挥监督作用,构建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实施绩效评估,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长文短教”要实现化难为易,驭繁于简,深入浅出,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具体的实施策略是做到聚焦要素,以点带面,用核心问题统摄全文;巧设路径,以图索文,用形象思维助推发展;凸显生本,以学代教,用结构化活动提升课堂效益。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中,单靠一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学生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生涯规划。在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充分渗透生涯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作用,培养有理想、有规划的学生。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该种教学模式已跟不上当前教育发展的步伐,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真实问题情境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发挥其作用有助于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从真实问题情境的内涵及作用、真实情境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心理学分析、真实情境问题创设方法例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在既往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虽然也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多停留于传统教学思维中,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高中新课标的修订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人才教育模式改革带来了新方向、新要求,以课堂为阵地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更多的关注。
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育,如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如何在理科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思政教育,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是现阶段高校实践课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任务。以物理教师通用技术训练课程为例,论证了理科实践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必要性,并对其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在增强理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构建一种理科实践性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式教学新模式。
在大力提倡“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给当前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持续加强改进和创新,不断促进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华丽转身”。我们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心理建设是重要的环节,让孩子能够拥有活力、健康、积极的心理,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所以以“活力班级”为视角,思考德育工作的创新。
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我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担负着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教学法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其应用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教学方式的有效方法,是考试评价改革的现实需求。其应用的主要策略,在教学目标上要着眼素养培育,在具体操作上要创设适切情境,提炼问题深度,组织对话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评价上要发挥其反馈和激励功能。